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餐館老闆收留流浪老人後,餐館屢丟食物,獲悉實情後老闆跪地痛哭

中雲縣劉家河鎮是一個山區小鎮,小鎮人口不多,但外來旅遊在小鎮上停留的人不少。張新國是這個小鎮上一家餐館老闆,生意雖然不紅火,倒也賺了一些錢。

這天晚上,喧鬧了一天的小鎮終於平靜下來了,

張新國送走最後一波客人,正和幾個員工吃飯時,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走進餐館。廚師老袁看他可憐,端了一碗飯、加了一些菜給老人端過去,老人顯然餓極了,風捲殘雲般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

從老人口中,張新國獲悉他是到這裡找人的,找了很多天都沒見著,如今身無分文。老人還問張新國,可否收留自己,他幹活不要工資,只要管飯管住就行。

老人這麼說,作為生意人的張新國,自然求之不得,餐館正缺個留夜的,讓他晚上住餐館正好。

不知不覺,老人在餐館幹了一年,這天老袁吃飯時隨口問老人,是不是進野貓了?老人說,他每次都把門窗關得好好的,不會有野貓進來。老人這麼說,老袁也沒多說,

私下跟張新國餐館丟食物已有好幾個月了,他還故意試探過幾次,雖然每次丟的東西不多,但他懷疑老人手腳不乾淨。老袁是餐館裡的老廚師,工作盡心盡力,他這麼說了,張新國也相信,決定悄悄留下來看個究竟。

這天餐館打烊後,張新國向往常一樣,交代老人看好餐館,然後上了自己的車。看著汽車離開,老人拿起餐館裡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說完話之後,就徑直進了廚房。

不大一會兒,桌子上就擺上2個菜和一大碗米飯,接著老人就聽見了敲門聲。打開門,進來了一對老年夫婦,看來他們與老人很熟,進來後也說話,坐在桌子邊就吃起來。吃完飯,三個老人說了一會兒話,都是生活的瑣事,聊了半個小時,老年夫婦離開,老人就把碗筷收拾了一下,看了一會兒電視就睡了。

這一切,全部被躲在樓上張新國看在眼裡,待老人休息後,他悄悄的離開了。

在接下來三天裡,餐館每天打烊之後,都重複著同一件事情,而那對老年夫婦正是張新國的母親和繼父。

張新國3歲那年,父親離開了家。那個時候,劉家河很貧窮落後,這裡的人幾乎都在餓肚子,他有一個姐姐就是被餓死的。父親不堪那種生活,出去找事兒做了,開始兩年父親還給家裡寄些錢回來,後來就莫名的失蹤了。

此後,母親帶著他和弟弟艱難的生活,在他14歲那年,

繼父走進了他們的家,但是他和弟弟都不喜歡這個男人,因為繼父對他們太嚴厲了,一直都希望他們好好讀書、跳出農門,為此他和弟弟挨了繼父不少打。張新國根本就讀不進去,勉強上完初中就再也不願意進校門。17歲那年,他去了中雲縣城,在一家餐館打工,弟弟繼續讀書。

張新國在城裡打了十年工,然後回到劉家河,接手了這家餐館。隨著劉家河被開發成旅遊區,餐館的生意也越加紅火,他掙了錢住上了別墅,還給在省城工作的弟弟也買了房子。只是,他心裡恨繼父,也曾對母親說過,如果她和繼父不離婚,他和弟弟都不會跟她來往。母親沒有和繼父離婚,這些年他們的年齡都大了,繼父身體又不好,經常生病,兩人在一起生活很拮据,經常以稀飯度日。

張新國覺得老人不該自作主張管他的父母,因而在第四天,當老人打開門,把他的母親和繼父讓進來的時候,他就從樓上下來了。

老人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臉上略顯尷尬,卻仍然擠出笑容說:“張老闆還沒有走啊?”

張新國一臉嚴肅地說,“你真把這裡當自己家啊?當初不是我收留你,還不知道你在哪裡流浪,我沒想到你竟然背著我幹出這樣的事兒。從明天開始,不,從今天開始,你被解雇了,馬上收拾東西,滾蛋!”

“新國,你……你……你不能趕他走,他……是你爸爸……”張新國的母親哭著說道。

張新國一聽頓時愣住了,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老人,一時有些糊塗了。

接下來,母親一邊哭著一邊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當年老人離開家之後,在一家工廠幹活,工資不高,他就常把廠裡的廢鐵偷偷拿出去換錢,結果被抓進派出所,正遇上全國嚴打,被判了重刑。他不想讓家裡擔心,就一直沒有告訴家人自己坐牢的消息。母親以為老人變了心不回來了,就和繼父結了婚。

在兩個兒子成長的過程中,繼父沒有少操心,不管是小兒子上大學,還是張新國開餐館,繼父在背後都付出了很多。當初張新國要接下的那家餐館,老闆要的價格遠遠高於張新國出的價格,繼父就跟那餐館老闆談判,把價格壓到最低,並四處籌錢,給張新國補了差價。因為擔心張新國不肯領他的人情,繼父一再囑咐餐館老闆要保密。

老伴講完之後,老人接著說,當年他新生後回過一趟老家,聽說老伴結婚後又離開了,認識了一個有錢的女人。女人去世後,老人處理了全部家產回到劉家河,差不多有300多萬元。他原本回來是想和兒子相認的,把自己家產留給兩個兒子,但聽老伴說兒子不給他們養老時,就改變了主意,到故意到兒子餐館打工以試探兒子。

實際上,在與兒子打交道一年多時間,老人覺得兒子為人還是不錯的,他和繼父之間,只是存在誤會,沒有合適的機會溝通。

聽了父母的敘述,張新國突然跪在地上,狠狠給了自己兩耳光,痛哭失聲。

不過,自此之後,張新國徹底轉變對母親和繼父的態度,不僅幫他們修了房屋,還經常抽時間去看望他們。老人依然留在了餐館,除了兒子,沒人知道他們的關係,自然老袁就感到奇怪了,老闆怎麼突然對老人特別好……

張新國在城裡打了十年工,然後回到劉家河,接手了這家餐館。隨著劉家河被開發成旅遊區,餐館的生意也越加紅火,他掙了錢住上了別墅,還給在省城工作的弟弟也買了房子。只是,他心裡恨繼父,也曾對母親說過,如果她和繼父不離婚,他和弟弟都不會跟她來往。母親沒有和繼父離婚,這些年他們的年齡都大了,繼父身體又不好,經常生病,兩人在一起生活很拮据,經常以稀飯度日。

張新國覺得老人不該自作主張管他的父母,因而在第四天,當老人打開門,把他的母親和繼父讓進來的時候,他就從樓上下來了。

老人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臉上略顯尷尬,卻仍然擠出笑容說:“張老闆還沒有走啊?”

張新國一臉嚴肅地說,“你真把這裡當自己家啊?當初不是我收留你,還不知道你在哪裡流浪,我沒想到你竟然背著我幹出這樣的事兒。從明天開始,不,從今天開始,你被解雇了,馬上收拾東西,滾蛋!”

“新國,你……你……你不能趕他走,他……是你爸爸……”張新國的母親哭著說道。

張新國一聽頓時愣住了,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老人,一時有些糊塗了。

接下來,母親一邊哭著一邊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當年老人離開家之後,在一家工廠幹活,工資不高,他就常把廠裡的廢鐵偷偷拿出去換錢,結果被抓進派出所,正遇上全國嚴打,被判了重刑。他不想讓家裡擔心,就一直沒有告訴家人自己坐牢的消息。母親以為老人變了心不回來了,就和繼父結了婚。

在兩個兒子成長的過程中,繼父沒有少操心,不管是小兒子上大學,還是張新國開餐館,繼父在背後都付出了很多。當初張新國要接下的那家餐館,老闆要的價格遠遠高於張新國出的價格,繼父就跟那餐館老闆談判,把價格壓到最低,並四處籌錢,給張新國補了差價。因為擔心張新國不肯領他的人情,繼父一再囑咐餐館老闆要保密。

老伴講完之後,老人接著說,當年他新生後回過一趟老家,聽說老伴結婚後又離開了,認識了一個有錢的女人。女人去世後,老人處理了全部家產回到劉家河,差不多有300多萬元。他原本回來是想和兒子相認的,把自己家產留給兩個兒子,但聽老伴說兒子不給他們養老時,就改變了主意,到故意到兒子餐館打工以試探兒子。

實際上,在與兒子打交道一年多時間,老人覺得兒子為人還是不錯的,他和繼父之間,只是存在誤會,沒有合適的機會溝通。

聽了父母的敘述,張新國突然跪在地上,狠狠給了自己兩耳光,痛哭失聲。

不過,自此之後,張新國徹底轉變對母親和繼父的態度,不僅幫他們修了房屋,還經常抽時間去看望他們。老人依然留在了餐館,除了兒子,沒人知道他們的關係,自然老袁就感到奇怪了,老闆怎麼突然對老人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