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天才知道,桴焉鎮鮮明村產這種梨

金秋十月,梨園瓢香。近日,記者從正安縣桴焉鎮瞭解到,李志英自籌資金600多萬元,通過從桴焉鎮鮮明村綠化、雄心、忠心等村民組流轉土地578畝種植沙澧特金果梨,實現年毛收入100萬元。

六個村民小組村民通過土地流轉費及在貴州興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工雙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李志英是正安縣鳳儀城區的居民。80年代末,她初中畢業後就到廣東、福建等地打工,通過10多年打工收入獲得一定的資本後,於2000年初回到家鄉開始創業,在縣工商局註冊成立了貴州興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隨後,通過縣林業局及桴焉鎮的支持,在桴焉鎮鮮明村綠化、雄心、忠心、秀園等村民小組,

流轉108戶的耕地578畝,每畝流轉費前三年土100元、田200元,第三年後田土流轉費一律按每畝300元給付。

據介紹,2012年8月,李志英與朋友們一起通過到桴焉鎮鮮明村考察發現,這個村由於地處邊遠交通不便非常貧困,占絕大多數村民都在外打工,

並且還有許多戶舉家外出,留在村裡的多數是老弱病殘村民,她看在眼中痛在心裡,這個村窮就窮在沒有產業支撐,村民有勞力沒有用武之地,於是,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搞一片梨園基地在那裡,在自己增加收入的同時讓村民通過土地流轉費和打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2013年後,李志英在桴焉鎮原鎮長現任黨委書記駱國勇的幫助下,開始從村民手中流轉耕地。土地流轉過來後,
由於需要用工開工資,為了照顧最貧困的農戶,她把綠化、忠心、雄心等村民組26家貧困戶作為主要用工對象,除按時給付他們土地流轉費外,按每天每人90元給付打工工資並當月兌現,讓他們一年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從而確保了他們的家庭和孩子讀書的經費支出。

據雄心村民組組長陳忠義介紹,鄰近的秀園村民小組村民季太模,全家3口人,是群眾評選出來的精准扶貧戶,2016至2017年,他通過在貴州興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工,每月收入在1800元,再加上每一年給他的土地流轉費2000元,全年總收入23600元。

綠化村民小組村民陳良學,全家2口人,也是一家精准扶貧戶,2017年,他在這個種植場打工月收入1800元,加上土地流轉費500元,全年收入22100元。

……

目前,通過流轉土地和村民就近打工收入,鮮明村雄心、忠心等6個村民小組,戶戶有人在這個種植場打工,家家有持續穩定的經濟收入,9.6公里的組級公路已經硬化到家門口,村民修建了新房子,戶戶喝上了乾淨安全自來水,村民人人笑開顏,全村呈現出一派新農村的景象。(駱書友)

9.6公里的組級公路已經硬化到家門口,村民修建了新房子,戶戶喝上了乾淨安全自來水,村民人人笑開顏,全村呈現出一派新農村的景象。(駱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