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人,一個時代——記3月30日星期四人文講座趙冬梅老師講座

時代造就人,人改變時代。

為了拓展大學生人文方面知識,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開拓我校學生的求學視野並且渲染我校人文氛圍,文法學院星期四人文講座每期邀請名家名師為我校學生帶來精彩紛呈的講座。

3月30日晚七點,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特邀主講人趙冬梅老師受邀為同學們帶來為“司馬光和他的時代”的主題講座。

講座正式開始,趙冬梅老師在主持人介紹後落座並親切地與同學們問好。

趙老師的聲音語態溫柔親和幽默卻不失沉穩,語調一低一揚之間為我們細細講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司馬光的個人歷史故事。從少年到暮年,趙老師言及司馬光其人光明磊落勇於赴義的人格特質,重視秩序的思想主張和反對新法政途鼓勵的仕途多舛,將在座師生皆帶入宋代歷史的光影之中。在講到司馬光為人一生堅守“誠”時,趙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少有人知的小故事。
青核桃殼硬難剝,司馬光捧著僕下辛苦剝出的青核桃至父親處,說是自己親手剝的討父親歡喜,卻遭到父親嚴厲斥責其不誠實。年少的司馬光於此學得為人實誠的重要性,此生不再撒謊欺瞞。趙老師惟妙惟肖地講述,仿佛為我們繪出一副歷史畫卷,將我們對司馬相公的理解又帶上一級臺階。

趙冬梅老師秉持著“講一個人的故事,也要透過這個人講述他所處的時代”的史學理念,

在講述了司馬光本人之後,進一步與我們憶起了“華夏文明的巔峰時期”——宋朝。講到宋朝,趙老師提出了兩制度、四皇帝的關鍵字。在宋朝得到發展完善的科舉制不僅改進提出了科學的考試技術和制度,還為大量民間有才之士提供了入仕的途徑。在介紹司馬光在仕時四位皇帝時,趙老師直言最為人痛心憐憫的便是宋英宗,英宗一生不曾見過生母,
一生不得仁宗及太后承認,身負如此壓力,他著實難有一番偉業成就。趙冬梅老師在講解宋朝皇帝與朝政的同時,也為我們講明瞭宋朝國家所面臨的“三冗兩積”的難題,讓我們在回味過往歷史及其意義的同時,也對新法改革失敗朝代衰落這一問題不斷思索探究。

演講部分結束,在之後的互動解答環節中,兩位男同學迫不及待舉手提問。趙冬梅老師認真地聽完問題之後,

首先表示出對同學提問的肯定,而後細緻專注地為其解答,一一解除同學們的困惑。互動結束,同學們一一離場,趙冬梅老師與文法學院各老師合影留念,並為星期四人文講座留言簽名。至此,講座內容全部結束。

輕言細語之間時而言及自身經歷,時而幽默詼諧娓娓道來,趙冬梅老師在本周的星期四人文講座中為學生們細細講述了歷史名家司馬光及其時代的故事,讓同學們在溫習了知識中已知的司馬光之外,進一步認知了他的政治生涯和宋朝歷史,讓同學們又一次獲益匪淺。

文法學院星期四人文講座,作為大學素質教育的金牌活動,堅持嚴謹認真地一次次邀請名家到場,一次次準備精彩主題,至今已有222期優秀講座。這一次次的優秀演講正逐步實現其培養北科人文氣息,營造良好人文氛圍的初衷。

讓同學們在溫習了知識中已知的司馬光之外,進一步認知了他的政治生涯和宋朝歷史,讓同學們又一次獲益匪淺。

文法學院星期四人文講座,作為大學素質教育的金牌活動,堅持嚴謹認真地一次次邀請名家到場,一次次準備精彩主題,至今已有222期優秀講座。這一次次的優秀演講正逐步實現其培養北科人文氣息,營造良好人文氛圍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