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世紀,日本人眼中的5大偉人,這個中國人為什麼能在首相前面?

19世紀末,日本根據影響力排名,評選出了19世紀的“世界五大偉人”。第一名是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俾斯麥,他還因強硬的手腕,被稱為“鐵血宰相”

第二名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因廢除奴隸制度而聞名

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別是義大利建國三傑之一的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對於這四個人的入榜,

很多人都表示理解和贊同。令人意外的是,當時我國也有一人上榜,而且排在第三名,影響力高於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他就是李鴻章。對於李鴻章,大家都很熟悉,還因他曾代表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被後人所唾駡。為何不被國人看好的李鴻章,在日本的地位這麼高呢?有人說,是因為他曾經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一下子賠償了日本2億兩白銀,
日本人當然很高興,就把排在了第三。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李鴻章,一手創立了北洋水師和淮軍,提倡和領導了洋務運動,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而且,他還是慈禧太后的寵臣,甚至被慈禧稱為“再造玄黃之人”。作為漢人官員,能得到滿清朝廷的如此信任和重用,

沒有過人的能力是不行的。

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時期,李鴻章與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使得搖搖欲墜的清朝得以延續幾十年。而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說:“李鴻章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這絕對不是在拍馬屁。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

另外,在簽訂《馬光條約》期間,伊藤博文被李鴻章的智慧和魅力所傾倒,發自肺腑地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在日本,肯定幹的比我要好很多;而我要是在中國,肯定沒有你幹得好。

英國及美國對李鴻章最為著名的評價:“不僅是中國在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為獨特的人物。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出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三十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其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雖然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且大多為不平等條約,但這也不能完全怪他,他只是個簽字的代表,而讓他負責談判和簽字的是以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所以,對於李鴻章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們要客觀去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

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其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雖然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且大多為不平等條約,但這也不能完全怪他,他只是個簽字的代表,而讓他負責談判和簽字的是以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所以,對於李鴻章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們要客觀去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