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型載機潛水艇—伊400級潛艇

如果說航空母艦裝備艦載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麼倘若潛水艇也能裝載戰機並且還是三架的話,你是會感到驚歎?眾所周知,日本在二戰時期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沒有空軍的,

其主力部隊便是海軍與陸軍,而今天要給各位嘮叨嘮叨的就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時期的大型載機潛水艇——伊400

伊400型潛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一級潛艇,其正式登錄艦型名稱為伊號第四百型潛水艦。同時伊-400型是二戰時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核動力潛艇建成前最大的潛艇。伊400所攜帶的燃料足以繞地球航行一圈半,在當時來說該級潛艇的續航能力還是可以大大發揮其戰鬥效力的,

並且還可裝載3架特殊水上攻擊機晴嵐強擊機並可使其迅速投入戰鬥。雖然該艦能在無補給 下到達世界上任何地點。但是其體型巨大(雖然以其大小而言已相當敏捷)、飛機庫的耐壓性等問題亦為戰時建造下的很大負擔,最後只是浪費了大量物資及時間。

在武器配備方面,日本人還是對這艘大型潛艇下了不少的功夫。該潛艇艇尾配備了1門5.5英寸(140mm)50倍身管長甲板炮 ,艇首8具魚雷發射管,指揮塔上1門25mm防空炮,機庫上方3座三聯裝25mm防空炮,此外還有3架愛知造M6A1“晴嵐 ”水上戰鬥/轟炸機。“晴嵐”是專門為搭載於潛艇上而開發的機種,機長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里,有效載荷1800磅。可攜帶800公斤炸彈或17.71英寸(450mm)直徑的空投魚雷。

同時伊-400型的主甲板上有一座115英尺長,直徑 12英尺的機庫,可容納三架折疊的“晴嵐”。“晴嵐”還可以搭載附加油箱和炸彈,執行“敢死”任務。“晴嵐”由愛知公司製造,平時裝載於艇上的耐壓機庫中,浮筒被拆開放置,機翼和尾翼可折疊。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可以在七分鐘內裝備好一架“晴嵐”。

此外,伊400級裝有日本的早期預警雷達 和雷達信號探測器,為了彌補雷達性能的不足,艦橋上還安有特大型的雙筒潛望鏡 。乘員方面,伊-400級起初設計艇員為145人,後來增加為213人,實際作戰中搭載220人。經過訓練的艇員可在45分鐘內完成“晴嵐”的裝配、加油、掛彈和彈射。就當時而言,這艘潛艇還是“擁有改變軍事戰略的攻擊能力”。

日本海軍自20年代末期起,即進行了潛艇攜帶飛機作戰的研究,到二戰期間,世界各國海軍中只有日本海軍的大型潛艇較多攜帶艇載機,執行偵察或校正彈道任務。伊-400型的設計思想萌發於1942年。1942年11月,從潛艇上起飛的一架E14Y1型偵察機,飛臨美設計圖國西海岸俄勒岡州的森林,投擲了兩顆小型燃燒彈。受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軍的“○五”造艦計畫裡加入了總數為18艘的伊-400型潛艇。

但好景不長,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海軍的實力也隨之下降。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廣播了投降詔書,已經到達攻擊位置的三艘潛艇對這個消息很震驚,也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最後戰隊司令決定遵從東京的命令:將潛艇升至海面,掛起黑旗,銷毀了所有資料,發射了所有的魚雷,把全部的艇載機也拋進了大海。8月28日,在本州以東海面,美國海軍接受了伊-400號潛艇的投降。此後,該艇被拖往美國本土進行進一步研究,其中伊-400號被拖至瓦胡島外海自沉,至此這艘日本的大型載機潛水艇也從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投擲了兩顆小型燃燒彈。受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軍的“○五”造艦計畫裡加入了總數為18艘的伊-400型潛艇。

但好景不長,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海軍的實力也隨之下降。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廣播了投降詔書,已經到達攻擊位置的三艘潛艇對這個消息很震驚,也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最後戰隊司令決定遵從東京的命令:將潛艇升至海面,掛起黑旗,銷毀了所有資料,發射了所有的魚雷,把全部的艇載機也拋進了大海。8月28日,在本州以東海面,美國海軍接受了伊-400號潛艇的投降。此後,該艇被拖往美國本土進行進一步研究,其中伊-400號被拖至瓦胡島外海自沉,至此這艘日本的大型載機潛水艇也從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