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塞北古城大同,關於家鄉的美麗傳說

我的家鄉古城大同,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位於山西省北部,晉冀蒙交界處,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跡眾多。在這座悠悠的古城裡,有著不少動人的傳說,客官且聽小女子為你道來:

世人都說神仙好,九天之上,仙境悠悠,雲海翻滾,霞光陣陣,樓閣殿宇,金碧輝煌,每個樓宇間都勃發著陣陣仙氣。在這淩霄寶殿之上,有只金色鳳凰,受萬世之精華,長年棲於此。在一次瑤池會舉辦之時,

鳳凰有幸去跟隨玉皇大帝參會,也去一睹各類神仙的風采。酒過三巡,眾仙微醺,邊像我們凡人一樣開始侃大山。同為受邀的八仙最為興奮,像大家描述人間美景,繪聲繪色,好一個快活之地。

鳳凰聽罷之後,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終日在天宮,

景雖美,奈何孤單寂寞,若能與八仙去往人間一遊,此生無憾也!"想到此處,鳳凰悄悄走到張果老身旁,銜住他的衣襟,果老心領神會,便領鳳凰悄悄離席。鳳凰請求張果老帶她去凡間遊玩一番,張果老說:"你想去凡間我定當鼎力相助。"鳳凰問道:"那果老你覺得人間哪方寶地可以落腳?"張果老說:"塞北有一處風水寶地,民俗醇厚,遍地梧桐。這裡有一山,名曰恒山,我正在此煉丹,
你在這裡落腳,相隔不遠,有事也好互相照應?”鳳凰大喜,而張果老口中的塞北寶地就是大同。

瑤池會結束後,鳳凰搖身變作一隻蜜蜂,躲過守門的天兵,飛出寶殿,立刻現出鳳凰原形展翅飛翔,迤邐來到大同,落在梧桐樹上。次日,玉皇大帝發現鳳凰不見了,

急命二郎神楊戩攜哮天犬前去捉拿。楊戩騰雲來到大同上空,手撥祥雲觀察,發現了鳳凰,便喝令她立即回轉天宮,鳳凰執意不從,楊戩便說:"你私自出宮已是觸犯天條,若執意在此休要怪我無情!"鳳凰此時流下了眼裡,哀求道:"天宮寂寞,凡間有如此寶地,就算你處罰我我也不回去!"楊戩大怒,彎弓搭箭朝鳳凰射去,正中鳳凰右翅。鳳凰忍痛飛到恒山去找到張果老求救。
張果老施仙法給給朱元璋托夢,授意他們將大同城建成鳳凰單展翅形狀,並將鳳凰的神靈永久的封存在這座美麗的城市裡。朱元璋認為這是天意安排。於是,在洪武五年,令徐達于遼金"雲中土城"舊址增築大同城;景泰年間,令巡撫都禦史年富於城北築"北小城";天順年間,令都禦史巡撫韓雍于城東築"東小城",于城南築"南小城"。

正所謂是城高池深,固若金湯,大同堪稱"北方鎖鑰",當時的大同"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主城高大雄壯,東、南、北三座小城成倚角之勢。整個佈局,高低錯落有秩,疏密規整大方,猶如一隻金色鳳凰舒展單翅,昂首朝陽,造福一方。當地人都知道大同有東關、南關、北關,卻沒有西關。南關為金鳳之頭,主城為金鳳之身,北關為鳳尾,東關為金鳳展翅,城西為金鳳合翅,因負箭傷而未伸展,城內之美好建築,酷似金色鳳凰羽衣之燦爛輝煌。這種城堡建置之奇特佈局,在我國實屬罕見。 經過歷代滄桑變遷,這些丹柱瓦頂雕粱畫棟之美好建築,大部分毀於歷代兵火之中,也有的因城市擴建而拆毀。 如今,山川地貌依舊,歷史遺跡猶存,過往行人只能憑弔而已。幸而,城內還剩一座古樓得以獨存,遊人可去瞻仰,觀其風貌,撫今追昔,臆想當年繁華景象。

說完了鳳凰城傳說,該說說“水的故事了”。老大同人都知道,我們這裡有個鎮河鐵牛,原在東門外禦河大橋附近,後來把它搬進了善化寺,我第一次見它是已經是在善化寺了,可以注意到,這只牛的肚子是破的,有很多外地遊客以為是人為破壞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關於鐵牛,它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傳聞鳳凰喜熱,因此古時大同城經常鬧旱災,明代時有一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龜裂的土地在向上天祈求雨水的降臨,百姓們也無能為力,每天只能祈禱著。

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在一個河堤邊搬來了一戶鐵匠,這鐵匠也是奇怪,白天不開門做生意,一到晚上就“當當"的開始打鐵。有個小孩很好奇,在一天夜深人靜時,他悄悄的出門去河堤邊尋找這位鐵匠。旱災的夜晚還是有一絲清涼,到了河堤時他看到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煉鐵爐旁鍛打鐵塊,火焰四起,照得附近如同白晝一般。

小孩蹲在旁邊,托著腮幫子問道:"老人家,您兒這是做啥呢(請用大同話閱讀)?"鐵匠對少年說:"煉牛。""煉牛做啥?""給你們這裡的百姓防洪!"鐵匠並沒有多少興趣和小孩聊天,仍繼續打鐵。小孩懵了,心想:"這老漢是個成色哇,防啥洪?我透都快旱求死了!"說完,小孩不高興地回家睡覺去了。

自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聽到那月光下的打鐵聲。過了幾天,雲中大地下起了多年不見的連陰雨,老百姓們高興極了,覺得他們的祈禱感動了上蒼。但沒想到的是,這雨是越下越大,水勢也漸漸上漲,便威脅到了地勢起的百姓們。那小孩一家也搬到了地勢較高之處。洪水不斷上漲,大同的百姓們又開始祈禱:夠了,夠了,雨夠了。突然,有人看到鐵匠的房子裡突然跑出一個東西,定睛一看,是一頭鐵牛!這牛二話不說就開始喝水,此時洪水漸漸散去,天空也開始放晴。

這時,看到這一幕的小孩大喊一聲:"那是鐵匠做的鐵牛!"或許是被小孩道破了”天機“,牛轉身就跑,可是肚子裡喝了太多的水,行動不便。當它走到河堤邊時,回頭看了一眼小孩,突然它的肚子破了,洪水侵襲而出,灌滿了河堤,從此這條河就被稱作“禦河”,破肚子的牛也永遠矗立在了那裡。

大同還有許多傳說,由於篇幅需要我會慢慢的給大家講述。雖然每個故事都有著不同的版本,每個故事都是大同人民的集體記憶,我們一直在流傳著。

大同是著名的美女之鄉,有道是大同府的姑娘朔州的郎。大同在歷史上一直處在一個文化緩衝帶上,具有相對的開放性。作為一個城市的興起,少數民族所作的功績是值得肯定的。古代我們漢人一般都把大同視為邊關來看待,他們來這裡無非是戍邊、屯田,即便定居下來,也很難時當地為故土。而其他民族則不同,他們把大同當作故土、發源地,因此對她投入了更大的精力。西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這座城市進入了一個最燦爛輝煌的時期,大同被胡化。隋唐時期並沒有改變這胡化的性質。到了唐朝滅亡,大同轉入突厥的一支沙陀人的掌控下,不久又被契丹人取而代之。之後,女真、蒙古相繼成為這裡的主人。歷史上於大同的人口遷徙就有多次:天興元年(西元398年)正月,拓跋珪攻陷鄴城後,將太行山以東六州的官吏、百姓以及徒何(鮮卑段氏)、高麗等和能工巧匠十萬余人遷于平城。泰常三年(西元418年)將冀、定、幽三州的人口遷于平城。太延四年(西元439年)冬十月,將涼州三萬余家遷于平城。太平真君七年(西元446年),將長安城內的能工巧匠二千余家遷于平城。正平元年(西元451年)將在戰爭中投降的五萬餘家分別安置在平城附近。太和五年(西元481年)四月,將徐州、兗州一帶的反民三萬余人遷于平城。從這些資料看,歷史上在大同生活過的居民族屬可能高達數十種之多,這些民族即便在當時的政權瓦解後,也可能再次回遷。那些不願遷徙的老百姓還是會有不少的數量留在當地。從遺傳學角度看,民族與種族的融合有利於大同人產生區別於其他山西城市的顏值優越性。

相對於太原的女孩子而言,大同美女也許婉約不夠,但是大同美女卻更加開放、大膽、多了一份豪氣。和忻州的女孩子相比,又有些大方的爽朗和活潑。與朔州等其它城市的女人相比,大同美女身上又多了一些清新和雅致。總之,高挑的大同美女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那種氣質,除了化妝品之類的東西打造外,她們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情更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大美。

現如今大同的物價水準保持一般,從吃飯到娛樂,想要省錢,依舊可以生活地很滋潤,想要消費,也有能讓你好好支持國家經濟發展的地方。房價也不算太高(與同等水準的城市相比較),當然,與之相對應掙的工資也不是很高。現如今城市規劃很好,道路很清晰,公交線路覆蓋也蠻全。綠化程度也夠高,空氣品質超好,天總是藍的,在的時候不覺得怎麼樣,走出去了,才知道藍天多可貴。

作為大同本地人,我承認我受不了我們這裡的一些惡習:亂變道的計程車司機、無視紅燈的電動車大隊、霸氣外露的中巴拉客後生、隨地亂丟垃圾的行人們。我們大同人打架從來不講道理,但你來到大同,就能發現到我們是那麼的熱情。無論怎樣,我們只是一座四線小城市,隨著長大我在慢慢的看著她越來越好,我愛著這座城市!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正所謂是城高池深,固若金湯,大同堪稱"北方鎖鑰",當時的大同"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主城高大雄壯,東、南、北三座小城成倚角之勢。整個佈局,高低錯落有秩,疏密規整大方,猶如一隻金色鳳凰舒展單翅,昂首朝陽,造福一方。當地人都知道大同有東關、南關、北關,卻沒有西關。南關為金鳳之頭,主城為金鳳之身,北關為鳳尾,東關為金鳳展翅,城西為金鳳合翅,因負箭傷而未伸展,城內之美好建築,酷似金色鳳凰羽衣之燦爛輝煌。這種城堡建置之奇特佈局,在我國實屬罕見。 經過歷代滄桑變遷,這些丹柱瓦頂雕粱畫棟之美好建築,大部分毀於歷代兵火之中,也有的因城市擴建而拆毀。 如今,山川地貌依舊,歷史遺跡猶存,過往行人只能憑弔而已。幸而,城內還剩一座古樓得以獨存,遊人可去瞻仰,觀其風貌,撫今追昔,臆想當年繁華景象。

說完了鳳凰城傳說,該說說“水的故事了”。老大同人都知道,我們這裡有個鎮河鐵牛,原在東門外禦河大橋附近,後來把它搬進了善化寺,我第一次見它是已經是在善化寺了,可以注意到,這只牛的肚子是破的,有很多外地遊客以為是人為破壞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關於鐵牛,它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傳聞鳳凰喜熱,因此古時大同城經常鬧旱災,明代時有一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龜裂的土地在向上天祈求雨水的降臨,百姓們也無能為力,每天只能祈禱著。

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在一個河堤邊搬來了一戶鐵匠,這鐵匠也是奇怪,白天不開門做生意,一到晚上就“當當"的開始打鐵。有個小孩很好奇,在一天夜深人靜時,他悄悄的出門去河堤邊尋找這位鐵匠。旱災的夜晚還是有一絲清涼,到了河堤時他看到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煉鐵爐旁鍛打鐵塊,火焰四起,照得附近如同白晝一般。

小孩蹲在旁邊,托著腮幫子問道:"老人家,您兒這是做啥呢(請用大同話閱讀)?"鐵匠對少年說:"煉牛。""煉牛做啥?""給你們這裡的百姓防洪!"鐵匠並沒有多少興趣和小孩聊天,仍繼續打鐵。小孩懵了,心想:"這老漢是個成色哇,防啥洪?我透都快旱求死了!"說完,小孩不高興地回家睡覺去了。

自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聽到那月光下的打鐵聲。過了幾天,雲中大地下起了多年不見的連陰雨,老百姓們高興極了,覺得他們的祈禱感動了上蒼。但沒想到的是,這雨是越下越大,水勢也漸漸上漲,便威脅到了地勢起的百姓們。那小孩一家也搬到了地勢較高之處。洪水不斷上漲,大同的百姓們又開始祈禱:夠了,夠了,雨夠了。突然,有人看到鐵匠的房子裡突然跑出一個東西,定睛一看,是一頭鐵牛!這牛二話不說就開始喝水,此時洪水漸漸散去,天空也開始放晴。

這時,看到這一幕的小孩大喊一聲:"那是鐵匠做的鐵牛!"或許是被小孩道破了”天機“,牛轉身就跑,可是肚子裡喝了太多的水,行動不便。當它走到河堤邊時,回頭看了一眼小孩,突然它的肚子破了,洪水侵襲而出,灌滿了河堤,從此這條河就被稱作“禦河”,破肚子的牛也永遠矗立在了那裡。

大同還有許多傳說,由於篇幅需要我會慢慢的給大家講述。雖然每個故事都有著不同的版本,每個故事都是大同人民的集體記憶,我們一直在流傳著。

大同是著名的美女之鄉,有道是大同府的姑娘朔州的郎。大同在歷史上一直處在一個文化緩衝帶上,具有相對的開放性。作為一個城市的興起,少數民族所作的功績是值得肯定的。古代我們漢人一般都把大同視為邊關來看待,他們來這裡無非是戍邊、屯田,即便定居下來,也很難時當地為故土。而其他民族則不同,他們把大同當作故土、發源地,因此對她投入了更大的精力。西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這座城市進入了一個最燦爛輝煌的時期,大同被胡化。隋唐時期並沒有改變這胡化的性質。到了唐朝滅亡,大同轉入突厥的一支沙陀人的掌控下,不久又被契丹人取而代之。之後,女真、蒙古相繼成為這裡的主人。歷史上於大同的人口遷徙就有多次:天興元年(西元398年)正月,拓跋珪攻陷鄴城後,將太行山以東六州的官吏、百姓以及徒何(鮮卑段氏)、高麗等和能工巧匠十萬余人遷于平城。泰常三年(西元418年)將冀、定、幽三州的人口遷于平城。太延四年(西元439年)冬十月,將涼州三萬余家遷于平城。太平真君七年(西元446年),將長安城內的能工巧匠二千余家遷于平城。正平元年(西元451年)將在戰爭中投降的五萬餘家分別安置在平城附近。太和五年(西元481年)四月,將徐州、兗州一帶的反民三萬余人遷于平城。從這些資料看,歷史上在大同生活過的居民族屬可能高達數十種之多,這些民族即便在當時的政權瓦解後,也可能再次回遷。那些不願遷徙的老百姓還是會有不少的數量留在當地。從遺傳學角度看,民族與種族的融合有利於大同人產生區別於其他山西城市的顏值優越性。

相對於太原的女孩子而言,大同美女也許婉約不夠,但是大同美女卻更加開放、大膽、多了一份豪氣。和忻州的女孩子相比,又有些大方的爽朗和活潑。與朔州等其它城市的女人相比,大同美女身上又多了一些清新和雅致。總之,高挑的大同美女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那種氣質,除了化妝品之類的東西打造外,她們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情更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大美。

現如今大同的物價水準保持一般,從吃飯到娛樂,想要省錢,依舊可以生活地很滋潤,想要消費,也有能讓你好好支持國家經濟發展的地方。房價也不算太高(與同等水準的城市相比較),當然,與之相對應掙的工資也不是很高。現如今城市規劃很好,道路很清晰,公交線路覆蓋也蠻全。綠化程度也夠高,空氣品質超好,天總是藍的,在的時候不覺得怎麼樣,走出去了,才知道藍天多可貴。

作為大同本地人,我承認我受不了我們這裡的一些惡習:亂變道的計程車司機、無視紅燈的電動車大隊、霸氣外露的中巴拉客後生、隨地亂丟垃圾的行人們。我們大同人打架從來不講道理,但你來到大同,就能發現到我們是那麼的熱情。無論怎樣,我們只是一座四線小城市,隨著長大我在慢慢的看著她越來越好,我愛著這座城市!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