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非遺”走進茶山中心小學 師生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茶山公仔製作技藝傳承人林暖欽老人教同學們製作公仔 通訊員供圖

東莞時間網訊非物質文化遺產,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3月31日下午,茶山鎮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就零距離體驗了一回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活動當天,茶山泥公仔、石龍燈籠仔和陳氏太極拳三個課堂同時進行。記者發現,孩子們玩起手工來,注意力特別集中,特別著迷。他們圍坐在長桌前,一邊聽著傳承人的講解,一邊動手製作。其中,茶山泥公仔課堂上,

每個學生手裡都拿著一個素顏的茶山公仔和一支畫筆,然後三五人圍在一張桌子前,埋頭為手中的公仔上色。當碰到困惑時,有的小朋友會抬頭偷偷看看身邊的同學怎麼畫,然後又迅速埋進創作中。

其實,學生學習的只是茶山公仔製作的其中一個環節,畢竟要從頭到尾學習茶山公仔製作並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的。因此常見的非遺課堂上,省級非遺專案茶山公仔製作技藝傳承人林暖欽老人總是要先做成半成品,

留下較為簡單,學生容易上手,且有創意的環節給學生去製作。活動現場,林暖欽先給同學們介紹茶山公仔的歷史文化,並對泥公仔“金童玉女”進行上色示範。隨後,學生在林暖欽老人的指導下,對泥公仔上色,感受泥公仔的魅力所在。

除了手工,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尚武之心,因此橫瀝陳氏太極拳的課堂上也吸引了很多孩子。

今年53歲的鄧錦華師父學武幾十年,義務傳播太極拳也有十來年了。只見他打起太極拳來,剛柔相濟,優雅而不失迅猛,在場的學生都看得入迷,時不時跟著比劃,並發出哇哇的讚歎聲。

3月31日至4月6日,非遺專案圖片及進校園成果展在該校舉行,孩子們可以通過觀看展覽,更加瞭解非遺、發現非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