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島國這叫獸,用肉身讓你看懂日本男女

對於2016年的《新哥斯拉》,如果你想要傳統好萊塢式的熱血、恐怖、痛哭流涕,可能會有種一拳打空的感覺。

但如果你能先放下所有對怪獸片的既有想法,就一定會找到驚喜。

至少,好萊塢沒有一條套路,會在前半個小時,以幾乎不間斷的文戲,給你看一個又一個的政府會議。

我這是在誇它。

同樣的故事,我們永遠歡迎不落窠臼的講法。

更何況,近幾年,怪獸片裡的現實主義,太稀缺了。

不一樣是當然的。《新哥斯拉》是純日本片,跟14年的《哥斯拉》和最近聊到的《金剛:骷髏島》都不是同一個系列。

導演庵野秀明,代表作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特攝片重度愛好者。

日本的特攝,

你可以理解為演員穿著醜萌醜萌的橡膠服在模型建築堆裡打架。

在《新哥斯拉》裡,畫風是這樣的。

跟奧特曼比起來當然還是很現代的。

《新哥斯拉》也不是日本以前拍過的哥斯拉續集,設定是哥斯拉第一次出現在當代日本。

電影開場,海底隧道滲血坍塌,

近海的海水沸騰冒煙,但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幾個粗糙的新聞視頻和彈幕視頻的蒙太奇,快速交代清楚政府的應急處理和民眾的反應。

此時哥斯拉尚未現身,只在近海用體內的核能煮海水。政府跟屁民一樣一無所知,於是開始不停開會,不忘科普一點放之四海皆准的仕途手冊。

隨著哥斯拉一點一點現身,氣氛開始變化。

官僚們慎重討論後,決定召開媒體發佈會,聲明不明生物一定不會上岸,請大家放心。

直播還沒完,哥斯拉上岸了。

長這樣的哥斯拉還是第一次見,竟然有種噁心的萌感······那麼再來一張吧!

這個時候政府內部已經很著急了,井井有條的日本人人設開始崩,急迫感撲面而來。

大量目的明確的內反打和過肩鏡頭,直接把你代入到首相的位置。

讓你產生一種肩負黎民蒼生性命的錯覺。

將觀眾的代入感放在精英身上,又一次成功避開了好萊塢的俗套。

好萊塢最常見的套路裡,主角往往是一個有點叛逆但心地善良的基層肌肉男,作為一個“有故事的男孩子”,他會不顧身邊人以及權威的勸阻,一路披荊斬棘,順便撩一撩妹,最終打敗邪惡的怪獸,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

《新哥斯拉》根本就沒有肌肉男主角。這太棒了。

也沒有人在談戀愛。世界都快毀滅了,男男女女都在忙著工作,搞科研,扯法律條文。

要不怎麼說日本人都是工作狂呢。

哥斯拉也不邪惡。它就是無辜地吃多了核廢料,變異成了一個洩露的核反應爐,然後無辜地上岸溜了個彎。

一邊遛彎還一邊進化,我們熟悉的小短手噴鐳射的形態已經是第四代了。

動圖

其實,不管是1954年的初代哥斯拉還去年的《新哥斯拉》,內核都是日本對核能和美國的複雜情感。

在《新哥斯拉》中,最大的諷刺大概是,日本政府扯皮了半天最終決定派出自衛隊,結果自衛隊的攻擊完全無效。求助美國後,美國表示,我們可以在東京投個原子彈來解決哥斯拉。

動圖

我不是日本人,都嗅到了濃濃的政治隱喻味道。

要麼放任洩露的核反應爐接著遊蕩,要麼再來一次廣島,你們自己選咯。

這片的現實主義,不單體現在官僚主義和美日關係裡,還在於與現實重合的細節。

片中一群日本極客想出的一個解決辦法,是給怪獸注射凝血劑,給怪獸體內的核能反應堆降溫。

像這樣。

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為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注水降溫的三一重工泵車組。

所以你看,《新哥斯拉》對日本人來說真的太貼切了。官僚主義,美日關係,核威脅,幾乎每個因素都跟戰後以來每個日本人的恐懼息息相關。

怪獸如果不是源於人內心的恐懼,就沒有虛構的價值。

而民族的恐懼被抽象再具象之後,也就有了普世的意義。

大概這也是為什麼《新哥斯拉》能湊到堪稱日本版《建國大業》的豪華全明星陣容吧。

動圖

永遠佔據最可愛迷人表情包第一名的十元妹子,《進擊的巨人》男主角長谷川博己,最近因為《四重奏》在中國開始大紅的馮鞏(劃掉)高橋小哥,以及無數日劇大熟臉貢獻了足量戲份。

動圖

這片的完整版是119分鐘,最近剛出的資源。之前看過刪減版的可以考慮補片。

片尾鏡頭一定不要錯過,哥斯拉的禿尾巴另有玄機。

動圖

按照日本人的惡趣味,搞不好哥斯拉是人類近親。還能說什麼,我已經在期待第二部了。

對了,北京電影節有完整版的展映噢,在北京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

ps,A站有線上。

這個時候政府內部已經很著急了,井井有條的日本人人設開始崩,急迫感撲面而來。

大量目的明確的內反打和過肩鏡頭,直接把你代入到首相的位置。

讓你產生一種肩負黎民蒼生性命的錯覺。

將觀眾的代入感放在精英身上,又一次成功避開了好萊塢的俗套。

好萊塢最常見的套路裡,主角往往是一個有點叛逆但心地善良的基層肌肉男,作為一個“有故事的男孩子”,他會不顧身邊人以及權威的勸阻,一路披荊斬棘,順便撩一撩妹,最終打敗邪惡的怪獸,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

《新哥斯拉》根本就沒有肌肉男主角。這太棒了。

也沒有人在談戀愛。世界都快毀滅了,男男女女都在忙著工作,搞科研,扯法律條文。

要不怎麼說日本人都是工作狂呢。

哥斯拉也不邪惡。它就是無辜地吃多了核廢料,變異成了一個洩露的核反應爐,然後無辜地上岸溜了個彎。

一邊遛彎還一邊進化,我們熟悉的小短手噴鐳射的形態已經是第四代了。

動圖

其實,不管是1954年的初代哥斯拉還去年的《新哥斯拉》,內核都是日本對核能和美國的複雜情感。

在《新哥斯拉》中,最大的諷刺大概是,日本政府扯皮了半天最終決定派出自衛隊,結果自衛隊的攻擊完全無效。求助美國後,美國表示,我們可以在東京投個原子彈來解決哥斯拉。

動圖

我不是日本人,都嗅到了濃濃的政治隱喻味道。

要麼放任洩露的核反應爐接著遊蕩,要麼再來一次廣島,你們自己選咯。

這片的現實主義,不單體現在官僚主義和美日關係裡,還在於與現實重合的細節。

片中一群日本極客想出的一個解決辦法,是給怪獸注射凝血劑,給怪獸體內的核能反應堆降溫。

像這樣。

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為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注水降溫的三一重工泵車組。

所以你看,《新哥斯拉》對日本人來說真的太貼切了。官僚主義,美日關係,核威脅,幾乎每個因素都跟戰後以來每個日本人的恐懼息息相關。

怪獸如果不是源於人內心的恐懼,就沒有虛構的價值。

而民族的恐懼被抽象再具象之後,也就有了普世的意義。

大概這也是為什麼《新哥斯拉》能湊到堪稱日本版《建國大業》的豪華全明星陣容吧。

動圖

永遠佔據最可愛迷人表情包第一名的十元妹子,《進擊的巨人》男主角長谷川博己,最近因為《四重奏》在中國開始大紅的馮鞏(劃掉)高橋小哥,以及無數日劇大熟臉貢獻了足量戲份。

動圖

這片的完整版是119分鐘,最近剛出的資源。之前看過刪減版的可以考慮補片。

片尾鏡頭一定不要錯過,哥斯拉的禿尾巴另有玄機。

動圖

按照日本人的惡趣味,搞不好哥斯拉是人類近親。還能說什麼,我已經在期待第二部了。

對了,北京電影節有完整版的展映噢,在北京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

ps,A站有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