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一種“剁手”叫人生贏家:雙11最牛拍賣來了

它是大清帝國,兩代帝王,兩位親王,四位高僧,百名官員,

千名工匠,打造出來的雕版漢文大藏經最後的華章。它有724函,7169卷,79036塊經版;它經歷了二百七十多年世事滄桑,至今猶存69410塊經版。它是北京市文物局《清敕修大藏經》保護專案的一部分,它是《清敕修大藏經》原經版最後一次絕版刷印的稀世孤品,它是增長智慧、祈福消災、開運延壽的佛門珍寶。它稀有,每函只有200套。你沒有看錯,雙11,它將出現在阿裡旗下拍賣平臺“國寶典藏乾隆大藏經專場”,
有一種“剁手”叫人生贏家,有一種珍藏叫觸摸“國寶”,有一種“凱旋”叫感沐佛光。

《清敕修大藏經》:官方出品,皇家品質

《清敕修大藏經》又名《清藏》、《龍藏》或《乾隆大藏經》,是一部清代官版大藏經(最後一部官版),也是中國唯一一部經版保存最完整的大藏經。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命王公大臣、漢僧及喇嘛一百三十餘人,廣集經本,校勘編稿,于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由和碩莊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及賢良寺住持超聖等主持。

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開雕,乾隆三年(1738年)竣工。全藏以“千字文”編號,自“天”字起至“機”字止,共724函,每函10卷,共7240卷,雕成經版79036塊。

《清敕修大藏經》於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刊成後,次年即刷印了約100部,頒賜給京內外各寺院入藏。

清代皇家真土豪:一兩白銀一塊經版

《清敕修大藏經》經版都是精挑細選的梨木。梨木因為質地堅硬細膩、不易變形,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平面木雕工藝首選的雕刻材料。

《乾隆大藏經》因為是皇家出資,用料更為講究,每塊經版必須是獨版,不能拼接,而且版面上絕對不能有疤痕、腫癤。當時一塊經版,買一塊梨木版是三錢白銀,刻一塊經版是7錢白銀。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兩白銀一塊經版,這是直接成本。管理還有這些運營,包括刷龍藏的紙都不在這裡面,只是刻經版一共用了8萬多兩白銀。79036經版,不包括目錄和簽,
它每個經還有提簽,那簽是單刻版的。所以合起來大概就是正好是一兩白銀一塊經版。

保護性重刷:絕版刷印,極為稀少

因清末至新中國成立期間時局動盪,所以大部分藏經已毀壞或散佚,現存世量極為稀少。

《清敕修大藏經》經過二百七十年變遷,經版佚失近萬塊,現存69410塊,其中20%以上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亟需修復保護。2009年北京市文物局決定啟動《清敕修大藏經》保護專案,

保護內容包括徹底改善經版存放環境、對經版實施科學保護、建立大藏經數位化檔案、重新刷印出版等。

因修復經版工程耗用資金量龐大,故決定前期刷印部分經、咒、論共計一百三十三部,六十七函,由國家圖書館監製、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發行,以邊刷印邊流通的方式回收資金,再利用到中後期的經版修復工程中,避免此盛事由於資金問題擱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修《清敕修大藏經》將是最後一次的絕版刷印,且刷印數量極為稀少,每函僅200套。刷印完成後,所有經版將封存入庫,由國家作為文物收藏。

手工製作: 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延續和傳承

此次出版發行《清敕修大藏經》全部是用原版手工刷印完成,裝幀全部按照故宮舊藏乾隆印本的傳統工藝做法進行裝幀。僅裝訂就有十一道工序,包括;裁切、過針、折頁、吹配、齊欄、點粘、壓力定型、光邊,然後是上護板、貼簽和裝函套等。

剁手党的光榮時刻:用虔誠的心,感沐瀚海佛光

經,就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佛教經書,這就是佛教三寶中的法寶,《金剛經》上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所以經典是佛的法身所在處。閱讀經書、恭敬經書,都可以啟發無限的智慧。《清敕修大藏經》,即將登陸今年的雙11淘寶拍賣會,佛光普照,消災延壽,開運培福,讓我們凝神靜氣,用虔誠的心,趕赴這場殊勝光榮的“剁手”之旅,你會用眼睛觸摸到稀世重寶,用心靈感沐到瀚海佛光。

此次重修《清敕修大藏經》將是最後一次的絕版刷印,且刷印數量極為稀少,每函僅200套。刷印完成後,所有經版將封存入庫,由國家作為文物收藏。

手工製作: 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延續和傳承

此次出版發行《清敕修大藏經》全部是用原版手工刷印完成,裝幀全部按照故宮舊藏乾隆印本的傳統工藝做法進行裝幀。僅裝訂就有十一道工序,包括;裁切、過針、折頁、吹配、齊欄、點粘、壓力定型、光邊,然後是上護板、貼簽和裝函套等。

剁手党的光榮時刻:用虔誠的心,感沐瀚海佛光

經,就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佛教經書,這就是佛教三寶中的法寶,《金剛經》上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所以經典是佛的法身所在處。閱讀經書、恭敬經書,都可以啟發無限的智慧。《清敕修大藏經》,即將登陸今年的雙11淘寶拍賣會,佛光普照,消災延壽,開運培福,讓我們凝神靜氣,用虔誠的心,趕赴這場殊勝光榮的“剁手”之旅,你會用眼睛觸摸到稀世重寶,用心靈感沐到瀚海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