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該給一噸重大勳章!俄羅斯要把看家寶貝給中國

日前,央視放出消息,稱殲-20已經正式列裝,成為中國空軍的正規裝備,而中國空軍也借此成為世界上第二支裝備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的空中力量。

中國人對這件事自然感到興奮,然而有人冷靜得多,不光高度關注這件事,更提出了下一步可能的行動,這就是本來有希望成為第二個裝備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的俄羅斯,也是中國實現軍事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俄羅斯的五代機T-50,現已被正式命名為蘇-57,首次試飛是在2010年1月,比殲-20早了整整一年,這個時間在一種航空器的時間尺度上並不算多長,但世間之事不能一概而論,顯然這次就是一次例外,俄羅斯的戰鬥機研發者們可能是萬萬沒有料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不過現在說什麼也沒用了,殲-20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比蘇-57要強得多,俄羅斯人如果真的想奪回失去的榮耀,恐怕也只能在後續的改進和升級上下功夫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俄羅斯媒體對殲-20表示出了高度的關注,稱殲-20借鑒了美國F-22和俄羅斯米格1.44的部分技術,另外據俄媒稱,殲-20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6.3噸,最大速度為2.5馬赫。

事實上俄羅斯人也的確承認,殲-20因為具有低雷達可探測性,可以劃分為第五代戰機,但還是有薄弱之處,那就是困擾中國航空工業多年的發動機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正是中國航空工業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目前殲-20使用的還是俄制的AL-31發動機,雖然有照片證明國產“太行”發動機已經被裝配在黃皮殲-20上進行試驗,不過終究還是要進行漫長而繁複的測試後才能確定,這期間的過渡顯然AL-31已難堪大任,更有可能改用土星公司的AL-41F型。

這時首次出現俄羅斯向中國出售AL-41F發動機的消息。早在2013年中俄洽談採購蘇-35戰鬥機時,

就有媒體分析中國引進蘇-35的根本目的還是其使用的AL-41F發動機,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些原本用於蘇-35的AL-41F會被安裝在殲-20上。不過連俄羅斯航空工業也認為這事不可能。

俄羅斯人之所以對AL-41F如此“狂妄”,因為這款發動機從設計之初的標準就高於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另外還因為俄羅斯人首次在航空發動機上應用了“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技術,這項技術造就的可360度全方位偏轉的向量噴口技術比F119的二元向量噴口性能更加優越,更難得的是,F-35的發動機F135,其向量噴口也借鑒了俄羅斯的技術。

如果真的按俄羅斯這次所說,AL-41F能夠出口給中國,並安裝在殲-20上,那麼殲-20的性能會立即超越F-22和F-35,這時美國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殲-20研發的渦扇-15發動機“峨眉”已在測試中,預計2020年前後完成研發,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這幾年就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售先進航空發動機的最後時機,否則屆時不但沒了好名聲,還是失去最後賺一筆的機會,可見俄羅斯人在商業方面的天才並不遜于我們。

俄羅斯人之所以對AL-41F如此“狂妄”,因為這款發動機從設計之初的標準就高於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另外還因為俄羅斯人首次在航空發動機上應用了“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技術,這項技術造就的可360度全方位偏轉的向量噴口技術比F119的二元向量噴口性能更加優越,更難得的是,F-35的發動機F135,其向量噴口也借鑒了俄羅斯的技術。

如果真的按俄羅斯這次所說,AL-41F能夠出口給中國,並安裝在殲-20上,那麼殲-20的性能會立即超越F-22和F-35,這時美國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殲-20研發的渦扇-15發動機“峨眉”已在測試中,預計2020年前後完成研發,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這幾年就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售先進航空發動機的最後時機,否則屆時不但沒了好名聲,還是失去最後賺一筆的機會,可見俄羅斯人在商業方面的天才並不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