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淩晨4點為了番茄炒蛋吵醒爸媽,這大概是留學生被黑最慘的一次!

上個周,朋友圈被一篇題為《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視頻廣告刷了屏。

視頻中講述一個初到美國留學的男生,想做一道番茄炒蛋參加同學聚會,然而他既不會切番茄也不會打蛋,更不知道到底該先放番茄還是先放蛋

於是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發語音求助媽媽:媽,我問你,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

在大洋彼岸的媽媽秒回兒子的語音訊息,和爸爸你一句我一句的指導兒子如何做蛋炒飯,男孩卻有些不耐煩地說聽不清楚。

很快他就收到了媽媽發來的視頻教程,媽媽親自上場做了一盤番茄炒蛋向兒子詳細示範講解步驟,當然全程站在旁邊錄製視頻的是爸爸。

男孩終於成功做出番茄炒蛋參加聚會,同學們都讚不絕口。

這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和國內有12個小時的時差,爸媽原來是深夜爬起來錄視頻教他做菜。

視頻廣告一出,有人說戳中淚點,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人卻氣憤地吐槽“媽的智障”!

可能潮姐淚點高,沒覺得有啥感動的,只看到滿滿的槽點:

一個二十多歲的大男生了,雞蛋不會打,番茄不會切,最基本的番茄炒蛋也不會做,這到底是手殘還是腦殘?

嬌生慣養也就罷了,一個會發微信會上網,生在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遇到問題第一時間不知道穀歌百度,而是回家問媽媽,這樣的成年巨嬰,怎麼在國外生存啊?

都出了國了,還意識不到時差的存在,

也沒有時差的概念,隨時隨地打擾爸媽,以為世界都是圍著自己轉啊?

看完視頻,一個從小嬌生慣養,動手能力基本為零,缺乏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遇到問題只會求助爸媽的成年巨嬰媽寶男出現在眼前。

廣告打煽情路線無可厚非,但是這樣黑留學生就不厚道了。

也難怪很多留學黨表示不服:為了個番茄炒蛋,淩晨四點打擾爸媽,不好意思,這個鍋我們留學生不背。

可能一直以來,大家對留學生都有一些誤解:

什麼人傻錢多成績差啊,出國不就是吃喝玩樂買買買啊。

什麼出國的都是紈絝子弟富二代,國內混不下去就去國外混日子啊。

什麼留學生都不學好啊,整天蹺課逛街開party啊。

總之,提到留學生,腦海中就顯現出紙醉金迷,沉迷夜店,熬夜泡吧的場景。

但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啊!

我所認識的絕大多數留學生,都非常辛苦!

學業很重,考試很多,壓力很大,整天為paper,為presentation而焦頭爛額,在dead-line來臨之前通宵泡圖書館,英語不好的還要惡補英語,到底有多辛苦,經歷過的人才懂!

為了多掙點錢補貼生活,課餘時間都在還要去端盤子刷碗,或者跑斷腿做代購,為了省機票錢,放假很少回家,更極少出去玩。

生病了都是自己扛一扛就過去了,害怕爸媽擔心,從來都是報喜不報優。

自己做飯什麼的更是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這才是真實的留學生生活的日常啊!

而視頻廣告裡,淩晨4點為了一盤番茄炒蛋吵醒爸媽,這樣的留學生你到底哪裡找的?

沉迷夜店,熬夜泡吧的場景。

但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啊!

我所認識的絕大多數留學生,都非常辛苦!

學業很重,考試很多,壓力很大,整天為paper,為presentation而焦頭爛額,在dead-line來臨之前通宵泡圖書館,英語不好的還要惡補英語,到底有多辛苦,經歷過的人才懂!

為了多掙點錢補貼生活,課餘時間都在還要去端盤子刷碗,或者跑斷腿做代購,為了省機票錢,放假很少回家,更極少出去玩。

生病了都是自己扛一扛就過去了,害怕爸媽擔心,從來都是報喜不報優。

自己做飯什麼的更是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這才是真實的留學生生活的日常啊!

而視頻廣告裡,淩晨4點為了一盤番茄炒蛋吵醒爸媽,這樣的留學生你到底哪裡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