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薛之謙微涼新歌《像風一樣》製作擔當深情解讀“風”故事

繼首波單曲《別》火爆發佈之後,11月3日,薛之謙再攜新作《像風一樣》與歌迷見面。這次薛之謙不僅包攬了詞曲,還參與了整首歌的製作,是繼上一張專輯中擔任歌曲《我好像在哪見過你》的製作人後,

再次以製作人身份完美詮釋薛式情歌,可謂是誠意十足。此次新歌製作還邀請到為《下雨了》《我害怕》等幾首歌編曲的張寶宇老師,鄭偉老師也傾情加盟。歌詞成為薛之謙在這首歌的音樂世界裡擁有的獨特話語權,參透時光後釋然的字句配合層次感鮮明的曲,在這樣一個秋天,他試圖敞開心扉,一同分享心中與風有關的故事。

“我等的模樣好不具象,用皮膚感受你的流向”,

歌曲伴著鋼琴的節奏漸漸暈染開來。那段歌裡所謂等的時光,回想起來記憶無法拼湊。倒敘展開的故事,已經進展到柳暗花明的豁達境遇裡。因感覺“你”像風,所以站在無邊的曠野裡,站在熙熙攘攘的鬧市裡,站在潮漲潮汐的海岸邊,都可以感受到“你”的存在。這旋律抵達心裡的過程,讓我們不僅擁有了觀望別人故事的讀者視角,也彷佛體味到了風的方向。
他說“你靠近雲都下降 你卷起千層海浪”,把關於“你”的所有腦海波瀾壯闊都一一回溯,所有心上惴惴不安的思緒都宣洩出來。轉念已是“侵略時沙沙作響 再宣佈恢復晴朗”,試圖體諒了自己所有情緒的來由,也不打算再較量下去。

後來,故事發展越發明朗,

隨著鼓點的節拍切入,不斷有溫柔的旋律衝擊著歌詞故事裡的委屈。“最近我的傷口沒生長,因為我躲在沒風的地方”,與風纏繞過的人,似乎無所謂去觸摸太陽,繼而全身而退,躲開那些不留餘地的侵襲,躲開風在的地方,為自己砌好圍牆。而隨著曲調的層次越發的鮮明,風也由最初的侵略又侵略演變成為掠奪。飄落腳邊的那片楓葉,揉進眼裡的細沙,慢慢退去的潮水,鬆開手飛走的氣球,
的確無法否認它們,否認風的存在,否認這大規模的心靈掠奪。

薛之謙的第二波單曲《像風一樣》,為無形存在的風進行了一場抽象而感性的剖析,由淺入深地喚起你心底風的呼嘯。整首曲是安靜而平緩,再慢慢變跌層次,最後把濃濃的惆悵全都拋到愈發鮮明的鼓點聲裡。至於收穫到什麼,那是聽故事的人心中的海,除了自己無人可以激起漣漪。這場風,似真似幻,

像煙火一樣盛大而寂寞,無需任何修飾的盛開,而我們還沒有晃過神來,到底是要為這美景感歎還是要去計較它轉瞬即逝的短暫。或許只能用心聽,在歌裡找答案,因為風是過客,故事才是主人。

這個秋天,請一邊看著風,一邊聽著薛之謙的「像風一樣」。

你會發現,你的心被什麼挑撥了。

那是風。

聽完後,你覺得這首歌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