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百年的大名門望族,第18代子孫卻離奇自殺,導致家族敗落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人,名門望族層出不窮,但是時代的發展,有的家族沒落了。這其中有這麼一個名門曾經名揚四海,它留下來最有名的就是康百萬莊園,它坐落在現在的河南省。

在明朝末年它就建成了,它見證了朝代的興衰也見證了這個宗族幾代的昌盛與落魄。直至今天,它依然聳峙在那裡。據史料記載,這棟建築的主人姓康,並且這個宗族的祖孫18代都是富豪。

康氏宗族的起源開始于明朝晚期,始祖康守信跟從母親,

從山西搬到了鞏縣。歷經百年,因為做生意講誠信,所以越來越大。到第六代時,當家人在當地擔任官員,所以憑藉有利條件相盡辦法為當地尋求致富之道。並且帶領本族子弟打通了去往山東的銷售管道,這樣河南的糧食運送到山東,而山東的海鹽等等產品也可以抵達河南。

清朝年間,適逢當地爆發動亂,皇帝命令殲滅匪患,此時康氏宗族拿到了長達10年之久的政府軍用物質特需訂單。這一次的機會讓這個宗族揚名立萬,也成為了那一時期有聲望的大宗族。並在之後幾百年,這個宗族依然昌盛。

但是後來,這個宗族還走向衰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可能的原因就是它所處的年代,清朝末年政治腐敗加之戰亂不斷。國家衰敗的情況下商業很難有大的開展,外加列強的掠奪,國家都難以保全,何談國家的經濟呢。再一點是與宗族後期的管理有關吧。大概就是宗族子弟大筆浪費。到了後期,人們修建了很多建築院落以及開墾土地,還有人吸鴉☆禁☆片。到慈禧西逃時,

迎接慈禧的到來修建大量行宮,並把大筆金銀捐贈給朝廷。

民國23年的一天,康氏宗族第18子孫在無力拯救昨日富貴的情況下自殺而亡,從此這個宗族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