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一國家打響全球貨幣戰,我國經濟要如何應對?

近日的重磅新聞是英國央行加息了,在11月2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英國央行宣佈加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作為近代以來資本主義老牌強國,英國近年來雖然飽受脫歐的爭議,

但是經濟發展卻有條不紊的前進,尤其是該國內的通脹問題,英國9月CPI同比增3%,創五年新高,遠遠高出央行期待的2%,加息成為解決市場過熱的一大工具,而這一次加息,是英國央行自2007年7月以來的首次加息,也是繼美國,加拿大之後開啟加息步伐的又一大國。

重點在於隨著世界經濟的持續復蘇,一些大國已經調整貨幣策略,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外部環境中美元是首位,畢竟美元是世界貨幣中的霸主,

在各國對外貿易中主要用美元作為結算,美國近期的經濟也算是穩步增長,美國三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3%,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的2.6%。9月工資增速、CPI增速實現強勁回升,通脹疲弱問題得到一定緩解,十二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大增,美聯儲持續加息對於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來說,他們將要承擔資本外流的壓力,尤其是那麼經濟結構不算完善的國家來說.

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國際市場紛紛關注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人選,美國主流媒體報導:白宮已經通知美聯儲理事鮑威爾,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意提名他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市場普遍預計,現任美聯儲理事鮑威爾將會繼續耶倫的政策,實施漸進式的縮表和加息政策。

整體看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走出經濟危機時的陰影,邁向強勁復蘇狀態,對於我國來講,做為世界工廠的我們,在全球化貿易中,其他國家的經濟復蘇有助於拉動我國的外需,從而間接拉動我國的經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多數都在考慮加息(除了日本),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我國會不會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從而加息?

加不加息看經濟

說起加息,就要看央行對於加息的參照物,參照物來自於經濟的反應,在歐美國家中,多數是以經濟增速,失業率,市場通脹三大指標作為參照物,其中,市場通脹率一般定在2%。當然,以上參照物根據我國國情來看或不太一樣,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看我國的經濟增速及市場通脹率,目前來看,我國經濟仍然處於穩增長狀態,三季度經濟增速為6.8%,比上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2017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具有經濟監測經濟運行的及時、可靠的先行指標PMI指數,十月份製造業PMI指數為51.6%,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不及預期52%,創三個月以來新低。

通過綜合的資料來看,個人認為我國經濟還不具備加息的客觀條件,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市場對於我國的經濟保持樂觀,對於明年的物價水準增高預期明顯,所以說,貨幣政策將在兩年內或有明顯的變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的程度已經讓一些企業想走出去看看,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回家心切”,對於我國實體經濟來講這是風險大於機遇。唯有鼓足幹勁謀發展,完善國內經濟結構,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從而造福于國內的廣大勞動群眾,任他外面世界再“精彩”,我自巍然不動。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市場對於我國的經濟保持樂觀,對於明年的物價水準增高預期明顯,所以說,貨幣政策將在兩年內或有明顯的變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的程度已經讓一些企業想走出去看看,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回家心切”,對於我國實體經濟來講這是風險大於機遇。唯有鼓足幹勁謀發展,完善國內經濟結構,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從而造福于國內的廣大勞動群眾,任他外面世界再“精彩”,我自巍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