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毀童年,原來你是這樣的西遊記

說到西遊記在中國可謂是婦孺皆知,孫悟空和豬八戒的卡通形象更是無處不在深入人心。六小齡童版本的電視劇更是逢寒暑假必重播,我們大多數人對於西遊記的第一印象都是來源於這個電視劇。

但電視劇畢竟是從原著改編。和原著相比難免會有改動。西遊記原著裡這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一.沙僧曾吃掉九個取經人

電視劇版的情節裡沙僧是忠厚老實的,我們印象裡的沙僧說的最多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師父大師兄說的對這幾句臺詞。但是原著裡沙僧是一個兇狠的形象在流沙河時沒少吃人。第八回沙僧對菩薩說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行人食用。甚至吃過九個取經人。

《西遊記》第八回,沙和尚被觀音菩薩降伏,情願皈依正果,主動講道:“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沙僧脖子上帶的就是九個取經人的骷髏頭。

二,美猴王不美

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數悟空形象,雖然是毛臉但是悟空總體的形象還是不錯的,所以一個略萌的毛臉和尚。但是在原著裡卻並非如此。吳承恩對孫悟空的形象描寫是這樣的。

第三十六回,寶林寺的僧官看到他:“真個是生得醜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

就像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腦補下悟空的形象,難怪一路嚇到不少吃瓜群眾,原著裡的孫悟空可能比較接近這樣的形象。

三.唐僧有點慫

電視劇裡唐僧一直都是一副慈悲為懷,得道高僧的樣子,但是在原著裡,唐僧膽小愛哭還有點慫,

唐僧的馬被小白龍吃掉後,唐僧哭哭啼啼直接被孫悟空嫌棄是膿包。

在原著第九十一回有這樣一段描寫眾妖一擁上前,把唐僧解了索,穿了衣服,推至座前,唬得唐僧戰兢兢的跪在下麵,只叫:“大王,饒命,饒命!

後來悟空打死強盜,唐僧第一反應並不是悟空傷人而是怕連累自己忙著和孫悟空劃清界限。甚至在強盜墳前說起了這樣的話。

祝雲:“……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

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八戒笑道:“師父推了乾淨。…

原著裡唐僧,悟空八戒沙僧有各自的缺點也有各自的優點。比起簡單的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人物形象這樣的師徒更加真實,也更加豐滿。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在寫時也影射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所以整本書深刻複雜。西遊記的電視劇讓我看到了師徒四人善的一面,還有更多的不同的面等著我們自己在原著裡探索。

吳承恩在寫時也影射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所以整本書深刻複雜。西遊記的電視劇讓我看到了師徒四人善的一面,還有更多的不同的面等著我們自己在原著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