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騎行上海之單車站①|在中國,自行車的回歸晚了40年

【編者按】

自2015年起,〇築設計與上海交通大學建築系合作,以“Cycling@Shanghai|騎行上海”為主題,對上海非機動車道進行了兩輪城市研究。2017年,“CycleParking@Shanghai|上海單車站”以自行車停車作為切入點,對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停車現狀進行分析,

並提出對上海的自行車停車系統構想。

本系列分為四篇。本篇將介紹各國自行車發展的歷程,並為國內自行車發展情況提供參照對比。

中國曾是自行車王國,隨著1990年代開始的城市化進程,自行車漸漸遠離了國人的生活。如今,自行車又以其低碳環保、靈活親民的新形象,再次進入大眾視線。然而,不連續的自行車道、陳舊的設施、欠缺考慮的設計,使得自行車出行尤為困難,

而共用單車的湧現,更讓原已脆弱的騎行系統不堪重負。

在全球上百個國家中,對騎行系統進行獨立規劃設計的國家並不多見,將規劃落實到完善具體設施(包括各種自行車道、自行車交通網絡、自行車架以及自行車停車站等)的國家,更是鳳毛麟角。此次研究參考了Copenhagenize Index以及Cycle Infrastructure中所提及的自行車友好城市,選取了其中的荷蘭、英國、德國、美國這幾個國家,

對其自行車行業發展歷程進行研究及概覽,以期瞭解其發展規律。與此同時,我們也研究了中國的發展歷程,以確定國內現所處的發展階段及未來的潛力。

各國自行車設施發展歷程時間軸。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荷蘭:完善的設施系統

荷蘭是公認的自行車大國,

自行車文化已經被荷蘭的社會主流所認可,上至皇室成員和首相,下至平民都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因此荷蘭的自行車設施也相當完善。

早在1883年,荷蘭就成立了騎行組織ANWB(the General Dutch Cyclists Union),在該組織的持續推動下,騎行成為平等獨立的象徵,並逐步與國家形象產生了聯繫。荷蘭的騎行設施的建設也很早,至1887年,Schijndel市便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自行車站,在1890年Utrecht建成第一條自行車道。

1918年一戰結束前,自行車只是有錢人的娛樂消遣品,一戰結束後,自行車價格才開始下降,並逐步在國內普及。到了二十世紀20年代,自行車在阿姆斯特丹已經相當普遍。根據市政府報告,當時80%的出行都由自行車完成,為了滿足大量的停放需求,當時的住宅大多都會配備一個車棚專供停放自行車。

然而二戰期間,阿姆斯特丹60%的交通基礎設施都被破壞,1950年代隨著汽車的普及,

自行車的騎行空間被嚴重壓縮,阿姆斯特丹甚至開始禁止自行車進入市中心的廣場。從1960年到1970年間,汽車的數量翻了兩番,這一變化不但影響了道路安全,並且加劇了交通死亡率。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前景開始暗淡起來。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1965年,阿姆斯特丹一個名叫Provo的民間組織發起了“白色自行車計畫”。他們將一些塗成白色、沒有上鎖的自行車放在公共區域,期望供人們長期免費使用。但事與願違,幾天之內,所有的自行車都丟失或破壞殆盡,計畫徹底失敗。然而,這次嘗試被普遍認為是公共自行車系統的起源。

荷蘭“停止謀殺兒童 ”的遊行畫面。

1973年是另一個轉捩點,這一年有3000多人死於騎行事故,並且450人是14歲以下的兒童,為了讓政府重新重視自行車的相關設施,荷蘭民眾走上街頭,發起了“停止謀殺兒童(Stop the Child Murder)”的遊行。此外,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爆發,大幅推高歐美地區的油價,這一系列危機推動荷蘭政府重拾建設自行車設施的規劃,並相應地減少汽車行駛及停車空間。

自此,荷蘭開始逐漸完善自行車設施:1995年Grubbenvorst建成世界上第一個自行車木橋,2004年開通了第一條城際自行車專用高速公路(連接Breda和Etten-Leur),2006年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自行車吊橋,2011年在Veldhoven建成世界上第一個自行車交叉路口環形道。

Veldhoven的自行車交叉路口環形道

通過騎行組織運動,民眾爭取以及政策扶持,荷蘭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完善的自行車設施。

英國:騎行組織推進改革

1878年,英國的騎行組織Cycling UK(當時叫Bicycle Touring Club後改名Cyclists Touring Club)成立,該組織隨後以各種方式持續推動騎行。

1881年,該組織發佈了英國首個自行車騎行路線指南。1884年,他們使用寫著“Danger”的路牌來警示將通過危險路段的騎行者。1910年,喬治五世成為首個加入該組織的皇家成員,並在1925年設立獎項,專門獎勵發明了重要自行車設備或自行車設施的人。1936年,該組織發佈了英國首個推廣自行車騎行技術的計畫,這個計畫對現在的英國騎行教育仍有影響。到1949年時,英國的自行車出行水準達到頂峰,全國37%的交通出行都由自行車完成。

與其他國家相似,二戰後汽車逐漸取代自行車,自行車的出行率持續降低。但不同的是,1970年代早期,英國政府並沒有像荷蘭和丹麥那樣,將交通政策轉化為汽車和自行車整合的策略,而是迫於公眾壓力,猶豫不決地提出了一種日後被認為不安全的交通模式。與此同時,英國的自行車出行水準達到了歷史最低,1973年,自行車出行率僅佔有所有交通方式的1%。

到了1980年代,一些新的自行車組織陸續成立,如the Cycle Campaign Network、European Cyclists’ Federation、the Greater London Council。這些組織不但説明市鎮進行騎行系統規劃,也説明倫敦制定騎行政策,其中GLC(the Greater London Council)在倫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倫敦市區內一些最主要的騎行道路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例如South Hackney的Market Porters 道路。

1990年代後,城市的擁堵和道路安全問題引起了英國官方的重視,倫敦自治市鎮協會提出了“重新分配公共汽車,行人和騎行者道路佔有率,減少汽車的主導地位,提倡安全出行並改善環境”的交通策略,這一態度將在21世紀繼續影響著騎行策略的制定及具體實踐。

雖然,英國目前的騎行環境並非理想,但在騎行組織的推動以及政府的反思中,城市也逐漸向自行車友好的方向發展。

德國:政策推進騎行

20世紀初,德國自行車道建設既無標準也無國家規範,直到1926年,德國馬格德堡的工程師Henneking出版了論文《論自行車經濟重要性以及自行車道建設》,幫助德國道路研究小組推出了第一份自行車道建設導則。這一時期德國各地區紛紛加強了自行車道建設,德國的騎行者也逐步擁有了獨立的自行車道。

二戰後隨著小汽車的廣泛使用,德國騎行環境急劇惡化,自行車一度被認為是過時的交通工具。然而到了1970年代,隨著環保理念的興起,作為靈活而環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又開始重新得到重視。1979年,德國聯邦環境委員會提出了“適宜自行車的城鎮”(Fahrradfreundliche Stadt)發展策略,並在德國的130多個城鎮重新規劃騎行網路。這一規劃使得自行車在城鎮間騎行更加方便快捷,在1980年代早期,德國出現了一次自行車的熱潮。

2002年,在德國自行車俱樂部的推動下,德國聯邦政府提出了一項全國性的自行車交通規劃(NRVP: Nationale Radverkehrsplan),在此規劃框架下,聯邦政府可提供額外資金支援自行車交通專案。其宗旨是為了環境和健康,鼓勵市民自行車出行。

德國最大的自行車站Radstation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項目的促進下,德國出現了“電話租借自行車”(Call a Bike),顧客可以通過打電話獲得4位元數的解鎖密碼,並在騎行結束後用公用電話打電話還車,車上內置的機器會自動更改密碼,以便下一次使用。這和當下共用單車的解鎖方式非常相似,也被認為是共用單車的原型。

美國:發明帶來不同的騎行

從189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推廣他們發明的自行車架開始,美國就開始出現各式各樣關於自行車的發明。其中較有影響的是1967年,美國麻塞諸塞州的Dick Allen設計的汽車後裝自行車架。1971年,他將這種車架推向全美國後,開車攜帶自行車出行成為了一種新的出行選擇。1968年,Schwinn公司生產的Sting-Ray自行車也成為了一大熱潮,根據Schwinn公司的資料,僅在那一年,美國出售的所有自行車中,70%都是Sting-Ray。

1994年,西雅圖的公車裝備了後裝自行車架,使得自行車出行與公交☆禁☆配合成為可能。

Allen一家及他公司生產的自行車架

中國:觀念的逐漸改變

雖然早在1868年,《上海新報》就對自行車進行了報導,但那時自行車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稀奇玩意兒。直到1897年,南京路開放了中國第一家自行車行後,自行車開始在國內慢慢傳播開來。

清末上海大馬路(南京東路)上苦力拉黃包車和衙役單手推腳踏自行車

1911年,上海郵政部門開始大量使用自行車投遞郵件。1926年,大興車行開始銷售國產自行車。1930年,瀋陽出現了中國有記錄的首個自行車廠。1942年,上海法租界設立了中國第一個自行車停車站——自由車站。1946年,南京國民政府頒佈《上海市腳踏車停放站管理規則》,統一管理全市自行車停放站。

由上海郵局出發投遞郵件的騎車郵差

直到建國之後,自行車才開始進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它成為50年代的“三大件”,70年代主要代步工具。因為巨大的自行車擁有量,使中國在80年代被稱為自行車王國。

城市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交通擁堵及環境問題,使得自行車又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從2005年開始,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都先後開始運營城市自行車,2011年,十二五規劃也首次在國家層面鼓勵非機動車出行。2016年底,各類共用單車開始出現在了城市街頭,自行車逐步成為了時尚、便捷的代名詞。

1986年,北京長安街上騎自行車的場景。

通過以上不同國家騎行歷程發展可以發現,從自行車發明起,由於一些重要事件推動(如機動車發展、石油危機),整個行業幾經起落。而國內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地遵循了這一規律。由於自行車本身為工業化發展的產物,就自行車的發展歷程來看,國內起步及發展時間點均晚於其他案例國家。

縱觀自行車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自行車普及到管理準則出現,再到具體停車設施建設,通常兩者之間有10-20年的時間差。國內的汽車發展比發達國家延後了近40年,這也使得自行車的回歸晚了近40年。

下一篇文章將深入介紹上海中心城區自行車的停車現狀。

參考文獻:

《Plan Amsterdam:Cycling policy and design》04|2014

《CYCLING POLICY IN THE UK》Laura Golbuff and Rachel Aldred

《德國自行車交通復興 :法規、規劃與政策》劉漣漣 蔡軍

《自行車與近代中國(1868-1949年)》徐濤

//wheninamsterdam-omyamsterdamtours.blogspot.de/2011/10/salt-and-pepper-amsterdam-and-bicycles.html

//www.galwaycycling.org/history-of-cycle-tracks/

https://www.trails.com/facts_39122_history-stingray-bikes.html

(研究負責人:王卓爾,研究團隊成員:艾木如拉,蔡建,陳家祺,官明正,宋君竹,宋子雨,研究支持:上海交通大學建築系四年級“先鋒建築師設計工作室”)

但事與願違,幾天之內,所有的自行車都丟失或破壞殆盡,計畫徹底失敗。然而,這次嘗試被普遍認為是公共自行車系統的起源。

荷蘭“停止謀殺兒童 ”的遊行畫面。

1973年是另一個轉捩點,這一年有3000多人死於騎行事故,並且450人是14歲以下的兒童,為了讓政府重新重視自行車的相關設施,荷蘭民眾走上街頭,發起了“停止謀殺兒童(Stop the Child Murder)”的遊行。此外,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爆發,大幅推高歐美地區的油價,這一系列危機推動荷蘭政府重拾建設自行車設施的規劃,並相應地減少汽車行駛及停車空間。

自此,荷蘭開始逐漸完善自行車設施:1995年Grubbenvorst建成世界上第一個自行車木橋,2004年開通了第一條城際自行車專用高速公路(連接Breda和Etten-Leur),2006年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自行車吊橋,2011年在Veldhoven建成世界上第一個自行車交叉路口環形道。

Veldhoven的自行車交叉路口環形道

通過騎行組織運動,民眾爭取以及政策扶持,荷蘭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完善的自行車設施。

英國:騎行組織推進改革

1878年,英國的騎行組織Cycling UK(當時叫Bicycle Touring Club後改名Cyclists Touring Club)成立,該組織隨後以各種方式持續推動騎行。

1881年,該組織發佈了英國首個自行車騎行路線指南。1884年,他們使用寫著“Danger”的路牌來警示將通過危險路段的騎行者。1910年,喬治五世成為首個加入該組織的皇家成員,並在1925年設立獎項,專門獎勵發明了重要自行車設備或自行車設施的人。1936年,該組織發佈了英國首個推廣自行車騎行技術的計畫,這個計畫對現在的英國騎行教育仍有影響。到1949年時,英國的自行車出行水準達到頂峰,全國37%的交通出行都由自行車完成。

與其他國家相似,二戰後汽車逐漸取代自行車,自行車的出行率持續降低。但不同的是,1970年代早期,英國政府並沒有像荷蘭和丹麥那樣,將交通政策轉化為汽車和自行車整合的策略,而是迫於公眾壓力,猶豫不決地提出了一種日後被認為不安全的交通模式。與此同時,英國的自行車出行水準達到了歷史最低,1973年,自行車出行率僅佔有所有交通方式的1%。

到了1980年代,一些新的自行車組織陸續成立,如the Cycle Campaign Network、European Cyclists’ Federation、the Greater London Council。這些組織不但説明市鎮進行騎行系統規劃,也説明倫敦制定騎行政策,其中GLC(the Greater London Council)在倫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倫敦市區內一些最主要的騎行道路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例如South Hackney的Market Porters 道路。

1990年代後,城市的擁堵和道路安全問題引起了英國官方的重視,倫敦自治市鎮協會提出了“重新分配公共汽車,行人和騎行者道路佔有率,減少汽車的主導地位,提倡安全出行並改善環境”的交通策略,這一態度將在21世紀繼續影響著騎行策略的制定及具體實踐。

雖然,英國目前的騎行環境並非理想,但在騎行組織的推動以及政府的反思中,城市也逐漸向自行車友好的方向發展。

德國:政策推進騎行

20世紀初,德國自行車道建設既無標準也無國家規範,直到1926年,德國馬格德堡的工程師Henneking出版了論文《論自行車經濟重要性以及自行車道建設》,幫助德國道路研究小組推出了第一份自行車道建設導則。這一時期德國各地區紛紛加強了自行車道建設,德國的騎行者也逐步擁有了獨立的自行車道。

二戰後隨著小汽車的廣泛使用,德國騎行環境急劇惡化,自行車一度被認為是過時的交通工具。然而到了1970年代,隨著環保理念的興起,作為靈活而環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又開始重新得到重視。1979年,德國聯邦環境委員會提出了“適宜自行車的城鎮”(Fahrradfreundliche Stadt)發展策略,並在德國的130多個城鎮重新規劃騎行網路。這一規劃使得自行車在城鎮間騎行更加方便快捷,在1980年代早期,德國出現了一次自行車的熱潮。

2002年,在德國自行車俱樂部的推動下,德國聯邦政府提出了一項全國性的自行車交通規劃(NRVP: Nationale Radverkehrsplan),在此規劃框架下,聯邦政府可提供額外資金支援自行車交通專案。其宗旨是為了環境和健康,鼓勵市民自行車出行。

德國最大的自行車站Radstation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項目的促進下,德國出現了“電話租借自行車”(Call a Bike),顧客可以通過打電話獲得4位元數的解鎖密碼,並在騎行結束後用公用電話打電話還車,車上內置的機器會自動更改密碼,以便下一次使用。這和當下共用單車的解鎖方式非常相似,也被認為是共用單車的原型。

美國:發明帶來不同的騎行

從189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推廣他們發明的自行車架開始,美國就開始出現各式各樣關於自行車的發明。其中較有影響的是1967年,美國麻塞諸塞州的Dick Allen設計的汽車後裝自行車架。1971年,他將這種車架推向全美國後,開車攜帶自行車出行成為了一種新的出行選擇。1968年,Schwinn公司生產的Sting-Ray自行車也成為了一大熱潮,根據Schwinn公司的資料,僅在那一年,美國出售的所有自行車中,70%都是Sting-Ray。

1994年,西雅圖的公車裝備了後裝自行車架,使得自行車出行與公交☆禁☆配合成為可能。

Allen一家及他公司生產的自行車架

中國:觀念的逐漸改變

雖然早在1868年,《上海新報》就對自行車進行了報導,但那時自行車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稀奇玩意兒。直到1897年,南京路開放了中國第一家自行車行後,自行車開始在國內慢慢傳播開來。

清末上海大馬路(南京東路)上苦力拉黃包車和衙役單手推腳踏自行車

1911年,上海郵政部門開始大量使用自行車投遞郵件。1926年,大興車行開始銷售國產自行車。1930年,瀋陽出現了中國有記錄的首個自行車廠。1942年,上海法租界設立了中國第一個自行車停車站——自由車站。1946年,南京國民政府頒佈《上海市腳踏車停放站管理規則》,統一管理全市自行車停放站。

由上海郵局出發投遞郵件的騎車郵差

直到建國之後,自行車才開始進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它成為50年代的“三大件”,70年代主要代步工具。因為巨大的自行車擁有量,使中國在80年代被稱為自行車王國。

城市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交通擁堵及環境問題,使得自行車又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從2005年開始,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都先後開始運營城市自行車,2011年,十二五規劃也首次在國家層面鼓勵非機動車出行。2016年底,各類共用單車開始出現在了城市街頭,自行車逐步成為了時尚、便捷的代名詞。

1986年,北京長安街上騎自行車的場景。

通過以上不同國家騎行歷程發展可以發現,從自行車發明起,由於一些重要事件推動(如機動車發展、石油危機),整個行業幾經起落。而國內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地遵循了這一規律。由於自行車本身為工業化發展的產物,就自行車的發展歷程來看,國內起步及發展時間點均晚於其他案例國家。

縱觀自行車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自行車普及到管理準則出現,再到具體停車設施建設,通常兩者之間有10-20年的時間差。國內的汽車發展比發達國家延後了近40年,這也使得自行車的回歸晚了近40年。

下一篇文章將深入介紹上海中心城區自行車的停車現狀。

參考文獻:

《Plan Amsterdam:Cycling policy and design》04|2014

《CYCLING POLICY IN THE UK》Laura Golbuff and Rachel Aldred

《德國自行車交通復興 :法規、規劃與政策》劉漣漣 蔡軍

《自行車與近代中國(1868-1949年)》徐濤

//wheninamsterdam-omyamsterdamtours.blogspot.de/2011/10/salt-and-pepper-amsterdam-and-bicycles.html

//www.galwaycycling.org/history-of-cycle-tracks/

https://www.trails.com/facts_39122_history-stingray-bikes.html

(研究負責人:王卓爾,研究團隊成員:艾木如拉,蔡建,陳家祺,官明正,宋君竹,宋子雨,研究支持:上海交通大學建築系四年級“先鋒建築師設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