華文網

組CP、顏粉吵架…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也沒躲過新時代的“腐文化”

文 紅拂女

最近,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熱播,經歷了1、2集的大貪官趙德漢(侯勇飾)被捕、背後boss副市長丁義珍逃跑,接著轉移到3、4集的大風廠拆遷風波,貪腐案子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剝一層,

越剝越深,令觀眾追劇的同時欲罷不能。

神馬?這不是一部嚴肅的反腐正劇嗎?印象中的正劇,不都是人物臉譜化、符號化、不說人話、性格弧線扁平的嗎?為何這部劇能引來這麼多年輕人萌CP?還有不少腐女熱情YY呢?小娛不由得想起上一部全民熱議的偏正劇類型古裝劇《琅琊榜》熱播時,同樣也有不少娛樂化的解讀。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娛樂化解讀因為沒有門檻、通俗易懂,

勢必會吸引更多觀眾“入坑”追劇、從而炒高劇集的關注度,但它會不會也消解了正劇的嚴肅性呢?

反腐反腐,最後卻被“腐”了?

“十三年來首部解凍的反腐劇”,是《人民的名義》在社交平臺上第一次火起來的title;但它再度被網友們關注,卻恰恰是因為“腐”。只不過這個“腐”指的不是腐敗,

而是“基情”。

在某盛產同人文、CP文的app平臺上,搜“人民的名義”能搜到100多條相關文章,其中不乏“高祁”CP(高育良×祁同偉)、“李祁”CP,甚至還有侯亮平×陳海這種都有專屬CP名“海猴子”的拉郎配。

陳海車禍出事時,鏡頭轉移到大學同班同學祁同偉的唉聲歎息,彈幕裡全都是“啊,陳海你這個花心的,有猴子還不夠,還要勾引窮家子弟祁同偉!”。OMG,躺在病床上的陳海忍不住想:我好冤啊!

一位劇評人認為,該劇本來就是一個男性群像戲,講的是各級領導幹部之間靜水流深的暗自角力,人物關係特別多,這其中有師徒(高育良×侯亮平、高育良×祁同偉、高育良×陳海),有平輩,也就是侯、祁、陳三人,上學時又稱“政法三傑”;

職務上有往來的有祁同偉(正廳)、李達康(副部),

還有陳岩石(退休檢察長)×鄭西坡(大風廠),先因工作往來,然後成為多年“老相好”……大風廠強拆風波中,又揭出了陳岩石和新上任省委書記沙瑞金的舊關係……

可以說,這部《人民的名義》生動闡述了“生活就是個圈”的道理,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產CP的可能性自然很高。

而且,劇情本身(雖然不是有意),也埋有不少這樣的萌點。例如,侯亮平來京州拜訪多年老同學、也是此次抓捕貪官的合作夥伴陳海時,兩人先是敘舊,然後侯亮平又試陳海,引發陳海的下屬陸亦可不愉快,局勢一度緊張,這種“先甜後虐”的套路簡直完全戳中了CP粉們的心。

而當陳海出事、生死未卜,侯亮平擔憂至極,劇情展現了兩人從學堂到職場一同宣誓的回憶殺(而且這宣誓還是陳海的父親陳岩石帶隊的),戳人熱淚,圍觀的吃瓜群眾大呼“編劇好懂啊!”

至於省委副書記高育良(張志堅飾)和公安廳廳長祁同偉,職務上本來沒有直接從屬關係,但由於關係較好,嗯……一張表情包就說明了“高祁”CP的一切。

其實,對於腐女們來說,大家熱衷於自組CP、自產餘糧,其實是喜歡自我解讀的滿足感,所謂再冷的CP也有人吃,就是這個原因。試想,在茫茫人海中突然發現一個跟自己一樣萌一對冷CP的同好,那感覺真是比見到親人還親!

但是,如果是劇情本身強行湊CP、之後又自打臉,這種行為就相當於一個渣男騙取女性的信任……例如網劇《重生之名流巨星》,把原著的同性劇情改成BG可以理解,但該劇的2/3劇情都在大說特說雲景CP,結局為了過審強行扭成正常向,如此欺騙觀眾感情,真的大丈夫?

對嚴肅題材的娛樂化消解:降低觀影門檻,引發大眾狂歡

其實,過往像《人民的名義》這種正劇引發不少娛樂化解讀的案例並不少。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琅琊榜》播出時,“蘇靖CP”(梅長蘇×靖王)、“蘇晨”CP(梅長蘇×藺晨)、“蘇流CP”(梅長蘇×小飛流)……種種CP餘糧都高產似母豬。

作為該劇的絕對主角梅長蘇,他可以跟劇中任何角色組成CP,卻唯獨跟官配女主霓凰郡主的CP感稍弱。(連宗主×赤焰舊部黎綱的CP都比這對官配要熱一些……)

當時,一位劇評人如此概括:因為《琅琊榜》是妥妥的全男班戲碼,男人戲,在這個腐文化已經逐漸成為大勢的時代,自然容易令人“腐眼看人基”。這也符合全民娛樂的潮流趨勢:嚴肅題材劇作為相對垂直的內容產品,想要成為爆款,必須放下身段接受更多人的“檢驗”,也就是娛樂化的解構。

即使是之前的歷史正劇,例如《走向共和》,也有“袁徐”CP(袁世凱×徐世昌),《大明王朝1566》裡,有“海王”CP,不是那個溫子仁棄了不導的《海王》,而是“海瑞×王用汲”。這麼說吧,一群男人站在那兒唇槍舌戰,這畫面本身就會引發觀眾無限的遐想。

不過,之所以這些歷史正劇會引發這麼多娛樂化的解讀,全男班陣容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這些正劇品質不錯,本身受眾基礎就好,在重視安利與被安利的年輕人群體中一傳十十傳百,自然會有很多人躍躍欲試著“入坑”。

但這些正劇的題材和故事,相對觀賞門檻較高。例如,從反腐劇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對這一劇種和中國的政治生態有長期深入瞭解的普通觀眾,也許get不到“反腐反到副國級”這個尺度究竟有多大、有多震撼。

與研究官場厚黑學相比,普通觀眾反而會對劇情本身之外的話題更有興趣,例如演員演技PK(該劇真可說是全員演技盛宴)、人物關係大猜想、該劇的投資故事揭秘、演員片酬揭秘等等……

但需要明確的是,必須要劇情本身過硬,觀眾真的擼了片子看了劇,才能做出那些好玩的娛樂化解構。反之就是強行行銷強行吹,令人不適。

該劇在社交平臺上的娛樂元素確實不少。豆瓣八組討論區裡,有李達康書記的顏粉和高育良書記的顏粉在非常認真地撕X,都是書記,比比誰才是盛世美顏?

“拉踩”、“閉眼黑”、“小白兔”,天啦,都是飯圈撕X必備詞彙。

更有腦洞大開的觀眾,給劇中的主角們起了英文名,例如李達康—Darkcom、高育良—Goyuri、侯亮平—Lamping Hold……這樣一來,感覺整部劇都高大上起來了呢,有一種奇幻史詩feel,這不是中國版《紙牌屋》,簡直是中國版《冰與火之歌》啊!

種種娛樂化解讀其實都是小打小鬧的開玩笑性質,對於劇集本身來說無傷大雅,反而使該劇更適合在大眾化的平臺上傳播。小娛猶記得,該劇開播前的新媒體宣傳還主打陸毅的“貝兒爸爸”、夏東海回憶殺等宣傳點,其實根本不必嘛!劇集本身不就有很多好玩的點麼?

小娛的一位95後女性同行表示,自己本來追了兩集這部劇想棄了,但看到這樣的話題又想撿起來繼續追了,“這麼有意思的東西怎麼能少了我呢!”,所以,這種娛樂化的解讀其實滿足了年輕觀眾的社交需求,對於工作負擔重、不想看嚴肅作品的觀眾來說,能夠在觀看這樣的電視劇時增加一些樂趣。

腐眼看人基,也許恰恰是嚴肅題材變爆款的“正確姿勢”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發酵得熱火朝天的互聯網話題越來越火,會不會使得觀眾關注的焦點產生偏移,對劇情本身的關注就沒那麼多了呢?一部嚴肅作品,自然是想讓觀眾對劇中人物肅然起敬的吧?

《琅琊榜》播出時,劇評人李星文就曾用“CP黨和戲劇黨的會師”來探討CP文化盛行這一現象對戲劇本身的影響。

當時,李星文直言:“萌CP的妹子們才不管你什麼家國大義、冤沉海底、誰家天下,她們就是找萌點、設談資、拉動收視率。”這一言論引發了熱議。

當時《琅琊榜》製片人侯鴻亮還轉發了這篇劇評,似乎是表示認同了這一說法, 引發了不少侯大大粉絲的不滿。網友們可能覺得,該劇收視一般,倒是網上討論度爆棚,都是年輕人給捧起來的,現在diss年輕人是要幹嘛呢?

現在,針對《人民的名義》的CP熱,小娛也請教不少圈內人士,大多數都淡然處之甚至是認可其行銷價值的態度。

《人民的名義》導演兼製片人李路對小娛表示,觀眾採取什麼方式來解讀這部劇,製片方都很歡迎,但強調並沒有在劇情處進行任何這方面的設計,同時他表示“一定不要小看現在的年輕觀眾,他們的三觀還是很正的”。

同是製片方代表,小娛還採訪了曾參與過《尋龍訣》、現在主導電視劇《脫身者》及網劇《河神》的編劇汪啟楠,雖然也是“老炮兒”一枚,但他對這種腐文化和CP文化接受度很高,他認為,惡搞也是一種趣味,劇集本來就偏正,把觀劇氣氛搞輕鬆點挺好的,看劇又不是政治學習。

同時,他還大方表示,“未來我的專案歡迎拉郎配”,據瞭解,《河神》中就有經典的“福爾摩斯×華生”的雙雄人物關係。

“誰跟誰腐啦?注意力都放在暗流湧動的權力鬥爭上了……”小娛身邊的直男觀眾們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他們大多數倒是並不排斥,甚至還開玩笑建議“請擺正看片姿勢”(笑)。

種種現象都表明,在這個分眾是大勢所趨、大眾現象級影視作品已經越來越難出現的時代,即使有一部全民都在追的熱劇,追劇姿勢也必然是有分歧的,傳統觀眾主看劇情無可厚非,但以90後為主的年輕觀眾,本身就是一個個背著幾重標籤的複雜集合體,他們注重話題,注重元素,但不代表不會嚴肅關注劇情。

總而言之,各花入各眼,正在追《人民的名義》的讀者們,你是用哪種姿勢觀劇的呢?

戳人熱淚,圍觀的吃瓜群眾大呼“編劇好懂啊!”

至於省委副書記高育良(張志堅飾)和公安廳廳長祁同偉,職務上本來沒有直接從屬關係,但由於關係較好,嗯……一張表情包就說明了“高祁”CP的一切。

其實,對於腐女們來說,大家熱衷於自組CP、自產餘糧,其實是喜歡自我解讀的滿足感,所謂再冷的CP也有人吃,就是這個原因。試想,在茫茫人海中突然發現一個跟自己一樣萌一對冷CP的同好,那感覺真是比見到親人還親!

但是,如果是劇情本身強行湊CP、之後又自打臉,這種行為就相當於一個渣男騙取女性的信任……例如網劇《重生之名流巨星》,把原著的同性劇情改成BG可以理解,但該劇的2/3劇情都在大說特說雲景CP,結局為了過審強行扭成正常向,如此欺騙觀眾感情,真的大丈夫?

對嚴肅題材的娛樂化消解:降低觀影門檻,引發大眾狂歡

其實,過往像《人民的名義》這種正劇引發不少娛樂化解讀的案例並不少。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琅琊榜》播出時,“蘇靖CP”(梅長蘇×靖王)、“蘇晨”CP(梅長蘇×藺晨)、“蘇流CP”(梅長蘇×小飛流)……種種CP餘糧都高產似母豬。

作為該劇的絕對主角梅長蘇,他可以跟劇中任何角色組成CP,卻唯獨跟官配女主霓凰郡主的CP感稍弱。(連宗主×赤焰舊部黎綱的CP都比這對官配要熱一些……)

當時,一位劇評人如此概括:因為《琅琊榜》是妥妥的全男班戲碼,男人戲,在這個腐文化已經逐漸成為大勢的時代,自然容易令人“腐眼看人基”。這也符合全民娛樂的潮流趨勢:嚴肅題材劇作為相對垂直的內容產品,想要成為爆款,必須放下身段接受更多人的“檢驗”,也就是娛樂化的解構。

即使是之前的歷史正劇,例如《走向共和》,也有“袁徐”CP(袁世凱×徐世昌),《大明王朝1566》裡,有“海王”CP,不是那個溫子仁棄了不導的《海王》,而是“海瑞×王用汲”。這麼說吧,一群男人站在那兒唇槍舌戰,這畫面本身就會引發觀眾無限的遐想。

不過,之所以這些歷史正劇會引發這麼多娛樂化的解讀,全男班陣容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這些正劇品質不錯,本身受眾基礎就好,在重視安利與被安利的年輕人群體中一傳十十傳百,自然會有很多人躍躍欲試著“入坑”。

但這些正劇的題材和故事,相對觀賞門檻較高。例如,從反腐劇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對這一劇種和中國的政治生態有長期深入瞭解的普通觀眾,也許get不到“反腐反到副國級”這個尺度究竟有多大、有多震撼。

與研究官場厚黑學相比,普通觀眾反而會對劇情本身之外的話題更有興趣,例如演員演技PK(該劇真可說是全員演技盛宴)、人物關係大猜想、該劇的投資故事揭秘、演員片酬揭秘等等……

但需要明確的是,必須要劇情本身過硬,觀眾真的擼了片子看了劇,才能做出那些好玩的娛樂化解構。反之就是強行行銷強行吹,令人不適。

該劇在社交平臺上的娛樂元素確實不少。豆瓣八組討論區裡,有李達康書記的顏粉和高育良書記的顏粉在非常認真地撕X,都是書記,比比誰才是盛世美顏?

“拉踩”、“閉眼黑”、“小白兔”,天啦,都是飯圈撕X必備詞彙。

更有腦洞大開的觀眾,給劇中的主角們起了英文名,例如李達康—Darkcom、高育良—Goyuri、侯亮平—Lamping Hold……這樣一來,感覺整部劇都高大上起來了呢,有一種奇幻史詩feel,這不是中國版《紙牌屋》,簡直是中國版《冰與火之歌》啊!

種種娛樂化解讀其實都是小打小鬧的開玩笑性質,對於劇集本身來說無傷大雅,反而使該劇更適合在大眾化的平臺上傳播。小娛猶記得,該劇開播前的新媒體宣傳還主打陸毅的“貝兒爸爸”、夏東海回憶殺等宣傳點,其實根本不必嘛!劇集本身不就有很多好玩的點麼?

小娛的一位95後女性同行表示,自己本來追了兩集這部劇想棄了,但看到這樣的話題又想撿起來繼續追了,“這麼有意思的東西怎麼能少了我呢!”,所以,這種娛樂化的解讀其實滿足了年輕觀眾的社交需求,對於工作負擔重、不想看嚴肅作品的觀眾來說,能夠在觀看這樣的電視劇時增加一些樂趣。

腐眼看人基,也許恰恰是嚴肅題材變爆款的“正確姿勢”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發酵得熱火朝天的互聯網話題越來越火,會不會使得觀眾關注的焦點產生偏移,對劇情本身的關注就沒那麼多了呢?一部嚴肅作品,自然是想讓觀眾對劇中人物肅然起敬的吧?

《琅琊榜》播出時,劇評人李星文就曾用“CP黨和戲劇黨的會師”來探討CP文化盛行這一現象對戲劇本身的影響。

當時,李星文直言:“萌CP的妹子們才不管你什麼家國大義、冤沉海底、誰家天下,她們就是找萌點、設談資、拉動收視率。”這一言論引發了熱議。

當時《琅琊榜》製片人侯鴻亮還轉發了這篇劇評,似乎是表示認同了這一說法, 引發了不少侯大大粉絲的不滿。網友們可能覺得,該劇收視一般,倒是網上討論度爆棚,都是年輕人給捧起來的,現在diss年輕人是要幹嘛呢?

現在,針對《人民的名義》的CP熱,小娛也請教不少圈內人士,大多數都淡然處之甚至是認可其行銷價值的態度。

《人民的名義》導演兼製片人李路對小娛表示,觀眾採取什麼方式來解讀這部劇,製片方都很歡迎,但強調並沒有在劇情處進行任何這方面的設計,同時他表示“一定不要小看現在的年輕觀眾,他們的三觀還是很正的”。

同是製片方代表,小娛還採訪了曾參與過《尋龍訣》、現在主導電視劇《脫身者》及網劇《河神》的編劇汪啟楠,雖然也是“老炮兒”一枚,但他對這種腐文化和CP文化接受度很高,他認為,惡搞也是一種趣味,劇集本來就偏正,把觀劇氣氛搞輕鬆點挺好的,看劇又不是政治學習。

同時,他還大方表示,“未來我的專案歡迎拉郎配”,據瞭解,《河神》中就有經典的“福爾摩斯×華生”的雙雄人物關係。

“誰跟誰腐啦?注意力都放在暗流湧動的權力鬥爭上了……”小娛身邊的直男觀眾們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他們大多數倒是並不排斥,甚至還開玩笑建議“請擺正看片姿勢”(笑)。

種種現象都表明,在這個分眾是大勢所趨、大眾現象級影視作品已經越來越難出現的時代,即使有一部全民都在追的熱劇,追劇姿勢也必然是有分歧的,傳統觀眾主看劇情無可厚非,但以90後為主的年輕觀眾,本身就是一個個背著幾重標籤的複雜集合體,他們注重話題,注重元素,但不代表不會嚴肅關注劇情。

總而言之,各花入各眼,正在追《人民的名義》的讀者們,你是用哪種姿勢觀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