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才女的文才及藝術造詣可以甩出男人們幾條街,你敢追求她們嗎

女人令人喜愛並不僅僅是因為她有漂亮的外表,才華與氣質同樣是魅力之源,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雖然文學大部分都是男人的工作,但是時常也會出現若干有氣質的才女,

她們或許沒有皇宮裡的女人招搖,不過仍以獨特的文藝才華讓後人懷念,下面介紹兩位古典才女看看她們的人生是如何的飽受經霜。

蔡文姬

三國第一才女蔡文姬出生在東漢末年的陳留,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大書法家——蔡邕,蔡文姬生在這樣的書香門第,自然從小便受到了很多文學薰陶,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不過當時大家都在打仗,她的幸福生活自然沒多久就被打破了。

當時董卓進京,搞得天怒人怨,不過對蔡邕倒是很好,給了他一個很好的職位,讓他很好地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令此前一直懷著才華卻在家賦閑的蔡邕感動不已。後來董卓被殺,蔡邕覺得失去了一個賞識自己人,一時動情,就為他哭了一會,

沒想到竟然激起了民憤,最後無端被殺。死後,董卓的部將又攻佔長安,全國開始混戰。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殺人,放火,搶銀子,不過最重要的是搶女人,很不幸,蔡文姬也是被搶女人中的一個,被帶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後來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天長日久她還學會了吹奏當時的異國樂器“胡笳”,也掌握了當地匈奴人的語言。

12年中,曹操基本掃平北方群雄,

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成為當時人氣最旺的明星。在曹操志得意滿的時候,他想到了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諄諄教導,又想到老師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不知身在何方。當他通過多方打聽得知老師的女兒被擄到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把她贖了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不過現在讓她結束這種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兩個天真無邪的兒子,一時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12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

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曹操也發揚好人做到底的精神,指命田校尉董祀做她的新老公,這年她35歲。然而坎坷的命運似乎一直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沒辦法,她顧不得嫌隙,只得蓬著頭、光著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歎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並寬宥其罪。

其實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係,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裡,還曾經前去探視。

更難得的是,蔡文姬在音樂方面也有過人的天賦,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給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這成為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2.李清照

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學史,還是以唐詩宋詞居多,個中高手99%都是男性,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宋代的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詞作比起那些名氣蓋天的男作家也絲毫不落下風,更有不少人將其捧為宋詞婉約派的幫主。

作為五千年來人氣超高的才女,李清照似乎也和她的出身脫不了關係。她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兒時的玩具就是詩詞書畫一類,天天和它們在一起,難免日久生情。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曆下人,進士出身,當然這都不算什麼,他最大的資本是蘇軾的學生,由於愛書成癖還搞了一個家用藏書館,並且自己寫起文章來也是一把好手,當然受當時風氣影響,偶爾寫一些詞也是很正常的。母親也了不得,是當年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文學修養也是極高的。在這樣的家庭中,天賦極高的李清照從小便會寫上幾句詞。

18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基本上可算是人間最恩愛的模範夫妻了。兩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那種幸福的生活是怎一個甜字了得?李清照又與丈夫趙明誠互相砥礪,互相比賽,互相探討詞的寫作技巧,這樣技法一天比一天成熟起來。

有一年重陽節,李清照就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特別是最後一句,已經成了最流行的名句之一。當時趙明誠接到後,也是歎賞不已,不過出於男子漢的自尊心,也是心有不甘,當即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一連寫出了50首詞,希望能夠超過老婆。然後找到一個朋友,讓其評判,為了公平起見,他特意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假意對友人說都是自己寫的,讓朋友找出最好的那一首,結果他的朋友不假思索地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他的朋友帶著無限欣賞的口氣答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當時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幸福的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二人只能隔河相望,飽嘗了相思之苦。

原來,北方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

丈夫趙明誠一直胸懷滿腔報國熱血,可惜沒多久便死去了,這無疑給李清照帶來了難以忍受的悲痛。後來在李清照孤寂之時,一個叫張汝州的為了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而李清照當時也無依無靠,於是便頂世俗之風下嫁給張汝州。婚後,二人都發現自己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鬧到後來雙方大打出手。之後,李清照又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於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的,然而李清照卻是一個剛烈女子。李清照入獄後,由於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9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草草結束了。

接下來的日子,她更是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以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更是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可見一向婉約的李清照也有豪放的一面。

多年的顛沛流離,使她的那顆心一直飽受摧殘,而她也因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汙詬渲染,受到了加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最後寂寞地死在了江南。

歷史上這兩位女才人是極具代表性的雖然才華橫溢,但命運坎坷過著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的生活,不免讓人感到唏噓長歎!如果說不公只能怪她們生不逢時,生在了封建社會。但她們的詩詞歌賦從古至今都會被世人念到,不枉名垂青史了。

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歎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並寬宥其罪。

其實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係,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裡,還曾經前去探視。

更難得的是,蔡文姬在音樂方面也有過人的天賦,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給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這成為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2.李清照

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學史,還是以唐詩宋詞居多,個中高手99%都是男性,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宋代的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詞作比起那些名氣蓋天的男作家也絲毫不落下風,更有不少人將其捧為宋詞婉約派的幫主。

作為五千年來人氣超高的才女,李清照似乎也和她的出身脫不了關係。她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兒時的玩具就是詩詞書畫一類,天天和它們在一起,難免日久生情。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曆下人,進士出身,當然這都不算什麼,他最大的資本是蘇軾的學生,由於愛書成癖還搞了一個家用藏書館,並且自己寫起文章來也是一把好手,當然受當時風氣影響,偶爾寫一些詞也是很正常的。母親也了不得,是當年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文學修養也是極高的。在這樣的家庭中,天賦極高的李清照從小便會寫上幾句詞。

18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基本上可算是人間最恩愛的模範夫妻了。兩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那種幸福的生活是怎一個甜字了得?李清照又與丈夫趙明誠互相砥礪,互相比賽,互相探討詞的寫作技巧,這樣技法一天比一天成熟起來。

有一年重陽節,李清照就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特別是最後一句,已經成了最流行的名句之一。當時趙明誠接到後,也是歎賞不已,不過出於男子漢的自尊心,也是心有不甘,當即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一連寫出了50首詞,希望能夠超過老婆。然後找到一個朋友,讓其評判,為了公平起見,他特意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假意對友人說都是自己寫的,讓朋友找出最好的那一首,結果他的朋友不假思索地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他的朋友帶著無限欣賞的口氣答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當時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幸福的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二人只能隔河相望,飽嘗了相思之苦。

原來,北方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

丈夫趙明誠一直胸懷滿腔報國熱血,可惜沒多久便死去了,這無疑給李清照帶來了難以忍受的悲痛。後來在李清照孤寂之時,一個叫張汝州的為了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而李清照當時也無依無靠,於是便頂世俗之風下嫁給張汝州。婚後,二人都發現自己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鬧到後來雙方大打出手。之後,李清照又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於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的,然而李清照卻是一個剛烈女子。李清照入獄後,由於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9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草草結束了。

接下來的日子,她更是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以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更是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可見一向婉約的李清照也有豪放的一面。

多年的顛沛流離,使她的那顆心一直飽受摧殘,而她也因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汙詬渲染,受到了加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最後寂寞地死在了江南。

歷史上這兩位女才人是極具代表性的雖然才華橫溢,但命運坎坷過著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的生活,不免讓人感到唏噓長歎!如果說不公只能怪她們生不逢時,生在了封建社會。但她們的詩詞歌賦從古至今都會被世人念到,不枉名垂青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