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稱奧斯卡“不值一提”,對學生陳凱歌的影片不屑一顧,為何中國電影要永遠銘記他?

▲周傳基強調實踐與技術對於電影的意義,致力於通過電影教學回歸電影本質,
強調視聽語言本位,提醒電影人不要被一些華麗的理論概念所綁架。

電影教育界名師周傳基於北京時間昨日淩晨在美國芝加哥逝世,享年92歲。周傳基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教導過包括陳凱歌與張藝謀在內的許多中國著名電影人。周傳基去世的消息傳出後,不少活躍於中國影壇的一線中青年導演也紛紛發聲表達對老師的懷念,“學生時代看原版片,

周老師在黑暗中的同聲翻譯成了大家看世界的視窗。”

周傳基言辭耿直,極富思想。研究好萊塢大片多年的他曾指出,好萊塢電影是個文化產品,具有科學的、系統的、流水線作業,但它們首先是生意經,然後是文化,根本就談不上藝術。

他也曾指出,廣受國人關注的奧斯卡獎其實“不值一提”,奧斯卡的最佳影片背後,評選中的政治因素與商業運作占了很大比重。

敢怒敢言的他就算是對自己學生的作品與表現亦不會包庇。在被問及陳凱歌的《無極》時,他曾直言:“我沒看過這部影片。”早年,對於一批學生紛紛觸電“大製作”電影,周傳基也曾提醒:“中國就是要把自己的民族風格做出來,這是好東西。外國誰認你這大片哪? 拿出去笑掉人家的大牙,還吹噓什麼北美盛讚,我到現在也沒聽說有誰贊你這部影片。”

周傳基強調實踐與技術對於電影的意義,

致力於通過電影教學回歸電影本質,強調視聽語言本位,提醒電影人不要被一些華麗的理論概念所綁架。周傳基曾直言,在中國有一個很壞的傳統:沒有科學觀念,而電影恰恰又是20世紀科學技術的產物,對它必須有二十世紀的科學觀念。在寫給當時擔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張會軍的信中,他建議中國電影學院當務之急是要讓學院的全體教員都知道電影的發明原理。
他說自己在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博士生班教了一個學期,又對海外的教學和學生的水準做了一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海外學生水準比中國的學生高,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動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