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很多名牌大學留學生都不回國效力?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網友一:

其實你現在很難統計出,到底是回國效力的多,還是留下的多。要是從總體基數上看,大部分留學生是回國了,但要論人才,可能相當一部分留在當地。

但是問題是,現在很多人介於兩者之間,

比如在美國工作幾年,然後回國,但是與美國仍有業務往來。現在互聯網讓很多行業、地域的界限變的模糊,比如我在北京,但是為美國一家公司線上兼職,你說我算回國還是沒回國?

網友二:

真實的場景,是哪裡有機會,哪裡適合自己,

就在哪裡工作或創業,大部分人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現實情況。出國的目的是為了武裝自己,提高自己,而不僅僅是尋找機會,現在就機會而言,國內確實是世界級的,我周圍好幾個德國的博士朋友,都選擇了回北京創業。畢竟機會和環境利於創業者。

如果你說,你就想找份穩定的工作,那麼你可能會選擇留在當地,但那樣的人,應該算不上什麼頂尖人才,或者說對社會的貢獻度相對較小,

那樣的人回國效力和不回國,對一個國家和社會沒什麼影響。

網友三:

講個中學同班同學的事吧。1978年以392分的成績考取南大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82年考取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畢業留所工作,北大在職博士,89年中科院首屆青年科學獎,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傑青。加大柏克利分校訪問學者,在美三年,妻子辭去公職,在美生了個女兒。留美期間,找到了待遇很好的工作。

放棄回國。女兒在京,幼稚園至高中都是讀的國際高中,女兒在波士頓學院學藝術,今年本科畢業繼續研究生深造。他跟我講,幾十年來只要是在所裡,沒有晚上十二點以前睡過覺,都在實驗室,幾十年來沒有積蓄,都用在女兒讀書上了。他妻子抱怨,如當年在美不回來,那生活將是另一個天地。他很欣慰,最近二個女弟子都回國並在北大找到了教職。最近幾年由於國家重視,
他的年收入達到了三四十萬元。

網友四:

周圍有幾個同學出國的,現在回國的有兩個,還在國外的還有三個。他們全部是去的日本,在日本香山大學,岡山大學都讀到了博士。我跟他們聊過,其實他們心裡都想回來,這是國內工作也不是很好找,

他們找工作,一般首選目標是國內的高校,這樣既可以繼續發揮他們的學業專長,中國高校現在的收入,福利也可以的,對國外的一些留學生來說,國內現在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但是因為現在中國留學生人數眾多,其中也不乏眾多高學歷者,國內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崗位。所以說有很多人想回來,但國內沒有合適的位置。還有一些在國外讀博士期間,已經找到了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這種情況要想回來就比較困難了。

網友五:

有能力的和沒有太大能力的都可能回國,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一般不能回國。為什麼呢?很簡單有能力的是尋找更能施展才華的舞臺,只要條件具備,就能回國,沒能力的,只能回國,人家不留,高不成低不就的,有點能力,可以留下,但沒有遠大志向,混個好生活即可滿足,回來也未必成氣候,所以就不回來了。

網友六:

首先得承認國外的生活環境相對國內可能更符合一些人的喜好。其次市場環境下目前國內機會還是很多的,但是拔尖的行業和位置需要的人也有限,有目標和才能的留學生可能會考慮回國後開擴市場,而大多數留學生沒有那麼明確的目標屬於中流,這時候國外和國內相比在國外可能更符合他們的利益選擇。

另外,現在不是20年前了,留學回國人員沒有真才實料,想在國內好單位謀個差事還是很難的,我所在的985高校,我們學院新引進的留學人才,沒有nature,science想都別想。

有了穩定的收入,這種情況要想回來就比較困難了。

網友五:

有能力的和沒有太大能力的都可能回國,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一般不能回國。為什麼呢?很簡單有能力的是尋找更能施展才華的舞臺,只要條件具備,就能回國,沒能力的,只能回國,人家不留,高不成低不就的,有點能力,可以留下,但沒有遠大志向,混個好生活即可滿足,回來也未必成氣候,所以就不回來了。

網友六:

首先得承認國外的生活環境相對國內可能更符合一些人的喜好。其次市場環境下目前國內機會還是很多的,但是拔尖的行業和位置需要的人也有限,有目標和才能的留學生可能會考慮回國後開擴市場,而大多數留學生沒有那麼明確的目標屬於中流,這時候國外和國內相比在國外可能更符合他們的利益選擇。

另外,現在不是20年前了,留學回國人員沒有真才實料,想在國內好單位謀個差事還是很難的,我所在的985高校,我們學院新引進的留學人才,沒有nature,science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