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為什麼會被罰款,不知道的看過來

乖寶寶:

找了好幾天發票了,很多發票還沒入帳就丟失了,可以白條入帳嗎?

才氣逼人的小編:

不可以!因為這實在是太太太嚴重啦!

小編真的不是想嚇唬大家,不信,你看!

↓↓↓↓↓

案 例

在一次專項檢查中,

大連市地稅局第三稽查局查處了某房地產公司。發現公司在2011年~2013年間,取得了多家勞務公司開具的勞務費發票。稽查局抽取了該公司3年來取得的13張勞務費發票和2張飲食業發票,經專業鑒定,這些發票全為假髮票。

除此之外,還發現大量勞務費支出和其他費用支出以白條入帳。在檢查組人員的講解和鐵證面前,該公司財務經理承認,截至2013年,公司以白條入帳金額達約1800萬元。

大連地稅第三稽查局依法對該公司進行了處理處罰,追繳稅款、加征滯納金、處罰款合計265.7萬元。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白條”是什麼?

↓↓↓↓↓

所謂白條,財務上指非正式單據,指不符合正規憑證要求的發貨票和收付款項證據,以逃避監督或偷漏稅款的一種舞弊手段。

如報銷時不合規的單據,替代現金的欠條等。

如果企業以收款收據等“白條”而不是發票入帳,收款方就可以把這部分收入隱瞞而不申報納稅,致使國家稅款流失。之所以限制“白條”入帳,就是因為“白條入帳”危害稅收征管,可能導致企業少列收入,多列成本,偷逃稅款。

現在交易手段完善,大都具備取得正式發票的條件,但也還存在許多取不到發票的情況。

“白條”入帳的常見業務有以下4種

1、個人行為

2、企業的零星無票行為

比如打的費、零星工程費用、臨時工費、小額維修費等的費用單價比較小,有的可能才幾塊錢,因此很多都是沒有票據的。

3、公司內部的無票行為

比如一個稍大點的企業可能公司有自己的內部食堂,這個食堂可能耗費的一部分費用是供企業員工福利,還有一部分可能是作為業務招待耗費掉,因此這部分不可能有票據,

很可能就是白條入帳。

4、企業發生大額業務行為

企業發生大額業務行為,需要開具發票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未取得發票的。

白條入帳存在很大的納稅風險,雖然各地稅局對於白條的處理各不相同,執法尺度寬嚴有別,但如果嚴格按照法規執行,企業將損失慘重!

3條法規向你闡述白條入帳的風險

↓↓↓↓↓

1、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白條入帳可以適用上述條款受到處罰。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

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白條入帳無法證明支出的合理性,導致不能稅前扣除。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稅收征管法規定,單位、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定開具、使用、取得發票。

白條入帳違反了上述規定,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企業以“白條”入帳首先不符合會計法規的規定,也不符合發票管理的規定,屬於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違法行為,相應的成本、費用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實務中,財務人員該如何把握 ?

↓↓↓↓↓

一定要按規定開具發票並使用發票!實際工作中,很多經濟業務無法取得發票,只能取得收據,怎麼辦?

收據也是收付款憑證,收據可以分為內部收據和外部收據。外部收據又分為稅務部門監製、財政部門監製、部隊收據三種。

① 內部收據是單位內部的自製憑據,用於單位內部發生的業務,如材料內部調撥、收取員工押金、退還多餘出差借款等等。這時的內部自製收據是合法的憑據,可以作為成本費用入帳。

② 單位之間發生業務往來,收款方在收款以後不需納稅的,收款方就可開具稅務部門監製的收據,如收到下屬單位歸還的借款,因為收到借款不存在納稅義務,所以可以向下屬單位開具稅務局監製的收據。

③ 行政、事業單位發生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可以使用財政部門監製的收據。如防疫站收取防疫費,環保局收取環保費等等,都可以使用財政部門監製的收費收據作為合法的費用憑據。

④ 單位與部隊之間發生業務往來,按照規定不需納稅的,可以使用部隊監製的收據,這種收據也是合法的憑據,可以入帳。

PS: 除了上述幾種收據外,單位或個人在收付款時使用的其他自製收據屬於白條,是不能作為憑據入帳的。

財務人員應把好會計核算的第一關,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對原始憑證進行嚴格審核,注意儘量減少“白條”入帳,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零容忍,有權不予接受。

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白條入帳無法證明支出的合理性,導致不能稅前扣除。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稅收征管法規定,單位、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定開具、使用、取得發票。

白條入帳違反了上述規定,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企業以“白條”入帳首先不符合會計法規的規定,也不符合發票管理的規定,屬於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違法行為,相應的成本、費用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實務中,財務人員該如何把握 ?

↓↓↓↓↓

一定要按規定開具發票並使用發票!實際工作中,很多經濟業務無法取得發票,只能取得收據,怎麼辦?

收據也是收付款憑證,收據可以分為內部收據和外部收據。外部收據又分為稅務部門監製、財政部門監製、部隊收據三種。

① 內部收據是單位內部的自製憑據,用於單位內部發生的業務,如材料內部調撥、收取員工押金、退還多餘出差借款等等。這時的內部自製收據是合法的憑據,可以作為成本費用入帳。

② 單位之間發生業務往來,收款方在收款以後不需納稅的,收款方就可開具稅務部門監製的收據,如收到下屬單位歸還的借款,因為收到借款不存在納稅義務,所以可以向下屬單位開具稅務局監製的收據。

③ 行政、事業單位發生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可以使用財政部門監製的收據。如防疫站收取防疫費,環保局收取環保費等等,都可以使用財政部門監製的收費收據作為合法的費用憑據。

④ 單位與部隊之間發生業務往來,按照規定不需納稅的,可以使用部隊監製的收據,這種收據也是合法的憑據,可以入帳。

PS: 除了上述幾種收據外,單位或個人在收付款時使用的其他自製收據屬於白條,是不能作為憑據入帳的。

財務人員應把好會計核算的第一關,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對原始憑證進行嚴格審核,注意儘量減少“白條”入帳,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零容忍,有權不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