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部絕對好看的主旋律電視劇 《索瑪花開》首播發佈會在京舉行

6日晚起 央視1套黃金時段閃亮開播

封面新聞訊一部講述脫貧攻堅的電視劇會好看嗎?能有引人入勝的畫面質感嗎?能有抓住人心的故事和人物嗎?答案是:能!昨日,

以涼山彝族自治州脫貧攻堅為背景創作的,我國首部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作品《索瑪花開》在北京舉行了首播新聞發佈會。導演王偉民,主演王力可、於曉光、胡小庭等人悉數到場,僅僅從現場播放的片花就能感覺到,《索瑪花開》不同于過去傳統的主旋律電視劇,
情節曲折頗具衝突性,故事精彩好看,時代感強,人物性格鮮明,還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就連音樂和服飾都很有看點。據悉,這部劇於11月6日晚起黃金時段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從一朵美麗的“索瑪花” 講述扶貧攻堅的動人故事

索瑪花是杜鵑花的彝語名,是彝族的族花,在彝族人眼中奇特而美麗。它生長在四川彝區高山上,象徵美麗與善良、堅忍與質樸、神奇與高尚、勤勞與大方,是彝族人民的吉祥之花、幸福之花、希望之花。彝族人形容姑娘美麗,便叫她“索瑪花”。女性嬰兒呱呱墜地,常取名“索瑪”,代表孜莫格尼(彝語“吉祥如意”),意為像索瑪花一樣漂亮美麗。電視劇《索瑪花開》就是這樣一部以涼山彝族自治州為創作背景,

反映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彝族貧困百姓在扶貧幹部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努力,脫貧致富的事蹟。塑造了一批優秀的基層共產黨員和少數民族鄉村幹部的形象。以谷莫村第一書記王敏為代表,還有木呷,周林,阿爾烏達,約鐵等等為代表,反映了党的基層幹部在精准脫貧攻堅主戰場中,真抓實幹,與村民們血濃於水的兄弟情。故事情節不僅生動曲折,
時代感強,人物性格鮮明,同時,用自然與巧妙的表現手法,將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真實地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准扶貧工作一線的現實情況融入到了一體,樹立了黨的扶貧第一書記和幫扶幹部敢於擔當、忠誠奉獻的良好形象。表達了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小康的迫切願望和對黨的感恩之情,展現出扶貧工作的艱辛與喜悅、犧牲與價值,藝術地再現了脫貧攻堅大決戰的時代畫卷,
是一部政治性、藝術性和生活性俱佳的主旋律作品。

絕對不會枯燥 “扶貧攻堅”也能讓你看得又哭又笑

扶貧攻堅,這四個字主題可能讓很多普通觀眾覺得枯燥而望而卻步,但導演王偉民卻表示,這部戲其實是在講故事,比如一開始給老百姓修房子、建卡戶、種植經濟作物、土地流轉,都是結合扶貧政策來講故事。除了要講政策,更重要的是講人與人的關係,導演稱,每個扶貧幹部都是默默無聞地在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技巧,比如和老鄉打入一片,結成朋友,走進他們內心之中。“經濟上的扶貧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扶貧,怎讓他們在思想上脫貧,這才是我們著力拓展的故事層面。”

王偉民此前執導的電視劇《彝海結盟》口碑極好,“強劇情,快節奏”的美劇式敘事方式讓觀眾大呼過癮,王偉民表示,《索瑪花開》可看性同樣很強,以情動人。這部戲以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風光為支點,用城市的元素做點綴,“既有扶貧幹部和老百姓之間的情感,同時還有愛情、親情的展現。”愛情包括周林書記與女一號女孩的情感糾葛,為了扶貧舍去了小我,到後來周林有個覺悟,重新回到扶貧道路,最後犧牲到懸崖村,非常感人,此外還有女一號與父親之間的親情展現:“比如劇中第一書記、經濟學女博士王敏的父親也是扶貧幹部,對扶貧很嚴格,後來他知道女兒幹得很好, 就從思想上鼓勵、引導,這一段很感人。說到底,這部劇以情動人,兄弟情,愛情,親情都貫徹在裡面。但這部劇不能說像美劇,它是一個很現實的作品,因為大部分的素材就取自于彝區發生的真實故事。”

大涼山真實取景 畫面美得就像一幅畫

涼山厚重的歷史積澱了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加之,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形成了“自然風光美,人文風情濃”的獨特優勢。被譽為“西部地區的文化旅遊後花園”。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畫面精美,風情獨特。而電視劇《索瑪花開》圍繞主題,在敘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涼山州壯美的自然景觀與多彩多姿的少數民族文化。通過彝族火把節、彝族年、彝家婚禮、傳統選美等過程,充分表現了彝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還通過製作彝族漆器,展現彝族特色服飾,羊毛製品等畫面,把彝族傳統手工藝文化進行了集中展示。

據瞭解,為能更好地表現彝族傳統村寨,美術部門在冕寧冶勒風光秀美的山頂,搭建了電視劇的主場景——谷莫村。力求在視覺效果上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都是結合扶貧政策來講故事。除了要講政策,更重要的是講人與人的關係,導演稱,每個扶貧幹部都是默默無聞地在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技巧,比如和老鄉打入一片,結成朋友,走進他們內心之中。“經濟上的扶貧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扶貧,怎讓他們在思想上脫貧,這才是我們著力拓展的故事層面。”

王偉民此前執導的電視劇《彝海結盟》口碑極好,“強劇情,快節奏”的美劇式敘事方式讓觀眾大呼過癮,王偉民表示,《索瑪花開》可看性同樣很強,以情動人。這部戲以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風光為支點,用城市的元素做點綴,“既有扶貧幹部和老百姓之間的情感,同時還有愛情、親情的展現。”愛情包括周林書記與女一號女孩的情感糾葛,為了扶貧舍去了小我,到後來周林有個覺悟,重新回到扶貧道路,最後犧牲到懸崖村,非常感人,此外還有女一號與父親之間的親情展現:“比如劇中第一書記、經濟學女博士王敏的父親也是扶貧幹部,對扶貧很嚴格,後來他知道女兒幹得很好, 就從思想上鼓勵、引導,這一段很感人。說到底,這部劇以情動人,兄弟情,愛情,親情都貫徹在裡面。但這部劇不能說像美劇,它是一個很現實的作品,因為大部分的素材就取自于彝區發生的真實故事。”

大涼山真實取景 畫面美得就像一幅畫

涼山厚重的歷史積澱了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加之,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形成了“自然風光美,人文風情濃”的獨特優勢。被譽為“西部地區的文化旅遊後花園”。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畫面精美,風情獨特。而電視劇《索瑪花開》圍繞主題,在敘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涼山州壯美的自然景觀與多彩多姿的少數民族文化。通過彝族火把節、彝族年、彝家婚禮、傳統選美等過程,充分表現了彝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還通過製作彝族漆器,展現彝族特色服飾,羊毛製品等畫面,把彝族傳統手工藝文化進行了集中展示。

據瞭解,為能更好地表現彝族傳統村寨,美術部門在冕寧冶勒風光秀美的山頂,搭建了電視劇的主場景——谷莫村。力求在視覺效果上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