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太行山的那一邊 走進焦作傳統村落一一中站區古村高窯河村

高窯河位於焦作市北部太行山區,屬中站區龍翔辦事處,經影視城,下紅砂嶺右轉(或經中站龍洞、許河)沿去窄門、北業、龍翔山、長嶺的盤山公路可到。

高窯河屬焦作紅色老區,是電影《地雷戰》故事原型地之一。如今,雖然公路在村邊蜿蜒而過,但小山村依然如世外桃園般,幽靜而美麗。

村裡的這座石頭砌成的高臺可以遠遠眺望遠來的人和車輛。

高臺上參天梨樹下是先人後使用了數百年的石碾磨盤,多少歲月,多少人,多少故事。

偶爾有人拖著長長的影子走在亂石鋪成的街道上,更讓人感覺到山村的寂寥。

各式各樣的石材器具隨意擺放在房前屋後,訴說著世事蒼桑。

村裡的房子多數由規整的太行方條石灰石砌成,堅固而且保溫,上面還有許多雕飾和造型。

當然也有土石混合的房子,看上去斑駁陸離,搖搖欲墜。

由於山區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落後,村裡人多數舉家遷往山下市里居住。

成熟的山楂隨秋葉落在地上,任風吹日曬,化作泥土。

故園之夢,葉綠葉黃,花開花落,小院不再有嫋嫋炊煙。

這兩年隨著山區公路開通,山外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一些有膽識的村民或在這裡開起了農家樂。

村裡留守的一些老年人,也在幾畝薄地上耕種,生產些農產品,在村邊擺攤向遊客銷售山貨。

山坡梯田裡,一位劉姓84歲的老人正揮汗勞作掄鎬鋤地,他講了許多抗戰時期用石雷炸日本鬼子的故事。

有的農民還在山裡種植小雜糧,小雜果,小村逐步煥發出往日生機。

這條通往對外的路,期待著更多山外的人們到來。

成熟的山楂隨秋葉落在地上,任風吹日曬,化作泥土。

故園之夢,葉綠葉黃,花開花落,小院不再有嫋嫋炊煙。

這兩年隨著山區公路開通,山外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一些有膽識的村民或在這裡開起了農家樂。

村裡留守的一些老年人,也在幾畝薄地上耕種,生產些農產品,在村邊擺攤向遊客銷售山貨。

山坡梯田裡,一位劉姓84歲的老人正揮汗勞作掄鎬鋤地,他講了許多抗戰時期用石雷炸日本鬼子的故事。

有的農民還在山裡種植小雜糧,小雜果,小村逐步煥發出往日生機。

這條通往對外的路,期待著更多山外的人們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