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圍觀!湖南前三季度各市州人均收入排名出爐

2017年前三季度湖南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3元(製圖/胡萬元)

據三湘都市報消息 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日前公佈了湖南14市州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資料顯示,前三季度湖南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3元,其中,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和岳陽5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6萬元,僅張家界市和湘西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1萬元以下。

【資料一覽】

長沙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資料顯示,全省14市州中,長沙、株洲和湘潭3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過了2萬元,

且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其餘市州中超過1.5萬元的依次有衡陽 、岳陽、郴州、益陽和常德。

其中,省會長沙不僅經濟發展表現強勁,GDP總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同時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大關的市。前三季度長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198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079元和20123元,也遠遠超過其他市州。

分區域看,全省四大區域之間的收入差距依然明顯。

以長株潭地區為例,該地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17元,是環洞庭湖地區 (15999元)的1.69倍,是泛湘南地區(15549元)的1.74倍,是大湘西地區(11369元)的2.39倍。

【解讀】 儘管大湘西地區的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墊底”,但近年來,大湘西地區加快推進精准扶貧,大力發展柑桔、獼猴桃等特色產業,社會民生得到持續改善;再者,從增速來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10%的市州,

為邵陽、張家界、懷化、婁底和湘西州5市,均屬於大湘西地區,其發展潛力仍然巨大,不可忽視。

【收入分析】

受益于企業效益向好

居民可支配收入,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 。

前三季度,湖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0元,同比增長8.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3228元,占比過半,並且對城鎮居民增收貢獻率達59.3%,

是城鎮居民增收的主要動力。

從農村居民收入來看,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071元,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達4192元,也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如果從增收貢獻率來看,農村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同比增長13.6%,增收貢獻率為40.3%,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最大拉動力。

【解讀】 湖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分析認為,

湖南城鎮居民收入主要與企業效益向好、創業環境持續改善,以及政府出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加薪、公務用車改革等政策有關;此外,樓市升溫,一系列調控政策推高房屋租賃價格,也增加了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外出務工人數增加、月收入水準提升,以及扶貧力度加大、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等則是促進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

【消費支出】

醫療保健支出增兩成

除了可支配收入,湖南居民的消費支出帳單也同樣引人關注。

根據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發佈的資料,前三季度湖南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086元,同比增長10.2%,比上半年高1.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781元,增長6.6%,比上半年低1.8個百分點。

從上述一“高”一“低”的資料可以看出,湖南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總體上在不斷擴大,同時,城鎮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明顯強於農村,城鎮消費支出增速快於收入增速,也快于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速。

除了可支配收入,湖南居民的消費支出帳單也同樣引人關注。

根據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發佈的資料,前三季度湖南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086元,同比增長10.2%,比上半年高1.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781元,增長6.6%,比上半年低1.8個百分點。

從上述一“高”一“低”的資料可以看出,湖南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總體上在不斷擴大,同時,城鎮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明顯強於農村,城鎮消費支出增速快於收入增速,也快于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