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夜話電臺」見字如面:不能忘卻的記憶

-清明特輯-

歲月悄然流逝,生活的主題永遠是活在當下。

可我們不能原諒忘卻,因為那等於背叛。

播音丨杜晨 陶鵬 撰稿丨劉鑒鋒

後期丨石健 監製丨劉鑒鋒

重慶大學國防生宣教部

出 品

時值清明,無詩言杏花飄飛,汾酒溢香;僅家書兩封,歎家國之離亂,明鐵血之丹心,誠悼先烈。

第一封 愛國將領吉鴻昌於犧牲前致其妻胡紅霞

吉鴻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軍長,

驍勇善戰。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準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紅霞吾妻鑒:

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於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家中餘產不可分給別人,留作教養子女等用。我筆囑矣,小兒還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學,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繼母已托二、三、四弟照顧、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鴻昌手啟

1934年12月24日11時

家國離亂,山河破碎。一個鐵骨錚錚的將軍,一段舉案齊眉的愛情。幸得一妻為知己,

憾留一人誤半生。

第二封 白雪嬌赴重慶前予雙親留書

白雪樵,又名白雪嬌,祖籍福建安溪,中國共產黨黨員。1939年,她參加滇緬公路機工隊,成為著名的女機工之一。後來,為赴延安參加八路軍,她奔赴重慶向鄧穎超求助。她臨行前留給父母的家書被許多報紙登載,其報效祖國言行,激勵無數青年共赴國難。

親愛的雙親:

此去雖然千山萬水,安危莫蔔。但是,以有用之軀,以有用之時間,消耗於安逸與無謂中,才更是令人哀惜不置的,尤其是在祖國危難時候,正是青年人奮發效力的時機。這時候,能親眼看見祖國決死爭鬥以及新中國孕育的困難,自己能替祖國做點事,就覺得此是不曾辜負了。這次去,純為效勞祖國而去的,

雖然在救國建國的大事業中,我的力量簡直是夠不上“滄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匯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家是我所戀的,雙親弟妹是我所愛的,但是破碎的祖國,更是我所懷念熱愛的。

女兒雪嬌留書

廿八年五月十八日

家是一種溫暖。何不願秀待閨中?何不欲養雙親,共與天倫?鬥士本來是平凡的,只不過他們意識到了自己對於這個祖國很重要,因而他們變得很重要。

因而他們變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