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經濟,打通長尾部分,連接萬物共用

2.打通長尾部分,連接萬物共用萬物

共用單車是線上出行服務形式一種新的延伸,在租車、拼車、專車、分時租賃後出現的輕資產共用物品。而從整個共用經濟的發展脈絡來看,

由Airbnb的租屋平臺到滴滴、uber的網約車平臺到摩拜、ofo的單車平臺再到最近新興的共用充電器,共用物品正呈現一個更為大眾化、長尾化的趨勢。

共用充電寶是繼共用單車之後又一個共用經濟概念的投資風口。和共用單車相比,共用充電寶出現了資產更輕量化,

同時使用頻次更低(共用單車每日使用頻次為6-8次,而充電寶一般為1-2 次)等特性,針對的仍然是用戶線上下的活動需求(手機充電)。

從2017年3月31日開始的十天內,以小電科技、街電科技等為代表的共用充電寶概念公司接連獲得IDG、騰訊等巨頭的戰略投資,

融資總額逼近3億元。雖然當前共用充電寶仍處於具有爭議的投入階段,卻是共用經濟向長尾物品的又一次邁進。

共用充電寶的物聯網技術仍集中於二維碼掃描和wifi、藍牙等通訊技術。它的使用具體流程為:

1、掃描二維碼,進入公眾號或支付寶服務號;2、選擇租借或歸還;3、支付押金;4、伺服器發送指令給機櫃,

彈出充電寶,進行使用;5、使用完成,歸還充電寶,停止使用;6、計算使用時長生成帳單,進行支付,完成。

移動互聯網所面對的終端是以手機、平板等為主,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邁進,通過二維碼技術和內嵌感測器將使各類物品成為“智慧互聯產品”。

相比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所連接的終端將以百億級別來計算,量級的龐大也使終端呈現出非常明顯地多樣化特徵,形成大量個性化的“尾部”。

我們認為,未來共用物品的長尾化將由兩個因素進行推動:1、二維碼技術的普及和感測器成本的下降使輕類資產具備裝備物聯網技術的可能;2、低功耗通信技術的發展符合長尾物品具備的小資料量傳輸、低頻使用特性。

可以設想的是,未來隨著這兩大推動因素的不斷邁進,更多的長尾物品將進入共用經濟的範疇,社會資產的整體資源利用率將因此而得到快速提升,而萬物連接下碎片化的資料也將因此得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