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小改:到了合適年齡,家長是否應該送孩子上幼稚園!

到了合適年齡,家長是否應該送孩子上幼稚園!

兩三歲的孩子,正處於一個特殊的心理發育階段。如果在這個時期對孩子好好引導,不僅可以讓他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還會對其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到了合適的年齡,將孩子送入幼稚園,是最明智的選擇。

在我們身邊,有些媽媽不認同幼稚園的教育,覺得這種教育有沒有都可以,因此對孩子上幼稚園的事情漠不關心。有些人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打算將接送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人,有些人甚至還花錢雇一些熟人來接送孩子。

東方龍幼稚園有位家長:隨著兒子的漸漸長大,也打算將兒子送進幼稚園。倒不是因為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根本原因在於:“可以為孩子找個玩耍的好地方。”

為了不讓兒子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打算給兒子雇一個保姆,負責接送兒子上下學。將這種想法告訴了勞動力市場,她說:“錢多點都沒關係,只要負責可靠就行了。

在我們身邊,像這樣一樣的媽媽有很多,這些媽媽大多數是一些職場媽媽。可是,要知道,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是需要進入幼稚園的。在這裡,孩子不僅會養成良好的的生活習慣,還會促進個人智力的發展,更主在要是可以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和對事情的處理能力。

如果一直都將孩子關在房子裡,由於缺少社會鍛煉的機會,孩子就會變得孤僻。對於這一點,媽媽一定要引以為戒,

在為孩子入園做準備的時候,首先要認同幼稚園教育。

北京東方蒙特梭利資訊科學研究院徐小改博士講過: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對一個孩子來說,50%的智力是4歲以前獲得的,30%是4~8歲獲得的,20%是8~18歲前獲得的。由此可見,孩子大腦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孩子智力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孩子的智力水準與教育、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的。在這個時期內,如果採用正確的方法對孩子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是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的。

孩子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由於還不會對自己做出評價,經常會用媽媽、老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如果在這個時期對孩子好好進行引導,不僅可以讓他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而且對其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1、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

蒙特梭利教育家盧春先生說過:幼兒階段不是填鴨式學習,而是輕鬆自在有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習。作為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給予幼兒玩耍的自由空間,並能合理地引導幼兒玩,和幼兒一起玩。讓幼兒在玩樂中健康成長,在玩樂中開心的學習。

2、“展示工作”是最適合培養孩子的方法

對於孩子來說,說教的方法並不適合。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是“展示工作”,比如:孩子可以在展示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商量,學會如何照顧人,如何當個優秀的老師……

3、錯過孩子期,再糾正就困難了

有人說,孩子還不懂事,長大了以後再慢慢教。其實,孩子已經懂得了很多事情。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媽媽教給自己的東西,反而更容易接受。如果錯過了這一特殊時期,以後要想糾正就比較難了。

4、孩子會主動將課上的內容帶入家庭

幼稚園的老師會適時地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引入課程中,當孩子對這些感興趣的時候,回到家就會向媽媽宣傳。比如:垃圾分類的問題。如果在家裡看到媽媽亂扔垃圾,他們就會告訴媽媽:這是不對的,垃圾要分類。

5、發展潛力,多關注

孩子教育,應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熱情大方,懂得關心同伴,求知欲強,思維活躍,行為習慣比較好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媽媽要關注孩子的潛能發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

6、要孩子做到的,媽媽首先要做到

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媽媽都在教孩子怎麼做。媽媽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媽媽經常跟孩子說“對人要有禮貌,不能亂發脾氣”,可是媽媽自己在說話的時候,卻經常是大呼小叫的,孩子怎麼能不受影響呢?要孩子做到,媽媽自己首先要做到。

除給孩子提供有效建議外,父母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積極的精神支援,讓孩子有信心自己處理難題。要知道,物質的力量是有限的,精神的力量是無限的。只有有了堅實精神支持的孩子,才能成長為內心堅強、有力量的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說教的方法並不適合。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是“展示工作”,比如:孩子可以在展示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商量,學會如何照顧人,如何當個優秀的老師……

3、錯過孩子期,再糾正就困難了

有人說,孩子還不懂事,長大了以後再慢慢教。其實,孩子已經懂得了很多事情。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媽媽教給自己的東西,反而更容易接受。如果錯過了這一特殊時期,以後要想糾正就比較難了。

4、孩子會主動將課上的內容帶入家庭

幼稚園的老師會適時地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引入課程中,當孩子對這些感興趣的時候,回到家就會向媽媽宣傳。比如:垃圾分類的問題。如果在家裡看到媽媽亂扔垃圾,他們就會告訴媽媽:這是不對的,垃圾要分類。

5、發展潛力,多關注

孩子教育,應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熱情大方,懂得關心同伴,求知欲強,思維活躍,行為習慣比較好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媽媽要關注孩子的潛能發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

6、要孩子做到的,媽媽首先要做到

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媽媽都在教孩子怎麼做。媽媽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媽媽經常跟孩子說“對人要有禮貌,不能亂發脾氣”,可是媽媽自己在說話的時候,卻經常是大呼小叫的,孩子怎麼能不受影響呢?要孩子做到,媽媽自己首先要做到。

除給孩子提供有效建議外,父母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積極的精神支援,讓孩子有信心自己處理難題。要知道,物質的力量是有限的,精神的力量是無限的。只有有了堅實精神支持的孩子,才能成長為內心堅強、有力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