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一名年輕醫生離世!34歲醫生猝死,車上睡著後再沒醒過來……

11月2日淩晨,寧波市婦兒醫院中西醫科34歲的中醫醫生汪健紅不幸因病猝然離世。噩耗傳來,他的同學、患者從難以置信到深切緬懷。

11月2日淩晨4點多,周小娜醒來,習慣性拿起手機刷一下朋友圈。

這幾天一直在朋友圈曬澳洲旅遊各種幸福照的汪健紅朋友圈,是她一直關注的。不過,這次她看到的不是風景照,而是汪健紅醫生離世的噩耗。她的第一感覺是,這不可能是真的!再一想,今天不是愚人節。她馬上到汪醫生組建的群裡看聊天記錄,

結果證實這是真的!

“心情真的是太太悲痛了!捏著手機,眼睛瞪到天亮!”和周小娜一樣,所有人都不願意相信汪醫生已經離世。

“沉默的大多數”是汪醫生在上海的患者。她告訴記者,“最近幾天一直看他朋友圈旅遊的照片,看到群裡那麼多人看到他回來高興的不得了。他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是,祖國,我們回來了。我看當時是浦東機場。還以為當天要住在上海。結果第二天一看消息就傻了,

一直都不願意相信。”

一切,來得實在太突然了。

11月1日晚上7:51,汪醫生還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簡短的消息“祖國,我們回來了!”地點顯示是在上海浦東機場;4分鐘後,他開始和群友互動,回答問題;

11月1日晚上8:22,他還在群裡和群友互動。有熱心群友在問,

要不要去接他;他回答,不用了,有車接。

11月2日淩晨2:23,汪健紅網名為“麻黃先生”的微信朋友圈發出一條消息——汪醫生因病去世,所有醫療活動取消。

11月2日淩晨3點多,群裡有人發佈噩耗,稱確認汪醫生離世。

“他在車子上睡著後,就再也沒醒來!”11月2號晚上,在汪醫生的老家、海曙橫街大雷村,為他守靈的汪健紅姨媽還原了噩耗發生的經過。

我外甥平時工作一直很忙的,這次終於下決心帶著妻子女兒,

還有岳父母,全家去澳洲旅遊一次。一家人11月2日晚上8點不到回到上海,然後乘坐旅行社安排的車子回家。我外甥坐在副駕駛座上,大家都很累,路上都睡著了。回到寧波,大家去叫醒他,卻發現他已經沒了呼吸。送到第一醫院搶救,也沒救過來。

“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眼淚一直在他的姨媽眼裡打轉,“才工作七八年,老天太殘忍了!”

而據他的一位元初中同學向記者透露,

其實汪醫生的心臟一直不太好。平時一直是自己在用中藥保養的。這次出國,不知道是沒帶藥還是藥吃完了,就發生了意外。

據悉,汪醫生在兒科發熱診療方面有了較大的成績,杭州的患者都慕名趕來找他救治。

@跳跳米:那一年,集士港中醫院,汪醫生學校剛畢業,上身皮夾克,下著牛仔褲,我把病例本交給他……嘴巴經常發出,腿腳冰冰冷,從中學被這病折磨,經過汪醫生治療後,嘴巴再沒有發出,冬天腳也是暖的。看到汪醫生最後一條朋友圈,我不能相信,陽光,有責任心的汪醫生就這麼走了……人生,沒有來日方長……

@ rundown:我出手汗好多年了,夏天特別難受,影響到學習和工作,之前也問過汪醫生,他也沒回答。又有一次他主動提起,還給我開了藥。做成了沖劑類的,吃了10天,好了。可見,他一直記在心上,也一直在學習。很上進很有想法很有耐心。

@普雷斯液壓:汪醫生!汪哥!經常聽到看到你為患者成功治癒疑難雜症、排憂解難,今年十一前重感冒、狂咳不止西藥吃了一星期就是沒有緩解,到你地方就診一次五付中藥感冒就治癒了,後來鼻竇炎發作也是七天中藥,鼻子通暢鼻涕不再倒流。

看到你出國旅遊我也打心底為你高興終於可以去放鬆放鬆,我也時時關注著你的朋友圈,等著你回來了再幫我調理調理身體,可怎麼能等到如此的噩耗,悲痛欲絕,心情無法平靜……

正在英國出差的小阿黃,4年多前經朋友介紹找汪醫生看病。兩人年齡相仿,女兒也一般大小,漸漸就熟絡下來並成為好朋友。有一次兩人在診室聊天中,小阿黃曾對“汪醫生”有三問——

一問:為何把自己搞得如此忙碌,休息也要去別的診所工作,而不多陪陪女兒?

答:我不是把醫生這個職業當養家糊口的工作,而是把它當事業在拼搏,特別是看到一些孩子特別難受,所以我想多做點,這樣患者就可以少受些苦。

二問:為何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答:從小受家庭影響,做醫生可以救死扶傷!

三問:為何小孩感冒咳嗽發熱,很少有人想到用中醫方法?

答:這就是我要宣講中醫知識,建中醫群的目的。觀念轉變很難很慢,但是總要有人去做。

“他真的太累了!”帶著一絲涼意的秋風裡,所有人都在為一位好醫生的不幸離世而悲傷難抑,為他的另一種遠行而萬分不舍!

記者從婦兒醫院瞭解到,11月4日舉行了汪健紅醫生的追悼會,很多患者都自發前來悼念汪醫生,願他一路走好。

轉載自“醫學界”

汪醫生學校剛畢業,上身皮夾克,下著牛仔褲,我把病例本交給他……嘴巴經常發出,腿腳冰冰冷,從中學被這病折磨,經過汪醫生治療後,嘴巴再沒有發出,冬天腳也是暖的。看到汪醫生最後一條朋友圈,我不能相信,陽光,有責任心的汪醫生就這麼走了……人生,沒有來日方長……

@ rundown:我出手汗好多年了,夏天特別難受,影響到學習和工作,之前也問過汪醫生,他也沒回答。又有一次他主動提起,還給我開了藥。做成了沖劑類的,吃了10天,好了。可見,他一直記在心上,也一直在學習。很上進很有想法很有耐心。

@普雷斯液壓:汪醫生!汪哥!經常聽到看到你為患者成功治癒疑難雜症、排憂解難,今年十一前重感冒、狂咳不止西藥吃了一星期就是沒有緩解,到你地方就診一次五付中藥感冒就治癒了,後來鼻竇炎發作也是七天中藥,鼻子通暢鼻涕不再倒流。

看到你出國旅遊我也打心底為你高興終於可以去放鬆放鬆,我也時時關注著你的朋友圈,等著你回來了再幫我調理調理身體,可怎麼能等到如此的噩耗,悲痛欲絕,心情無法平靜……

正在英國出差的小阿黃,4年多前經朋友介紹找汪醫生看病。兩人年齡相仿,女兒也一般大小,漸漸就熟絡下來並成為好朋友。有一次兩人在診室聊天中,小阿黃曾對“汪醫生”有三問——

一問:為何把自己搞得如此忙碌,休息也要去別的診所工作,而不多陪陪女兒?

答:我不是把醫生這個職業當養家糊口的工作,而是把它當事業在拼搏,特別是看到一些孩子特別難受,所以我想多做點,這樣患者就可以少受些苦。

二問:為何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答:從小受家庭影響,做醫生可以救死扶傷!

三問:為何小孩感冒咳嗽發熱,很少有人想到用中醫方法?

答:這就是我要宣講中醫知識,建中醫群的目的。觀念轉變很難很慢,但是總要有人去做。

“他真的太累了!”帶著一絲涼意的秋風裡,所有人都在為一位好醫生的不幸離世而悲傷難抑,為他的另一種遠行而萬分不舍!

記者從婦兒醫院瞭解到,11月4日舉行了汪健紅醫生的追悼會,很多患者都自發前來悼念汪醫生,願他一路走好。

轉載自“醫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