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養老政策調整,2018年農民養老將會出現這些變化!

農保都是依靠農民自己繳費,而新農保則是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有三種融資管道,相對來說,尤其是中央財政直接對地方的補助,這是直接補貼到農民手上的,

這點最為關鍵,也最為惠農;農村養老政策調整,2018年農民養老將會出現這些變化!

對於農民來說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就是醫療以及養老問題,如今城鄉醫療已經並軌,農民能夠享受到城市居民的醫療待遇,而養老方面來說,卻還是農民面臨的最大問題。

一、農村上調養老金

我國在2005年開始給農民無償發放養老金,從政策開始實施,到今年為止,幾乎每年都在上調,據瞭解,我國多數農村地區的養老金已經由去年的每月70元漲到了現在的每月90元,這對於農村老人的基礎生活保障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許多地方的養老金大量的閒置,而還有一些地方的養老金卻收不抵支,開啟養老金全國統籌之後,將能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確保養老金的有效發放,其實皂甙2010年的《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省級統籌,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就提出了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改革,不過之前一直都是出於省級統籌,2018年開始將會真正開始實現全國統籌。

二、農村失地農民領取養老保險

也就是這兩年,失地農民才能夠領取養老保險了,由於國家在農村地區有很多的規劃建設的項目,企業也在農村會有一些發展和建設的需要,需要佔用農民土地的,協商好補償事宜後,農民就會把土地交出,但是,他們的生活來源也就沒有了保障,為了保障他們最基本的生活,失地農民可以按照城鎮居民的標準繳納養老保險,然後達到年齡後,

每個月領取和城鎮職工一樣的養老金。

申請農村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條件

首先農村農民必須要明確,不是所有的失地農民都能夠申請這個失地養老保險的,必須要先滿足這兩個條件;

土地被國家依法批准被征後,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的失地農民;

失去土地時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並能夠提供戶籍證明、征地協議、土地承包合同等;

特別注意:農村失地農民中,失去土地但是又被重新分配的農民還有雖然失去土地,但是在國家機關單位工作,享受國家良好待遇的農民,這兩類人即使符合上述兩個必備條件,也不能申請參保;

養老保險繳費補貼

出口補助:每人每年45~65元的補貼,每人每月最低養老金標準120元;對於累計繳滿15年的,每增加1年,每月提高最高2元的基礎養老金;

入口補助:每人每年20~60元的補貼,,同時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每人每年最高增加補助5元;

重度殘疾等困難群體:政府為其繳納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

對於有經濟能力的農民朋友可以補繳養老保險,享受政策的福利,對於沒有經濟實力的農民朋友,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檔次,進行繳費,做到“老有所養”!當然,農民朋友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能力,選擇符合自己的繳費檔位進行繳費。至於允許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政策,有經濟能力的可以考慮,如果經濟能力不允許,那就算了吧!

每人每月最低養老金標準120元;對於累計繳滿15年的,每增加1年,每月提高最高2元的基礎養老金;

入口補助:每人每年20~60元的補貼,,同時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每人每年最高增加補助5元;

重度殘疾等困難群體:政府為其繳納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

對於有經濟能力的農民朋友可以補繳養老保險,享受政策的福利,對於沒有經濟實力的農民朋友,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檔次,進行繳費,做到“老有所養”!當然,農民朋友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能力,選擇符合自己的繳費檔位進行繳費。至於允許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政策,有經濟能力的可以考慮,如果經濟能力不允許,那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