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山西大學生村官申論熱點:更多農民轉向高端供給

以下內容是山西大學生村官考試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申論熱點“更多農民轉向高端供給”,供考生參考及學習!

背景連結

“我不信中國農民賺不到錢!”老譚是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青陽村的村民。

當地的桃子一斤只賣幾塊錢,老譚的桃子一斤能賣幾十元,訂晚了還買不到。別看60多歲了,老譚一點不落伍,講起自己的供給側“土理論”頭頭是道:我種的是山東引進來的金秋紅晚熟桃,中秋節和國慶日期間供應,人家下架我上市,在重慶算是第一例,這就有了大商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綜合分析

60多歲老譚體現出的“與時俱進”的魄力值得點贊,高齡不失夢想,走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精品果園路線,產品瞄準的是當地中高端市場。而人家下架我上市更是突出老譚獨特行銷技能,抓住市場機遇的創新精神。“我不信中國農民賺不到錢!”更是一種自信與擔當。

意義:一是老譚相信中國農民賺錢的底氣體現了作為中國農民的自豪,

對當代中國農民能力的代言與肯定,極大增強了農民的自信心。二是60多歲高齡仍然回應黨中央的供給側,並獲得成功,給其他農民樹立了榜樣,增強了黨的理論在農村的實踐性,是供給測改革的生動體現。三是引進先進品種,找准市場空隙,也是互聯網+農業生動體現,更能吸引更多農民跟進,以此增加收入,滿足消費者的中高檔需求。

問題:60多歲還在奮鬥,

體現農村勞動力短缺的事實,城鄉差距在拉大。而自己獨自引進技術,獨木不成林,凸顯了政府科技援助等方面普及不深。訂晚了還買不到,體現消費者對於老譚的信任,以及中高檔農業產市場的缺口依然很大,需要增加有效供給。

對策:

一是宣傳部通過電視訪談等節目報導老譚事蹟,引發群眾效仿,同時積極宣傳老譚的做法,讓更多人對農業充滿信心,吸引青壯年回流。

二是各地農技站逐村開展培訓,以淘寶村為藍本,立足本地消費者的實際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為農民打造自己的合作社,通過技術支援,保險兜底讓互聯網+深入農業。

三是各級鄉政府圍繞特色農產品這一資源稟賦,精准施策:提升產業化水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深加工業,拉長特色產業鏈,放大政策效果。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

實現農業節本增效,節約增收,農民才能安心種地,省心賺錢。

四是國家進一步完善每年一號檔,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與政策傾斜。惠農資金逐步打入農民帳戶,推動家庭農場主制度,依託現在大資料、物聯網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