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民歌俚曲”是怎麼演變的?

胡代的雜曲、俗曲即民歌相當發達,其中最著名者當數“吳歇”與“粵歌”。明人田汝成說:“吳歌催蘇州為佳,杭人近有作者,往往得詩人之體。”[]所謂的“得詩人之體”,即指歌中有賦、比、興等形式,

顯然與文人參與民散的創作有關。

假如說吳歌多為市民文化的產物,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明代江南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那麼粵歌則以民族、土俗為其待性。屈大均說:“粵俗好歌,凡有吉慶,必唱歌以為歡樂,……辭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葉,以催言土音襯貼之。

民歌俚曲有其自己發展變遷的歷程。元人小令,起初行于燕、趙等地,其後浸淫日盛。自宣德、正統、成化、弘治以後,中原開始流行《鎖南枝》、《傍妝台》《山坡羊》等小令。當時流傳的“泥捏人”、“鞋打卦”及“熬裝器”三圓,即為上述三牌名之冠。

此後,又出現了《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然流行程度還是無法達到上述三曲的盛況。嘉靖、隆慶年間,民間又興起《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幹荷葉》、《粉紅蓮》、《桐城歌》等歌曲,從兩准以至江南,十分流行,不過其形式已漸與詞曲相遠,不過描寫淫燃情態,略具抑揚而已。萬曆以後,

又出現了《打棗竿》、《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路相似。

此二曲在民間的影響極大,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貴賤,人人習之,也人人喜聽,以致刊佈成鐵,舉世傳誦,沁人心腑。《山坡羊》一曲在南北詞中均有此名,尤以北方為盛。據說,《愛數落》、《山坡羊》二曲,其曲調傳自宣化、大同、遼東三鎮。

京師妓☆禁☆女,慣以此充弦索北調。言語雖然“穢套鄙淺”,但羈人遊婿,“嗜之尤深”。

在南京,裡巷童播婦溫所喜聞的民歌,起初只有《傍妝台》、《駐雲飛》、《耍孩兒》、《皂羅袍》、《西江月》諸小令,其後又出現了《河西六娘子》、《鬧五更》、《山坡羊》,到最後才流行《打棗竿》、《掛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