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竹溪,一個名稱優美、名副其實的縣城

清明時節,我再次回到了我的家鄉---竹溪縣。

竹溪,聽其名,便知乃是山多林密,翠竹婆娑,山澗溪流叮咚之所在。這該是久居城市的現代人神往的旅行、踏青目的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詩句表達了詩人在細雨紛紛的清明時節對逝去親人的一種悲思。逝去的親人給了我們生命,更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愛。清明節,踏青祭祖,是中華民族之傳統,攜家人于逝去親人墓前以虔誠感恩的心追思懷古;亦是趁著春暖花開之時節邀上親朋好友郊野踏青,呼吸著花香四溢的空氣,感受著如詩如畫的山川河流。

清明祭祖的意義其實除了是對家族故人的祭思,

更是要求我們如何善待身邊的親人,朋友。生命總歸是來去匆匆,用一顆溫暖的心、每天陽光樂觀地去生活、去愛。卻會讓有限的生命充滿無窮的樂趣。

我的家鄉在竹溪縣天寶鄉,這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最美好的童年、少年時光在這裡度過。12年光陰,在一個人的一輩子裡面顯得並不長,但留給我的記憶卻異常深刻。幽靜秀美的大山裡的小山村,雞叫蛙鳴,三三兩兩的農舍分佈在或大山腳下、或半山腰。

三五成群的孩子一路歡歌笑語或行走在上學路上;或嬉戲於田間地頭;或打鬥在門前小小的道場之上。以現在人的眼光看,我們當年的童年生活該是苦澀的,畢竟在一個經濟落後、封閉的山村裡,物質生活十分匱乏。在爸媽對過去生活的回憶裡,以及我已然清晰的記憶裡,全家人能吃飽飯已是對父母最大的考驗,是每天媽媽走進廚房將要面對的最大的折磨。
于我們孩子而言,卻是沒有絲毫這方面煩惱的,似乎總是樂呵呵的在玩耍,自然不懂得當年父母的無奈。

時光荏苒,如今我們的孩子也早已過了我當年的年紀。父母不經意間漸漸老去。第一次感覺父母老了是在2010年春節,一家人都在準備著團年飯,爸爸坐在陽臺摘菜,媽媽在廚房忙活著。不知道怎麼地,那天我端詳了咱的爸媽,看著蒼老的臉龐、和那一雙給予我們無數次愛的撫摸如今卻異常粗糙的雙手。

我心裡很酸。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溫暖、是愛、是愧疚、是內心的咽噎。

記得小時候,月朗星稀的夏天夜晚,總會搬起板凳坐在門前的道場上,聽父親講故事。這該是我吸取知識除了小學課本之外的另外一個最大的途徑了。當然父親也總會提起他小時候的事,特別是初中生活以及畢業後參加農活的各類經歷以及有趣的事。

父親從小體弱,完全無法勝任繁重的農活,總想著改變一些,於是就利用農活間隙,摘臘梅花、挖黃薑、割苧麻,賣的幾分、幾毛錢,購買書籍。自學了一些中醫藥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父親也終於成為了村裡的赤腳醫生,通過治病救人掙得全家口食,終於可以不用靠繁重的農活去掙得幾分工分。

小時候,父母給了我們無盡的愛,我們對父母是無盡的依賴。

現在父母老了,父母開始依賴我們,我們給予了他們多少愛呢?

每個人在人過中年都開始懷舊,邁入老年的父親尤其如此。總想著有個機會和父親一起回到他青蔥時光走過的地方。這個清明節前很久我就計畫著陪著他去他初中生活所在地--豐溪鎮。這次清明節也終於成行了。

一大早,從縣城出發直奔故鄉天寶鄉。很大氣的地名,物華天寶,雖說不上人傑地靈。卻也是我心中的最美的故鄉。一到達天寶,逐一為逝去的先人們掃墓、掛清。站在祖屋附近,極目四處,一切物是人非,一切卻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這次回老家祭祖,異常難得和遠在河北的兒時好友結伴同行。兩人站在祖屋對面的山坡上,感慨良多。心中升騰起無數兒時的記憶。那一刻,我們體內的童真升騰著。

這邊廂,依依不捨作別故鄉山村,立馬奔赴父親初中生活地---豐溪鎮。

一路山嵐疊嶂、群山披紅掛綠,小溪在車窗外跳躍奔騰。一行人歡快地聊天,很快車行至豐溪。

豐溪者,溪流豐沛也。果然名不虛傳,公路沿流淌著碧綠的溪水的峽谷蜿蜒而建。一路無數條小溪從山澗冒出頭,有的溫婉安靜宛如綠絲帶、有的活潑跳躍形成飛瀑。

特別一提的是豐溪鎮合歡穀。一處原始的絕美景點。停車路邊、逐溪前行15分鐘,抵達罎子口瀑布。

一股清澈的溪流從狀如罎子口部的山頂飛奔而下,十分壯觀。

在豐溪工作的同學盛情接待完畢,他帶領我們去往父親學習過的學校。站在學校裡,寡言少語的父親變得口舌伶俐,滔滔不絕。看得出來,他很興奮。幾十年前的老師、附近的地名,他如數家珍。我這一旁陪著同學聊著天,卻總分心考量父親的心思。

不負美景不負卿,這個清明節,祭故親,賞美景;話親情,道友緣,樂哉、快哉。

遠眺我的祖屋

祖屋附近

祖屋

沿途風光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1)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2)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3)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4)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5)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6)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7)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8)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9)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1)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2)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3)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4)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5)

父母開始依賴我們,我們給予了他們多少愛呢?

每個人在人過中年都開始懷舊,邁入老年的父親尤其如此。總想著有個機會和父親一起回到他青蔥時光走過的地方。這個清明節前很久我就計畫著陪著他去他初中生活所在地--豐溪鎮。這次清明節也終於成行了。

一大早,從縣城出發直奔故鄉天寶鄉。很大氣的地名,物華天寶,雖說不上人傑地靈。卻也是我心中的最美的故鄉。一到達天寶,逐一為逝去的先人們掃墓、掛清。站在祖屋附近,極目四處,一切物是人非,一切卻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這次回老家祭祖,異常難得和遠在河北的兒時好友結伴同行。兩人站在祖屋對面的山坡上,感慨良多。心中升騰起無數兒時的記憶。那一刻,我們體內的童真升騰著。

這邊廂,依依不捨作別故鄉山村,立馬奔赴父親初中生活地---豐溪鎮。

一路山嵐疊嶂、群山披紅掛綠,小溪在車窗外跳躍奔騰。一行人歡快地聊天,很快車行至豐溪。

豐溪者,溪流豐沛也。果然名不虛傳,公路沿流淌著碧綠的溪水的峽谷蜿蜒而建。一路無數條小溪從山澗冒出頭,有的溫婉安靜宛如綠絲帶、有的活潑跳躍形成飛瀑。

特別一提的是豐溪鎮合歡穀。一處原始的絕美景點。停車路邊、逐溪前行15分鐘,抵達罎子口瀑布。

一股清澈的溪流從狀如罎子口部的山頂飛奔而下,十分壯觀。

在豐溪工作的同學盛情接待完畢,他帶領我們去往父親學習過的學校。站在學校裡,寡言少語的父親變得口舌伶俐,滔滔不絕。看得出來,他很興奮。幾十年前的老師、附近的地名,他如數家珍。我這一旁陪著同學聊著天,卻總分心考量父親的心思。

不負美景不負卿,這個清明節,祭故親,賞美景;話親情,道友緣,樂哉、快哉。

遠眺我的祖屋

祖屋附近

祖屋

沿途風光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1)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2)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3)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4)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5)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6)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7)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8)

豐溪鎮合歡穀景色(9)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1)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2)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3)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4)

煙雨朦朧中的龍湖濕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