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在錯誤收藏錯版人民幣嗎?已經有人上當了!

錯版人民幣簡稱錯幣,指的是在印刷過程中出現差錯的真幣。錯幣出錯一般情況是:漏印、折白、折角、位移、錯位、印偏、浮水印移位等。

由於現代工業都是由機器生產,所以在人民幣的印刷過程難免產生細小的一些差錯。從而產生了印刷錯誤,雖然經過人工或者機器的第二次檢查排除,但是在成千萬上億的紙幣或者硬幣中發現那麼十個幾十個的錯版實屬難之又難,從而這些有印刷小錯誤的人民幣就隨著大軍一起流入市場。

越是稀少的人們越想得到,錯版人民幣也是一樣,成為當今收藏界的一個熱門收藏,一些錯版的甚至被炒到幾十上百萬。

家住十堰城區的羅先生是一位錢幣收藏愛好者,藏有多種古幣和現幣。羅先生回家整理自 己平時收藏品時,從收藏的數百張1999版百元紙幣中,

發現了一張浮水印不同的百元錯幣。在日光燈的照耀下,正常百元幣應該顯示100的浮水印,卻這張百元紙 幣顯示出“300”的白色字樣。羅先生將這張“300”浮水印的百元錯幣上傳網上,立即被上千名錢幣收藏愛好者熱議,同時被不少國內知名收藏專家看好,有多位專家給出了高達一百萬的估價。

社會上經常發現一些“錯版幣”,如文字倒置、圖案倒置、圖案左右顛倒等,據說是印鈔廠由於印刷錯誤造成的廢品,由於數量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首先這樣的貨幣是不存在的。因為印鈔廠印製鈔票時使用的印版、製造硬幣使用的鋼模等,是一個整體,在印製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局部倒置或顛倒的問題。到2015年為止發現的所謂“錯版貨幣”,

不僅有人民幣紙幣,還有硬幣,包括紀念幣,還發現有外幣。但無論什麼幣種,都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工製作的。對所謂“錯版貨幣”如果認真的觀察或借助放大儀器觀察,就會發現刀切、粘貼、修刮的痕跡。截止到2015年破獲的案件看,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利慾薰心之人,為牟取暴利,專門製作、兜售所謂“錯版貨幣”,藏友對此應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