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背後:崛起的電競轉播

體育大生意第1248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資訊平臺

本文作者:馬蓮紅

體育大生意記者

11月4日下午的鳥巢,4萬多人的看臺座無虛席,現場熱血沸騰。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開幕式現場巨大的三面大屏上,橫空劃過一條氣勢磅礴的遠古巨龍落到舞臺中間,與真實的舞臺完美融合,令現場所有觀眾驚呼不已。這個AR(增強現實技術)在轉播中的應用,也令國內所有的電視人驚歎不已。

這是“英雄聯盟”走到第7個年頭的“S7全球總決賽”。

與這個遊戲在全球市場地位相呼應的,是他們在總決賽現場高科技場面的宏大呈現。這一條虛擬巨龍,從直觀上體現出高品質IP遊戲電競轉播和國內普通電競轉播的巨大差距。

相比現場的熱鬧非凡,鳥巢入場通道門口的電視轉播區內卻是另外一種嚴肅。在這片小區域裡,滿滿當當的擺放著六套不同的轉播系統,另外還有一個專門製作AR(增強現實)的節目包裝車,三個衛星車,

和無縫切換的雙發電機以及“備份又備份”的發電機。

▼信號製作轉播區

來自美國、歐洲、巴西、韓國和中國的五位導播按照自己國家觀眾的需求,製作出5種不同版本的節目信號,通過衛星及網路傳送到全球各地。這個小區域成了多國部隊的大本營,

而這條瘋傳在電視轉播行業朋友圈的巨龍也就是從這裡製作出來的。

“從技術投入上講,我得說電競轉播確實超過我們傳統電視人的想像。今年一月,剛開始拿到S7的轉播需求描述時,我會覺得‘天哪,太誇張了吧,他們是故意想把這個行業做得壁壘很高,不想讓普通人介入嗎?’”但實際上隨著我們這一年從最初的籌畫到後期執行,到現在我會說項目中所用到的每一個設備和每一個人,

都並不存在故意的冗餘。英雄聯盟全球在遊戲世界裡的地位相當於NBA之於體育,它的總決賽確確實實是需要這樣的轉播體量。也只有這個體量的轉播,才能夠服務好這麼一個全球化的、能夠容納全球同時線上觀看人數9000萬的電競賽事”。

動視嘉能創始人熊偉齡回憶起參與這個專案轉播工作的前前後後,充滿了對英雄聯盟S7總決賽這個電競運行體系的由衷感歎。

這個美國人主導的運行體系有太多和傳統電視行業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動視嘉能”,一家在業內以精、專和跨文化融合著稱的轉播製作公司,在這長達十個月的籌備和實施時間裡,也經歷了起起落落的跨行業衝擊和跨文化衝擊。

▼中外團隊一起工作

這次全球總決賽歷時近兩個月,從陰雨綿綿的武漢開始一個月之後,又在接下來的兩周轉戰于廣州和上海,最終進入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進行氣勢如虹的總決賽。遊戲製作公司“拳頭”總部位於美國,雖被騰訊全資收購但是仍然保持獨立運行。他們當中不少人從未來過中國,在這次的全球總決賽中帶來了很多海外的合作夥伴,無論是AR設計(巨龍的設計)、燈光、音響、賽事全套通話等等,還是搭建團隊和後勤運行團隊,這些合作夥伴裡,只有動視嘉能是唯一的中國公司,提供全套轉播製作服務。

“第一次去到美國拳頭總部開會,以為會是一個巨大的長條桌,電視投影,大家西裝革履。我還專門理了一個發,穿了一件襯衫。結果到了辦公室傻眼了。他們屋裡的主色調是全黑的,大家三三兩兩的聚成一小堆,三天的技術研討會裡一半人坐在桌子上。”劉振釗回憶起參加拳頭總部的技術研討會的情形,感觸最深的還是美國遊戲行業年輕人們的隨意和創造力。劉振釗在傳統電視領域裡工作了七年,雖然自己也不到30歲,但是仍然沒想到美國拳頭公司裡的人更年輕。

就是這一群年輕人,聘請了來自全球各行各業的專家,大膽的啟用各種創意並努力嘗試各種最新的技術手段,帶著全球總決賽一路向前,旨在讓LOL成為體驗最好的遊戲。這是一個高品質的遊戲IP在資本介入後,一路快車道前行,並帶動行業發展的典型故事。這個故事的篇章書寫,不能保證處處完美,但是它螺旋式上升的屬性,帶給其間各個環節的都是無限進步的空間。電競轉播處於這個活力的大體系裡,也走到了行業的最前沿,從而快速跨過常規轉播手段,直奔技術頂尖領域。

▼信號轉播車內工作現場

電競轉播在一般觀眾看來很簡單,競賽流程單一,選手坐著不動,和體育比賽的複雜程度幾乎不能相比。但實際情況則是另外一回事。這是一個很大規模、多系統的製作。一場電競比賽的播出分為兩大塊,一塊叫做OB視角也稱上帝視角,是基於遊戲伺服器對遊戲畫面的選擇呈現,這一部分是由遊戲製作公司的遊戲專家在電腦上切換的。另一塊是對現場過程和選手表現的呈現。這一部分是和傳統電視轉播緊密關聯的。但是與傳統電視轉播的區別是,由於電競轉播是以網路平臺播出為主,因此沒有了傳統電視製作播出格式的限制。為了讓觀眾看到更好的現場效果,更加清晰流暢的畫面,這次轉播採用全程無格式轉換的1080p格式的全流程製作,並且採用NTSC制式。這也是國內首次如此大規模的1080p全流程製作,對技術設備和工程實施都是很大的考驗。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S7轉播所需設備級別之高,也是刷新國內轉播行業的。例如轉播所用的5M/E製作切換台是全球最高級別也是規模最大的,幾乎切換檯面板的每一個按鍵都提前編寫了腳本巨集命令,這樣導播按下一個按鍵就是一個預設好的畫面切換方式。

在電視轉播領域裡,遠端製作和自動化操作還處在一個有爭議的探索階段。而基於IT和互聯網本身的屬性上,電競轉播比傳統製作更容易實現遠端和自動化製作。電競是這個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也因為這樣的互聯網基因,註定了電競跟傳統的體育轉播會有差別。

電競比賽現場需要同時跟很多的粉絲、偶像或者意見領袖去做線上互動。社交媒體的介面也非常多。它能夠同時把社交媒體的入口投放在現場大屏上。而這些是體育轉播裡還不能全都照顧到的。在這方面電競已經做得非常好,在武漢、廣州、上海到北京的四個城市裡,幾乎總是坐無虛席,場內外互動頻繁熱烈。

▼多角度呈現比賽現場和社交媒體互動

在英雄聯盟總決賽進入鳥巢之前,電競以及相應的電競轉播尚在傳統電視人視野之外。今年電競加入亞運會和“被奧組委承認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這兩件事情,對於傳統電視人都是一個不小的震動。總決賽揮師鳥巢進行全球直播,也引來不少傳統電視人的關注。

在鳥巢總決賽中,無論機位數量、包裝呈現還是信號分發等技術細節水準,均超過了國內傳統電視轉播。比賽現場一共設置了30多個機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巨龍製作的兩根14米AR搖臂; 以及專門從歐洲請來的Spidercam新版,可以提供運動資料讀取給到AR製作引擎。

“我們不僅是參與,而且從整個轉播設計階段就一直在提出從細節到系統的意見,最終以我們的專業在多方面說服了美國人接受我們的意見。舉個小的例子,這個掛在鳥巢的Spidercam,其實是我們提出來推薦給美國拳頭公司使用的。我們告訴他們,在我們自己的業務拓展過程中接觸到了伸縮搖臂和三維索道這些複雜運動類型的特種設備都可以開始提供運動資料跟蹤。我們今年夏天在為騰訊視頻製作”明日之子“的綜藝節目過程中,已經清楚的瞭解了這類複雜運動資料讀取的道理。並有了較為豐富的直播使用經驗。我們把自己在國內製作節目的短視頻發給美國人,他們也覺得贊。三個月之後,他們確定了鳥巢使用Spidercam做AR的方案,並確定由我們來提供服務。“

黃衛在整個專案裡負責整體運行協調。他進入到傳統電視領域時還只是一個邊緣部門的工作人員,十年下來做過幾次奧運會和不少大型賽事,英語已經十分流利。他上一次在鳥巢工作還是2015年田徑世錦賽,負責引入奧地利的一套二維吊掛攝像機,掛在了鳥巢100米田徑賽道上方,見證了吊掛攝像機追逐博爾特百米跑的全部過程。“國內還在初步的探討AR在節目中的應用,電競轉播已經直奔高端而去。這次總決賽用的AR技術團隊來自全球不同的好幾個公司。”

▼賽場上空帶資料跟蹤能力的三維吊掛攝像機

動視核心團隊的每個人都具有雙語能力和國際項目工作經歷,使得這家公司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其實這一切的積累都來自十年前北京奧運會帶來的行業衝擊。2005年成立的北京奧運轉播公司BOB,在圓滿完成奧運會轉播的同時,也為中國留下了寶貴的奧運遺產。那個時期的奧運電視轉播,體現了行業裡最高的技術手段和理念革新,給彼時的國人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傳統體育轉播,尤其是奧運會轉播,在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未來,都是轉播技術革新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回想起這段影響一生的經歷,熊偉齡感慨頗多,如今動視的成員不少都是BOB以前的同事,專案管理方式也借鑒了奧運會轉播的管理方式。

除了英雄聯盟S7全球總決賽,動視此前還轉播過2016年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參與了2017年天津全運會以及今夏熱門網綜節目《明日之子》等大型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成立還不滿兩年的新公司,做的案例都是行業熱點,每一個項目都有很多跨界和創新成分。

“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點是奧運遺產,借助的是電競轉播領域裡已經很成熟的技術理念。我希望我們最大的價值是把這些知識傳播到中國市場。”王進是這樣給每一位來參觀的前輩介紹動視團隊的想法。和熊偉齡一樣從BOB之後一路做過不少國際賽事,王進有著對細節獨到的堅持,也因此對團隊運行管理更為細緻耐心。

技術的革新在資金的驅動下日新月異,但是最終現實落地的過程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在電競轉播中,需要的是電視人和遊戲人都跨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適應對方行業的特點和客觀需求。遊戲人擅長使用動畫渲染引擎,自會把AR做的震撼逼真。而電視人擅長使用鏡頭語言,才能將龍的飛行過程準確的表現出來。遊戲人希望儘快實現電競製作的高度自動化和IP遠端製作(實際上已經在這樣做),而傳統電視人仍然希望能夠有走心的藝術創新呈現。這些跨界和融合的過程,體現出這個時代的科技特徵。跨界與融合,是對每個人知識邊界的挑戰,這種挑戰,實際上在傳統電視領域裡也從未停止過。

這次全球總決賽歷時近兩個月,從陰雨綿綿的武漢開始一個月之後,又在接下來的兩周轉戰于廣州和上海,最終進入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進行氣勢如虹的總決賽。遊戲製作公司“拳頭”總部位於美國,雖被騰訊全資收購但是仍然保持獨立運行。他們當中不少人從未來過中國,在這次的全球總決賽中帶來了很多海外的合作夥伴,無論是AR設計(巨龍的設計)、燈光、音響、賽事全套通話等等,還是搭建團隊和後勤運行團隊,這些合作夥伴裡,只有動視嘉能是唯一的中國公司,提供全套轉播製作服務。

“第一次去到美國拳頭總部開會,以為會是一個巨大的長條桌,電視投影,大家西裝革履。我還專門理了一個發,穿了一件襯衫。結果到了辦公室傻眼了。他們屋裡的主色調是全黑的,大家三三兩兩的聚成一小堆,三天的技術研討會裡一半人坐在桌子上。”劉振釗回憶起參加拳頭總部的技術研討會的情形,感觸最深的還是美國遊戲行業年輕人們的隨意和創造力。劉振釗在傳統電視領域裡工作了七年,雖然自己也不到30歲,但是仍然沒想到美國拳頭公司裡的人更年輕。

就是這一群年輕人,聘請了來自全球各行各業的專家,大膽的啟用各種創意並努力嘗試各種最新的技術手段,帶著全球總決賽一路向前,旨在讓LOL成為體驗最好的遊戲。這是一個高品質的遊戲IP在資本介入後,一路快車道前行,並帶動行業發展的典型故事。這個故事的篇章書寫,不能保證處處完美,但是它螺旋式上升的屬性,帶給其間各個環節的都是無限進步的空間。電競轉播處於這個活力的大體系裡,也走到了行業的最前沿,從而快速跨過常規轉播手段,直奔技術頂尖領域。

▼信號轉播車內工作現場

電競轉播在一般觀眾看來很簡單,競賽流程單一,選手坐著不動,和體育比賽的複雜程度幾乎不能相比。但實際情況則是另外一回事。這是一個很大規模、多系統的製作。一場電競比賽的播出分為兩大塊,一塊叫做OB視角也稱上帝視角,是基於遊戲伺服器對遊戲畫面的選擇呈現,這一部分是由遊戲製作公司的遊戲專家在電腦上切換的。另一塊是對現場過程和選手表現的呈現。這一部分是和傳統電視轉播緊密關聯的。但是與傳統電視轉播的區別是,由於電競轉播是以網路平臺播出為主,因此沒有了傳統電視製作播出格式的限制。為了讓觀眾看到更好的現場效果,更加清晰流暢的畫面,這次轉播採用全程無格式轉換的1080p格式的全流程製作,並且採用NTSC制式。這也是國內首次如此大規模的1080p全流程製作,對技術設備和工程實施都是很大的考驗。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S7轉播所需設備級別之高,也是刷新國內轉播行業的。例如轉播所用的5M/E製作切換台是全球最高級別也是規模最大的,幾乎切換檯面板的每一個按鍵都提前編寫了腳本巨集命令,這樣導播按下一個按鍵就是一個預設好的畫面切換方式。

在電視轉播領域裡,遠端製作和自動化操作還處在一個有爭議的探索階段。而基於IT和互聯網本身的屬性上,電競轉播比傳統製作更容易實現遠端和自動化製作。電競是這個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也因為這樣的互聯網基因,註定了電競跟傳統的體育轉播會有差別。

電競比賽現場需要同時跟很多的粉絲、偶像或者意見領袖去做線上互動。社交媒體的介面也非常多。它能夠同時把社交媒體的入口投放在現場大屏上。而這些是體育轉播裡還不能全都照顧到的。在這方面電競已經做得非常好,在武漢、廣州、上海到北京的四個城市裡,幾乎總是坐無虛席,場內外互動頻繁熱烈。

▼多角度呈現比賽現場和社交媒體互動

在英雄聯盟總決賽進入鳥巢之前,電競以及相應的電競轉播尚在傳統電視人視野之外。今年電競加入亞運會和“被奧組委承認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這兩件事情,對於傳統電視人都是一個不小的震動。總決賽揮師鳥巢進行全球直播,也引來不少傳統電視人的關注。

在鳥巢總決賽中,無論機位數量、包裝呈現還是信號分發等技術細節水準,均超過了國內傳統電視轉播。比賽現場一共設置了30多個機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巨龍製作的兩根14米AR搖臂; 以及專門從歐洲請來的Spidercam新版,可以提供運動資料讀取給到AR製作引擎。

“我們不僅是參與,而且從整個轉播設計階段就一直在提出從細節到系統的意見,最終以我們的專業在多方面說服了美國人接受我們的意見。舉個小的例子,這個掛在鳥巢的Spidercam,其實是我們提出來推薦給美國拳頭公司使用的。我們告訴他們,在我們自己的業務拓展過程中接觸到了伸縮搖臂和三維索道這些複雜運動類型的特種設備都可以開始提供運動資料跟蹤。我們今年夏天在為騰訊視頻製作”明日之子“的綜藝節目過程中,已經清楚的瞭解了這類複雜運動資料讀取的道理。並有了較為豐富的直播使用經驗。我們把自己在國內製作節目的短視頻發給美國人,他們也覺得贊。三個月之後,他們確定了鳥巢使用Spidercam做AR的方案,並確定由我們來提供服務。“

黃衛在整個專案裡負責整體運行協調。他進入到傳統電視領域時還只是一個邊緣部門的工作人員,十年下來做過幾次奧運會和不少大型賽事,英語已經十分流利。他上一次在鳥巢工作還是2015年田徑世錦賽,負責引入奧地利的一套二維吊掛攝像機,掛在了鳥巢100米田徑賽道上方,見證了吊掛攝像機追逐博爾特百米跑的全部過程。“國內還在初步的探討AR在節目中的應用,電競轉播已經直奔高端而去。這次總決賽用的AR技術團隊來自全球不同的好幾個公司。”

▼賽場上空帶資料跟蹤能力的三維吊掛攝像機

動視核心團隊的每個人都具有雙語能力和國際項目工作經歷,使得這家公司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其實這一切的積累都來自十年前北京奧運會帶來的行業衝擊。2005年成立的北京奧運轉播公司BOB,在圓滿完成奧運會轉播的同時,也為中國留下了寶貴的奧運遺產。那個時期的奧運電視轉播,體現了行業裡最高的技術手段和理念革新,給彼時的國人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傳統體育轉播,尤其是奧運會轉播,在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未來,都是轉播技術革新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回想起這段影響一生的經歷,熊偉齡感慨頗多,如今動視的成員不少都是BOB以前的同事,專案管理方式也借鑒了奧運會轉播的管理方式。

除了英雄聯盟S7全球總決賽,動視此前還轉播過2016年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參與了2017年天津全運會以及今夏熱門網綜節目《明日之子》等大型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成立還不滿兩年的新公司,做的案例都是行業熱點,每一個項目都有很多跨界和創新成分。

“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點是奧運遺產,借助的是電競轉播領域裡已經很成熟的技術理念。我希望我們最大的價值是把這些知識傳播到中國市場。”王進是這樣給每一位來參觀的前輩介紹動視團隊的想法。和熊偉齡一樣從BOB之後一路做過不少國際賽事,王進有著對細節獨到的堅持,也因此對團隊運行管理更為細緻耐心。

技術的革新在資金的驅動下日新月異,但是最終現實落地的過程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在電競轉播中,需要的是電視人和遊戲人都跨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適應對方行業的特點和客觀需求。遊戲人擅長使用動畫渲染引擎,自會把AR做的震撼逼真。而電視人擅長使用鏡頭語言,才能將龍的飛行過程準確的表現出來。遊戲人希望儘快實現電競製作的高度自動化和IP遠端製作(實際上已經在這樣做),而傳統電視人仍然希望能夠有走心的藝術創新呈現。這些跨界和融合的過程,體現出這個時代的科技特徵。跨界與融合,是對每個人知識邊界的挑戰,這種挑戰,實際上在傳統電視領域裡也從未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