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源地環保還有33個“硬骨頭” 涉22地市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清理整治,確實存在各種實際困難和客觀因素,但這些問題並不是不能解決。像已經完成清理整治任務的安徽蕪湖的油庫碼頭搬遷、江西九江的7個碼頭清理,

以及四川資陽與成都解決跨界水源污染問題等等。他們的這些問題,哪一個是容易解決的?”3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對在場的22個地市政府分管負責人和8省份環保廳局負責人說。

當日上午,環保部召開2017年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源地環保執法專項行動第三次電視電話會,對尚未完成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源地違法問題整治任務的22個地市進行集中督辦。

“對於今天的會議,

按照之前商定的辦法,已完成任務的浙江、上海、江西3省和蕪湖等104個地市獲表揚,這次就沒有邀請參加。”翟青說,“主要邀請了22個地市政府負責同志參會並作表態發言。”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保部瞭解到,自去年環保部啟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源地環保執法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沿江11省份126個地市排查發現的490個環境違法問題中,已完成整改457個,占全部任務的93.3%。

目前,

浙江、上海、江西3省完成了全部清理整治任務,安徽、湖北、四川、湖南、重慶5省市完成率達到90%以上(其中,湖北98.4%、安徽97%、四川96.7%、湖南93.8%、重慶92.3%),其他3省也有很大進展(貴州88%、江蘇83.7%、雲南83.3%)。

從地市情況看,安徽蕪湖、江西九江、四川樂山等104個地市完成了全部排查整治任務。江西徹底完成7個重點碼頭的整治任務。四川省任務完成率比2017年第二次視頻會召開時提高了22個百分點,從11個省份的最後一名到躍居前列。

但目前,仍有22個地市的33個問題尚未完成整治,分別為保護區記憶體在違法建設和工業企業(13個)、農業面源污染(9個)、非法排污口(7個),碼頭及其他問題(4個)。

電視電話會上,貴州省銅仁市副市長邱禎國在表態發言時說,“中心城區鷺鷥岩飲用水源地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他說,銅仁市將倒排工期,加快進度,確保在2017年11月20日前全面完成龍井壩新取水點規範化建設,龍井壩新取水點實現安全穩定供水。

湖南省湘潭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環保部交辦的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6個,目前已整治完成3個,3個正在整改中。“針對長城鄉二級撇洪渠、愛勞渠、工農閘排漬口整治進度滯後問題,已制定了可行的施工方案。”

四川省廣元市副市長胡國民說,根據環保部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通報,廣元市城區飲用水水源地共存在5個問題。

經過努力,已完成4個問題整改,還剩西灣水廠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液化氣站搬遷問題未完成整改。目前,已完成246平方米構建築物拆除,新選址場平已完成90%。

電視電話會上,翟青說,“剩餘的33個問題,大多是一些歷史遺留的‘硬骨頭’,情況複雜、涉及面廣、確實不容易解決。但也要看到,這些問題也並不是不能解決的。”

他舉例說,就像已經完成清理整治任務的那些地方,都是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立足當地實際進一步細化措施、精准施策,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徹底解決了影響群眾飲水安全的環境隱患問題。

《水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開展網箱養殖、旅遊、游泳、垂釣等活動;二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一級、二級保護區內禁止設立排污口。違反上述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根據既定時間表,2017年年底前,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市必須完成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的整治。專項行動過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決不允許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

翟青表示,環保部將視情開展專項督察,對不能按時完成的,將採取公開約談、強化問責等措施。

9月8日,環保部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第一督查組在湖北武漢督查飲用水源地。攝影/章軻

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立足當地實際進一步細化措施、精准施策,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徹底解決了影響群眾飲水安全的環境隱患問題。

《水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開展網箱養殖、旅遊、游泳、垂釣等活動;二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一級、二級保護區內禁止設立排污口。違反上述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根據既定時間表,2017年年底前,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市必須完成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的整治。專項行動過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決不允許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

翟青表示,環保部將視情開展專項督察,對不能按時完成的,將採取公開約談、強化問責等措施。

9月8日,環保部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第一督查組在湖北武漢督查飲用水源地。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