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食品機械助力抹茶粉生產 產業發展有望增效提速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 ”在我國,茶文化的久遠從《茶經》中可見一斑。直到現在,每逢過年過節家裡來了客人,泡上一杯茶也是十分自然的事。然而,茶葉受限於特定人群、特定場合,

要在現代社會站穩腳跟,還得深入加工,拓展用戶群體,延長產業鏈。在這一過程中,食品機械設備的助力必不可少。

說到茶的深加工產品,第一個就得說說“抹茶”,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抹茶口味的食品,像奶茶、麵包、蛋糕等等,“原諒色”的視覺效果深受大眾喜愛。

然而,滿大街都可以看到的抹茶口味,多半是綠茶粉口味的食品。抹茶原產於中國唐朝,工藝在日本被發揚光大,現在已經影響到了西方國家的口味,日本茶近一半的出口量都給了美國。正宗抹茶的價格也在綠茶粉的十倍以上。隨著國家經濟的日益發展,關注且逐步復興抹茶的人群越來越多。帶有海苔氣息的純正抹茶也將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抹茶生產較繁瑣,有蒸青法殺青、冷卻、低溫烘乾、研磨等十幾道工序,市場上的說法是優質抹茶粉的目數一般在2800~6800目之間。

抹茶對茶樹的選擇有一定的要求,長出的葉子更為鮮嫩的茶樹受到歡迎,因為抹茶茶葉的採摘要比綠茶採摘的時間晚,一般在五月份左右。所以本身茶葉不夠鮮嫩的茶樹到了採摘時間會更老,影響抹茶最後的成效。目前浙江紹興禦茶村的抹茶生產基地裡,

茶樹是引進日本的菽北、朝日、朝露三個品種。

抹茶的前身是碾茶,杭州濟晗公司研製出了碾茶生產線,包括青葉流量計、切斷機、殺青機、風力冷卻機、烘房、莖葉分離機等設備。其中風力冷卻機、莖葉分離機是和綠茶生產中有較大不同的機器。風力冷卻機有兩大作用:冷卻和分散,而網帶式冷卻機無需強調分散作用,只需起到運輸和冷卻作用即可。另外,綠茶生產需要揉撚設備,

抹茶則無需經過這道工序,為了烘乾效果以及最後的成品成色,需要莖葉分離設備的加持。

前面我們已經說到,優質抹茶粉的目數在2800~6800目之間。抹茶研磨時還需保持低溫研磨狀態,通常我國用於研磨的超細粉碎機出料細微性在2500目左右。只看目數要求的話,氣流粉碎機、行星球磨機等設備都可以達到。氣流式超細粉機加工抹茶產量高、細度好,但設備價格高、附件繁多、安裝維護非常複雜,

更重要的是在加工過程中由於氣流的高速衝擊和原料間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熱量,使茶葉溫度局部過高導致抹茶的顏色和口味大打折扣。而行星球磨機體積小、無需安裝,使用非常方便,只是相對而言價格較高。

在包裝上,綠茶的包裝較為多樣,紙盒、塑膠、薄膜、罐裝等均可,且綠茶一般保質期較長,只要按條件存儲不易變質。而抹茶在陽光下晾曬後,顏色會明顯變淡,因此需要採用真空小罐包裝,且存儲期限只有兩三個月。

在茶道勢微的今天,抹茶作為需要點茶的一個茶品,不被國人喜愛也顯得理所當然。但相比於綠茶粉,抹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與消費者日益追尋的健康新鮮不謀而合。可以期待,未來會有正宗的抹茶食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取代綠茶粉的地位。

另外,在我國茶葉市場存在產能過剩、品牌不足的情況,資料顯示,我國有茶葉企業實體7萬多家,但銷售額上億的不過百。而隨著消費的升級,這一情況將會愈演愈烈。如何改變這一困局,尋求產品深加工或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而在我國曾經有著歷史基礎的抹茶或許能夠研發出更多更簡便的食用方式。

顏色會明顯變淡,因此需要採用真空小罐包裝,且存儲期限只有兩三個月。

在茶道勢微的今天,抹茶作為需要點茶的一個茶品,不被國人喜愛也顯得理所當然。但相比於綠茶粉,抹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與消費者日益追尋的健康新鮮不謀而合。可以期待,未來會有正宗的抹茶食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取代綠茶粉的地位。

另外,在我國茶葉市場存在產能過剩、品牌不足的情況,資料顯示,我國有茶葉企業實體7萬多家,但銷售額上億的不過百。而隨著消費的升級,這一情況將會愈演愈烈。如何改變這一困局,尋求產品深加工或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而在我國曾經有著歷史基礎的抹茶或許能夠研發出更多更簡便的食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