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省進一步完善支持創業創新政策措施並設立“綠色通道”

山東省進一步完善支持創業創新政策措施並設立“綠色通道”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往農村偏移,並且鼓勵返鄉人員在農村地區就業創業,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

面對這樣的情況,山東省進一步完善支援創業創新政策措施,並且要求縣級政府設立“綠色通道”,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提供便利服務。

近日,山東省出臺《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系統梳理了各方面支援農村創業創新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措施。《意見》明確了支持對象、發展領域和方向,並從完善支持創業創新政策措施、搭建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16條具體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據山東省農業廳副巡視員於永德介紹,上述支持創業創新政策措施包括:優化市場准入制度,

縣級人民政府要設立“綠色通道”,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提供便利服務,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創新金融扶持方式,並加大財政支援力度。

同時,山東將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實施創業補貼政策,在初始創業、職工社會保險費、就業崗位開發等方面給予一定補貼,返鄉下鄉人員創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

按照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山東還將搭建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加強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培訓,建立返鄉下鄉人員資訊庫,實施精准培訓,提升其創業能力,並加強創業園區(基地)建設。

《意見》鼓勵多元化創業創新,鼓勵返鄉下鄉人員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返鄉下鄉人員組建創業創新團隊,合作組建現代企業、企業集團,支持返鄉下鄉人員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智慧農業。

“長期不在農村的返鄉下鄉人員,回到農村創業創新時碰到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做什麼項目,然後如何去做。”山東省農業廳產業化辦公室主任孫明河坦言。

對此,孫明河介紹,《意見》在支援發展領域、發展模式等方面給予廣大返鄉下鄉人員以指引。一方面,引導返鄉下鄉人員進入適宜的經營領域,發展規模種養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林下經濟等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從事農產品初加工業、精深加工等,還可以從事農機作業服務、農村電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養生養老、中央廚房等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

另一方面,《意見》引導返鄉下鄉人員創新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通過承包、租賃、入股、合作等多種形式創辦、領辦農村合作組織,帶動更多農民富起來;與其他經營主體有效對接,創辦農業企業和各類相關產業,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引領者;利用技術、資訊優勢,通過農村電商平臺進行網上創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智慧農業。

“在這個過程中,農業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其搞好市場分析、政策諮詢和專案論證,引導他們發展既符合市場需求、又能發揮返鄉下鄉人員優勢的特色化、小眾化、中高端、高附加值農產品,提高創業創新品質和效益,具體選擇什麼產業、怎麼進行經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這個事情辦好。”孫明河說。

通過農村電商平臺進行網上創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智慧農業。

“在這個過程中,農業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其搞好市場分析、政策諮詢和專案論證,引導他們發展既符合市場需求、又能發揮返鄉下鄉人員優勢的特色化、小眾化、中高端、高附加值農產品,提高創業創新品質和效益,具體選擇什麼產業、怎麼進行經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這個事情辦好。”孫明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