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是噱頭!千兆寬頻正快速向我們走來!

媒體傳一篇藍鯨TMT的文章,新浪科技和騰訊科技用的標題都是《聯通千兆寬頻就是噱頭貨:比硬碟還快 依舊卡頓》。

文中稱,“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中國聯通推千兆寬頻,這是搞噱頭。如果從技術層面來分析,我們還會發現千兆寬頻接入可謂是陷阱重重”,並提出了三個陷阱:網路設備升級是個坑、網路卡頓仍舊不會改善、上行速率仍舊被限制。

其實,這明顯是個誤解,或者說也是吸引眼球的噱頭——標題黨。

第一,聯通推出寬頻,

並不是只有千兆一個新產品,而是覆蓋從100M~1000M的多款產品,聯通並不早,電信已在多地推,不少民營寬頻已早就在推。這次聯通只不過略微遲了一點,而且全國開發佈會,這樣或可避免4G初期的錯誤。目前電信聯通平均簽約寬頻已接近50M,提供100M以上產品很正常。

第二,設備卡頓並不是問題,升級100M以上寬頻,確實需要換終端,已經更換的使用者都可以理解,而且有的地方的終端還是送的。

至於骨幹網頻寬,對於電信聯通來說,並不是問題,每年骨幹網都在擴容,速度一點不比家庭寬頻慢。至於說,大家一起買火車票時,12306登陸不了,如果內容或服務提供者無動於衷,那電信運營商也沒辦法。12306今年春節就已簽約阿裡雲提升體驗。

第三,至於價格高,怎麼沒人說奢侈品高價呢?價格高了,市場需求弱,自然會調整。目前運營商主推的還是50M@M,且對於一般用戶來說,50M已基本夠用。

運營商如果希望用戶簽約200M以上的頻寬,需給出更充分的理由。

第四,上行頻寬問題。上下行差異定價,這本就是運營商的策略,這也符合大多數家庭用戶的使用特點,下行流量遠大于上行。當然100M頻寬,上行還只有4M的話,是太低了。應該提高到10M以上,或者說上下行配比不應該低於1:10。

對於近幾年快速提速不提價的寬頻服務來說,最應引起關注的不是1000M這樣的產品,而是30M~100M的價格是否偏高,

10M、20M的低價產品是否不應該取消,或者1年以上的合約是否過程,簽3年送3年的促銷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