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的名義》被起訴,是炒作還是真抄襲呢?

年初時大火的《人民的名義》最近又成立熱門的話題,原因是《人民的名義》的作者周梅森被人以涉嫌抄襲而起訴。起訴者名為劉三田,劉三田認為《人民的名義》抄襲自己的作品《暗箱》。

以此要求停止《人民的名義》的一切播出、複製、發行、資訊網路傳播,索賠經濟損失1800萬元。

電視劇版的《人民的名義》大家都看過,但小說還真的沒有看過,至於那個《暗箱》更是聽都沒聽過。因此不知道兩者的內容上究竟有多少相似之處,所以對於《人民的名義》是否抄襲不敢隨便下結論。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經過這次的風波後,《暗箱》這本書必然能賣出去不少。

作為普通觀眾,我對於《暗箱》的作者有些疑問。電視劇版的《人民的名義》實在今年3月28日開始播出的,累積播出了將近兩個月。可以說《人民的名義》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幾乎到了不知道劇情就沒有辦法和人聊天的地步。其影響力不僅僅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可以影響到現實的生活。比如劇中關於信訪站視窗過矮的情節,也變相的讓很多機關做出了人性化的改善。這樣一部大熱劇,而且題材又和《暗箱》如此接近,難道當時劉三田沒有看嗎?如果當時沒有看了,為什麼在時隔這麼久又看了呢?因為從來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就不會知道劇情涉嫌抄襲,
更提不上起訴了。假如當時看了,又為什麼到現在才想起來起訴呢?

從正常的邏輯上來看,劉三田這種超長反射弧的行為是讓人無法理解的。當然這是建立在《人民的名義》確實抄襲了《暗箱》的基礎上,

如果所謂抄襲是不存在的。那麼劉三田的這種行為就容易理解多了,借助《人民的名義》為自己的作品《暗箱》宣傳。同時《人民的名義》的作者周梅森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已經對劉三田進行了反訴。《人民的名義》總監製、總發行人李學政也表示,《人民的名義》即將第二輪播出,對方選擇在這個時候起訴,行銷是非常厲害的。所以即使對方撤訴,《人民的名義》方面也會進行反訴。
鑒於現在對於這件事尚沒有正式的判決,目前並不是下結論的時候。從觀眾的角度來講,不論孰是孰非都不會改變《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

至於最終的結果,我想法律會給出一個公平的裁決。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