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定了!11月28日就可以在東莞看到這些最高端最先進的機器人

發佈會現場。

東莞陽光網訊今天獲悉,智博會將於今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東莞市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展會面積達11.6萬平方米,國內最新自動化及智慧化技術裝備同場爭鋒,預計將吸引超過11萬中外專業觀眾入場參觀參展。

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冠梓出席新聞發佈會並介紹了備展情況。

國際自動化及智慧裝備龍頭亮相

本屆智博會由廣東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展會以實施“倍增計畫”、構建智慧製造全生態鏈為主線,

採取“政府辦會、企業辦展”的辦展模式和“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辦展思路,通過吸引國內外頂尖企業展示最新自動化及智慧化技術裝備,促進本土企業不斷開展智慧製造升級,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提升東莞產業集約發展水準。

本屆智博會將使用8個展館,展位數6000個。展館將劃分為鈑金及鐳射裝備展區,金屬切削刀具、工具和模具配件展區,模具及金屬加工設備、塑膠設備及材料展區,

機器人、3D列印、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主題展區,金屬、塑膠包裝機械及工業周邊設備展區,鑄業和電鍍工業、表面處理及塗料等專題展區。

東莞市經信局局長葉葆華介紹道,與前兩屆相比,今年智博會參展商數量、規模都在全國同類展會中名列前茅,預計將有1450家企業參展,參展企業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德國、美國、瑞士、瑞典、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其中包括日本發那科、德國德瑪姬、美國哈斯、北京精雕、廣州數控、巨岡機械、拓斯達、伯朗特、潤星科技等國內外及東莞本土知名自動化與智慧裝備企業。

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冠梓出席新聞發佈會並介紹了備展情況。

首次發佈!可生產高精度關鍵零配件的印表機

截至10月31日,本屆智博會共有376家東莞企業參展,占參展企業總數的28.6%,比上屆增加2.2%;共租用展位1916個,占已租展位數的32.1%。

得益于前兩屆智博會的成功舉辦,智博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很多本屆參展的東莞企業加大了展位面積。比如,巨岡機械的展位面積由上屆的210平方米增至420平方米,展位面積增長了1倍。

拓斯達、伯朗特、潤星科技、快手自動化、創世紀機械(勁勝旗下子公司)等眾多東莞本土智慧裝備細分領域的領頭羊,

將攜最新產品及技術亮相展會,展示其最新產品及技術成果。其中,寶力機械將展示新品“HP3D印表機”,該產品可快速生產高精度關鍵零配件,是在南方首次發佈。此外,精准機械也將展出全中國第一台七軸雙螺杆角度深孔鑽床,可解決雙角度深度加工、銑削難題。

中央、省、市媒體聚焦智博會。

展現東莞從“製造”向“智造”的華麗歷程

今年,智造東莞展區4項主題展示將亮相智博會。“打造智慧製造全生態鏈成果展示區”展示實施“百、千、萬”工程、首台(套)重點技術裝備認定以及企業在推廣建設智慧化改造項目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倍增計畫”實施成果展示區將向社會展示試點企業發展路徑的成功案例以及“倍增計畫”政府服務平臺等亮點;“東莞招商推介現場展示巡禮”,以“新時代·新征程·新東莞”為主題,結合東莞市“園區統籌組團發展”戰略,通過模型等形式,對六大片區營商環境和內資招商最新成果進行立體展示。今年“發現東莞製造之美”展區主題為“從製造到智造”,以東莞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歷程及近年來“機器換人”、智慧製造等系列政策推進帶來的成效為切入點,通過影像記錄東莞市製造業近40年飛速發展與深厚積累,從“製造”向“智造”的華麗轉身。

市經信局局長葉葆華答記者問。

東莞對這種勞動力的需求增大

作為製造大市,近年來,我市充分順應企業需求,實施 “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畫,大力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拉動工業技術改造投資迅猛增長,2014年至2016年東莞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分別達124.5億元、231.2億元、332.99億元,三年內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50.91%。強大的應用需求有力拉動了我市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市聚集了智慧裝備企業近400家,2016年產值超350億元。為進一步推動智慧製造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我市今年又率先提出了智慧製造全生態鏈建設戰略,通過優化技術、金融、人才、公共服務、引導政策等五大要素支撐,推動企業開展自動化、智慧化、智慧製造示範等三個層次的改造升級,全面構建智慧製造生態體系。

市經信局局長葉葆華表示,今年,東莞對勞動力的需求比去年有所增長,勞動力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轉為對操作智慧裝備人才的需求”。

我市的努力和成效也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肯定,東莞獲國務院表彰認定為全國15個“實施中國製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選城市。

中央、省、市媒體聚焦智博會。

展現東莞從“製造”向“智造”的華麗歷程

今年,智造東莞展區4項主題展示將亮相智博會。“打造智慧製造全生態鏈成果展示區”展示實施“百、千、萬”工程、首台(套)重點技術裝備認定以及企業在推廣建設智慧化改造項目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倍增計畫”實施成果展示區將向社會展示試點企業發展路徑的成功案例以及“倍增計畫”政府服務平臺等亮點;“東莞招商推介現場展示巡禮”,以“新時代·新征程·新東莞”為主題,結合東莞市“園區統籌組團發展”戰略,通過模型等形式,對六大片區營商環境和內資招商最新成果進行立體展示。今年“發現東莞製造之美”展區主題為“從製造到智造”,以東莞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歷程及近年來“機器換人”、智慧製造等系列政策推進帶來的成效為切入點,通過影像記錄東莞市製造業近40年飛速發展與深厚積累,從“製造”向“智造”的華麗轉身。

市經信局局長葉葆華答記者問。

東莞對這種勞動力的需求增大

作為製造大市,近年來,我市充分順應企業需求,實施 “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畫,大力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拉動工業技術改造投資迅猛增長,2014年至2016年東莞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分別達124.5億元、231.2億元、332.99億元,三年內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50.91%。強大的應用需求有力拉動了我市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市聚集了智慧裝備企業近400家,2016年產值超350億元。為進一步推動智慧製造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我市今年又率先提出了智慧製造全生態鏈建設戰略,通過優化技術、金融、人才、公共服務、引導政策等五大要素支撐,推動企業開展自動化、智慧化、智慧製造示範等三個層次的改造升級,全面構建智慧製造生態體系。

市經信局局長葉葆華表示,今年,東莞對勞動力的需求比去年有所增長,勞動力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轉為對操作智慧裝備人才的需求”。

我市的努力和成效也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肯定,東莞獲國務院表彰認定為全國15個“實施中國製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