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小知識:柳下惠為何不姓柳,下里巴人為什麼不是人?

柳下惠讓人意外的事,莫過於“坐懷不亂”。一堂堂七尺男兒,懷擁妙齡少女,用體溫保護了女子,使她不至於凍死荒郊,自己卻正襟危坐,一夜無眠,為“正人君子”四字,身體力行地作了注解。

我們今天不說正人君子與否,說說柳下惠這個人。柳下惠真的姓柳名下惠嗎?然而,他不姓柳。《辭海》上載:“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時魯國大夫。展氏,名獲,字禽。食邑于柳下(古地名)。私諡惠,故稱。”

這就是說,柳下惠的姓名本來是展獲,或展禽。那麼,後人為什麼稱他柳下惠呢?這是因為格外下惠的封邑在柳下,

又諡號為惠,後人便尊稱他為柳下惠。據《國語•魯語》載,柳下惠曾經批評魯國的執政官臧文仲,說他命國人把海鳥當成神來祭祀,是隨意使用“國之祀典”的行為。臧文仲知錯就改,在柳下惠的批評之下,放棄了草率的祭祀行為,故柳下惠又以講究禮節聞名於世。孟子也十分佩服柳下惠“坐懷不亂”的美德,曾盛讚他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
”柳下惠因此被稱為“和聖”。

然而,柳下惠雖然原本不姓柳,但他卻成了百家姓中“柳”姓的得姓始祖。這樣一番曲折,可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和幽深。而恰是這樣一番曲折,給人漫長的咀嚼與回味,從而產生了文化的美,中國文化之綿長的韻味,

由此可見一斑。

古代文化中,此類容易產生誤會的事例還很多。我曾經在某刊物發表過一篇名曰《一朵花凋謝了一個王朝》的小文,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摩梭人楊二車娜姆以一朵耀眼的大紅花雲鬢斜簪,引來許多異樣的目光,說明現代人對於戴花之好,已經疏離得不那麼容易接受了。但在中國古代,尤其在宋朝,戴花是無論達官顯貴還是下里巴人、女人抑或男人都特別熱衷的事情,

風靡一時。”

我在文章裡,把“下里巴人”一詞當作與“達官顯貴”相對應的人,卻是用錯了,編輯老師當時可能也沒在意,我自己則是根本無知,想當然地如此用了。後來,此文在網上貼出後,一讀者給我留言,指出了錯誤,我趕快去查閱詞典,果然,

我用錯了。

《現代漢語詞典》對“下里巴人”如此解釋:“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歌曲,後來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跟‘陽春白雪’對舉。”我這才知道自己錯了,“下里巴人”並不指“人”。雖然如今也有很多人以“下里巴人”指代自己作為自謙語,說說倒也無傷大雅,但寫到文章中並廣泛傳播,那就不能將錯就錯而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