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伽馬數據:遊戲研發商爆減7成,不砸錢難生存

中新網11月6日電 中國領先的遊戲分析機構伽馬資料微信公眾號推出最新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國遊戲研發和運營的現狀。文章稱:遊戲行業流量紅利時代已經結束,不花鉅資買量無法存活。

這也意味著錢少的創業公司更難存活。

伽馬資料官方微信文章援引data eye的數據稱:2014年、2015年的活躍遊戲CP(CP:研發商)大致有15000個,從2016年開始到2017年4月依舊活躍的遊戲CP約為2600個,銳減七成。資料堪稱觸目驚心。

伽馬資料首席分析師王旭表示: 11月底推出《中國遊戲研發競爭力報告》50個免費獲取活動極為火爆,

這說明,遊戲研發依然是各方最為關注的焦點。伽馬資料分析認為,遊戲僅通過應用商店優化就能獲取大量流量的時代宣告結束。而導致這一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管道把控評級,導致遊戲廠商無法獲得量。當一款產品被評為B級,這款產品在這個管道的命運基本就完了。

而買量選取的管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遊戲產品能夠獲得多大的曝光度,

從而影響到遊戲的啟動率。根據統計,頭部投放管道5家占整體投放啟動量的62.51%,中間管道31家占整體投放啟動量的24.32%,長尾管道350家占整體投放啟動量的13.17%。這說明頭部投放管道仍是遊戲產品推廣的重點。

文章也分析了騰訊與網易逐漸與其餘企業拉來差距的原因。文章說:由於騰訊、網易分別握有自己的分發管道,在收入表現上與第二梯隊的遊戲廠商拉開較大差距。

雖然兩家頭部遊戲企業,在遊戲的品質打磨上優於其他廠商,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但伽馬資料認為,它們把持多個自有大流量管道,也是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伽馬資料最後羅列了350家中國遊戲買量的企業,以及這些企業買量的具體遊戲,極具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