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臘八節是這樣來的,你知道為什麼人們要吃臘八粥嗎

說起臘月初八,我相信沒人陌生。這是中國人民吃臘八粥的日子。

有傳說這個節日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來是淨飯王的兒子,但他看到眾生受生都在受老病死等痛苦折磨,而且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又十分的惡劣,於是他就想拯救眾生,說著他就出家了。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收穫,但是後來的六年苦行,他成佛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約定在每年的臘月初八吃粥。“臘八”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解放以前每個地方的佛寺都會有浴佛會,他們會舉行誦經,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然後就會用香穀、果實等煮粥來上供佛,這種粥就被稱為“臘八粥”。有傳說有的寺院還會在臘月初八以前由專門的僧人手持缽盂,去沿街化緣,

他們將收集過來的米、栗、棗、果仁等食物混合在一起煮成臘八粥再散發給民間的那些窮人。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史書記載,當時的說法是吃了臘八粥以後的人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很多窮人也會叫臘八粥為“佛粥”。

古時候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的,

一直到後來,材料才逐漸增多的。南宋得周密在《武林舊事》裡面曾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叫做‘臘八粥’”。一直到今天,我國江南,東北,西北的很多地區人民都還有著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傳統,但是廣東地區很少。

當然,做臘八粥的所用材料都不一樣,大多數情況下,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的現象比較多。後來,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