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十一”為什麼忍不住買買買?經濟學家說,這是行為習慣決定的

假設你從政府收到返稅退款,你打算馬上花錢還是存起來?這個決定是取決於你的短期財務狀況嗎?還是取決於你的自我定位是 “揮金如土的人”或者是“節儉的人”?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人們在這種消費情況下的行為特點。該研究表明,除了直接的財務需求,持續的行為特徵即便在短期的經濟決策中也起著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調查了2008年美國聯邦政府向全國各地家庭發放的經濟刺激計畫發現,

人們會根據已有的流動資金,通過消費或儲蓄來保持收支平衡,但正如一些典型的經濟理論所示,一些長期因素也在起作用。

研究表明,較低的歷史收入,而不是短期的收入波動,會使人傾向於花掉這筆錢。研究的主導者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喬納森派克說:“有些人一直保持較低收入,資金流動性也較低,但當他們拿到這筆錢時,他們會立即花掉。”歷史收入表現也與此有關。

但同時,自我定位和長期的消費習慣也影響了結果,那些自訂“揮金如土”的人,也會更快地花掉新的收入。這些結果表明,人們的行為傾向性,而不是理性決策,主導著消費決定。

派克希望他的工作將為消費、儲蓄和借貸決策的數學模型鋪平道路。

編譯:賈雨朦 編輯:張夢,程建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