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分論壇 3|全球化浪潮下,中國文化如何保持活力?

2017年11月2日下午,2017博鼇亞洲青年論壇舉行“文化與人文交流:全球化VS逆全球化,全球化4.0的思考”分論壇。

11月2日下午,在“文化與人文交流:全球化VS逆全球化,全球化4.0的思考”分論壇上,與會代表指出,全球化與本土文化並非完全對立。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瞭解自己的文化。代表們建議,可以將傳統文化融入現在的流行藝術、互聯網科技和產品中,以激發更多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為此,教育應該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求同存異,幫助青年在全球化中實現自身價值。

主持人

-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 梁宏正

討論嘉賓

- 香港著名創作歌手 張敬軒

- 德稻汽車及工業設計大師 賀邁

- 普拉爵文創創辦人 薛良凱

- 特拉維夫大學管理學院 Coller Institute of Venture 行政總裁習移山

- ofo 小黃車聯合創始人 于信

- 保利拍賣執行董事 趙旭

全球化與本土化對立嗎?

全球化步入4.0時代,德稻汽車及工業設計大師賀邁在談及對全球化理解時認為,全球化與本土化並非完全對立。他表示,他在中國與歐洲大陸的學生對全球化有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國學生勇於創新,抓住機遇,態度是積極正面的。而歐洲大陸的學生則相對消極,很多人認為全球化是負面的。作為設計大師的他表示,

設計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打破很多條條框框與不合。

在全球化進程中,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于信表示,共用單車已經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ofo創業經歷了失敗,最困難時公司帳戶上只有400塊錢。現在在已經覆蓋了17個國家,2億用戶,1000萬輛自行車,每天有超過3200萬人使用。

普拉爵文創創辦人薛良凱表示,全球化使得市場變大、受眾變多、服務加快,但有些會逐漸缺乏辨識度從而喪失競爭力。例如,現在的製造業中的代工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反而設計行業、文創工作者或者文化轉型者凸顯出來。他表示,無論是否在全球化時代,這些規則都是這樣。

在全球化趨勢中如何做?他表示,“你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文化,

知道自己的特長在哪,這樣走向全球化的時候才能保持自己特色,才有差異性,這樣才有賣點。否則就是一致性的商品,標準化商品”。

薛良凱表示,如果要挖掘文化特色,把它融入文化項目裡,不但我們這一代可將會受益,我們下一代、下下一代都會因為文化建設而創造出文化獨特性。

青年人如何應對全球化?

特拉維夫大學管理學院 Coller Institute of Venture 行政總裁習移山表示,全球化4.0是一個全新時代,英國脫歐、美國優先等保護主義行不通。這個時代對青年意味著什麼?習移山給了青年三大建議:第一,要有創新能力。不要停留在某個產品表面,要瞭解其背後的科技。第二,要嘗試克服英語的障礙。第三,要有開放思維、接受新事物的同時,要集中注意力,抓住新機遇。這也是21世紀是最重要的能力。

著名創作歌手張敬軒對全球化帶來的衝擊感受強烈,他表示,作為藝術行業裡面,我們代表所謂的流行藝術,我們每個工作範疇一直受著世界大環境影響。

他說,“現在很多優秀音樂人在他們音樂元素裡融入我們中國民族樂器、戲曲元素,這就是我們作為中國的歌手、音樂人非常有優勢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在全球化大環境裡,必須保有自己原有特色,才能在一個嶄新的局面裡打開新的天地 ”。

那麼在全球化大潮下該如何保有特色,吸引年輕聽眾呢?張敬軒建議可以嘗試用流行音樂承載傳統文化。這一代年輕人需要對傳統文化有一個非常好的理解,這點至關重要。日韓許多傳統的文化,都是從華人文化衍生出來的。此外,還應用國際視野、國際標準做好流行音樂,做好自身相關的MV演唱會作品等,長此以往,消費者自然會把目光重新投放到我們傳統文化當中。

中國文化走出去——從藝術品到共用單車

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表示,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文化的提高以及經濟的發展,中國才有藝術品交易拍賣。而目前,全球藏家十分關注中國文化藝術品的交易。目前保利網路拍賣上將近有100萬人交易。在香港,是珠寶、油畫這個方面是全球化普及性很強的。而在內地是傳統的書畫、古董。兩者不一樣。

但他同時表示,互聯網上藝術品交易,和標準化的電商不一樣,是非標準的藝術品電商,才剛剛起步。未來還將面臨很大挑戰。

於信表示,ofo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幾個人都非常喜歡騎自行車。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到現在為止每年仍然會組織公司全體高管,無論公司有多忙,一起去青海湖,圍青海湖騎行,上坡很困難,下坡很輕鬆。整個過程跟創業一樣。我們也會把這樣的文化、愛好傳遞給公司後面進來的其他的高管。

於信還透露,短時間內大家可能不會看到ofo和摩拜合併這樣的事情發生。

亞洲浪潮,博鼇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特拉維夫大學管理學院 Coller Institute of Venture 行政總裁習移山表示,全球化4.0是一個全新時代,英國脫歐、美國優先等保護主義行不通。這個時代對青年意味著什麼?習移山給了青年三大建議:第一,要有創新能力。不要停留在某個產品表面,要瞭解其背後的科技。第二,要嘗試克服英語的障礙。第三,要有開放思維、接受新事物的同時,要集中注意力,抓住新機遇。這也是21世紀是最重要的能力。

著名創作歌手張敬軒對全球化帶來的衝擊感受強烈,他表示,作為藝術行業裡面,我們代表所謂的流行藝術,我們每個工作範疇一直受著世界大環境影響。

他說,“現在很多優秀音樂人在他們音樂元素裡融入我們中國民族樂器、戲曲元素,這就是我們作為中國的歌手、音樂人非常有優勢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在全球化大環境裡,必須保有自己原有特色,才能在一個嶄新的局面裡打開新的天地 ”。

那麼在全球化大潮下該如何保有特色,吸引年輕聽眾呢?張敬軒建議可以嘗試用流行音樂承載傳統文化。這一代年輕人需要對傳統文化有一個非常好的理解,這點至關重要。日韓許多傳統的文化,都是從華人文化衍生出來的。此外,還應用國際視野、國際標準做好流行音樂,做好自身相關的MV演唱會作品等,長此以往,消費者自然會把目光重新投放到我們傳統文化當中。

中國文化走出去——從藝術品到共用單車

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表示,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文化的提高以及經濟的發展,中國才有藝術品交易拍賣。而目前,全球藏家十分關注中國文化藝術品的交易。目前保利網路拍賣上將近有100萬人交易。在香港,是珠寶、油畫這個方面是全球化普及性很強的。而在內地是傳統的書畫、古董。兩者不一樣。

但他同時表示,互聯網上藝術品交易,和標準化的電商不一樣,是非標準的藝術品電商,才剛剛起步。未來還將面臨很大挑戰。

於信表示,ofo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幾個人都非常喜歡騎自行車。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到現在為止每年仍然會組織公司全體高管,無論公司有多忙,一起去青海湖,圍青海湖騎行,上坡很困難,下坡很輕鬆。整個過程跟創業一樣。我們也會把這樣的文化、愛好傳遞給公司後面進來的其他的高管。

於信還透露,短時間內大家可能不會看到ofo和摩拜合併這樣的事情發生。

亞洲浪潮,博鼇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