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建省的一個縣,被譽為“中國茶都”,還是鐵觀音的發源地!

福建,簡稱“閩”,在中國歷史上,又被成為八閩大地,現轄9個地級市,省會福州,地處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衝,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

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今天咱們說一個鐵觀音的發源地,它就是安溪縣。


安溪縣,古稱清溪,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廈、漳、泉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安溪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已有上千年的產茶歷史,安溪縣位居中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

安溪鐵觀音,名揚四海,香溢五洲,已成為中國茶葉第一品牌,也成為福建省一張亮麗名片,號稱中國茶都。

在中國歷史上,安溪,周屬七閩地。春秋戰國屬越地。秦屬閩中郡地。西漢高祖時期,無諸因助漢滅秦、楚之功被封閩越王,

屬閩越國地。武帝建元六年,因閩越國不斷舉兵侵百越,漢興師問罪,廢除閩越王封號,並先後封兩王(越繇王與東越王)以共領故閩越國地。元封元年,東越王叛漢被殺,漢改封越繇王為東成侯,並命軍吏徙閩越民于江、淮間。始元二年,遁逃山谷未遷的閩越民自立冶縣,安溪屬冶縣。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以南部都尉地為建安郡,增設東安縣,安溪屬東安縣。晉太康三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安溪屬晉安縣。南朝宋泰始四年,改晉安郡為晉平郡。齊仍為晉安郡。梁天監中析晉安郡置南安郡。安溪屬南安郡晉安縣。隋開皇九年,改南安郡為南安縣,安溪屬南安縣。


唐武德元年,南安縣屬建州。貞觀九年,豐州併入泉州。宋乾德二年,清源軍改為平海軍。清溪縣屬平海軍。太平興國三年,乃複為州。清溪縣屬泉州。宋宣和三年,厭其名與浙江睦州青溪同音,取溪水安流才能太平之意,改清溪為安溪,屬泉州。元至元十五年,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安溪縣屬泉州路總管府。

大德元年,置福建平海行中書省,以泉州為治所。

安溪縣城

清沿明制,安溪縣仍屬泉州府。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翌年,成立中華民國,改為民國紀年,並廢府、州、廳,福建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全省分為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道;3年6月,依原轄區域置閩海、廈門、汀漳、建安四道;安溪縣先後屬南路道、廈門道。1986年,泉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安溪縣隸屬泉州至今。面積3057.28平方千米,人口108萬。

內蒙古和福建的一個很出名的縣,名字正好反過來!

福建省的一個縣級市,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五名!

文:淩晨小米粥

依原轄區域置閩海、廈門、汀漳、建安四道;安溪縣先後屬南路道、廈門道。1986年,泉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安溪縣隸屬泉州至今。面積3057.28平方千米,人口108萬。

內蒙古和福建的一個很出名的縣,名字正好反過來!

福建省的一個縣級市,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五名!

文:淩晨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