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師”是一種社會責任——專訪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劉希舜先生


汲 土 成 金 五 十 年,

開 創 技 法 國 事 參。

三 載 傳 世 潑 藤 花,

十 年 築 基 繪 河 山。

不 為 虛 名 留 青 史,

但 求 璞 真 慰 天 顏。

一 生 多 彩 老 有 樂,

處 處 人 間 四 月 天。

劉希舜,男,1947年生,河北唐山市人,中共黨員。

1967年畢業於河北省輕工業學校美術專業,並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進修,師承宣道平、楊蔭齋等著名畫家、陶瓷藝術家。1987年被評為工藝美術師職稱,曾任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藝術總監。2002年11月被河北省輕工業辦公室、河北省陶瓷玻璃行業協會授予“河北省陶瓷藝術大師”稱號;2003年7月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授予“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2006年5月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0年,擔任第二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委。

三月明媚的午後,在唐山陶瓷文化創意中心的工作室裡,我見到了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劉希舜老師。4個小時的交流,讓我重新開始審視這位年過古稀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劉希舜老師談吐幽默風雅,在交談中他向我講述了他求學過程、工作經歷和藝術創作心得以及人生感悟,

並列舉了在創新設計中發生的一個個真實而生動的故事,串聯起了他的藝術之路。我想只有真正經歷過得人才懂得,50年的陶瓷藝術創作生涯,他見證並推動了唐山乃至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他的一生,是唐山陶瓷藝術發展的縮影。

從陶瓷的生產工藝到陶瓷藝術設計,從參與科研項目的研製到開創新的裝飾技法,劉希舜老師的每一段經歷,都伴隨著唐山藝術陶瓷的發展。

劉希舜大師

劉希舜老師自幼喜歡美術。1963年,劉希舜老師考入唐山陶瓷工業學校美術專業(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前身)開始了求學之路。在校期間,得到了宣道平、趙文然、吳廣等一批藝術造詣深厚的老師教育啟蒙。系統地學習了素描、國畫、書法、圖案等基礎課程,

在學習中,勤學苦練,練就了過硬的基本功,為日後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8年,劉希舜老師畢業分配到唐山第七瓷廠當工人,從事重體力勞動,裝開窯和燒窯工作。他幹一行愛一行,工餘時間搞宣傳,他為廠裡和學校畫的毛主席巨幅畫像使得他在東窯一帶赫赫有名。

1972年,劉希舜老師被陶瓷公司選調到唐山陶瓷研究所藝術研究室開始從事陶瓷藝術工作。

從此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陶瓷藝術。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葡萄)

1982年,劉希舜老師和陶研所的工程師共同承擔了輕工業部的科研專案“高溫快燒釉中彩中試”的科研工作,他擔任日用瓷餐具畫面設計工作。釉中彩工藝是研製釉中彩色料,將色料印製成貼花紙,裝飾在日用瓷白瓷之上,採用高溫快燒的工藝,使花面在高溫中滲透到釉層之中,使之達到釉下彩的效果,解決了日用瓷畫面的鉛隔溶出問題,大大提高了產品檔次,滿足了出口的需要。劉希舜老師為釉中彩專案設計了許多新穎的滿花青花紋樣,專案取得了成功,通過驗收。

此項技術在全國屬於首創,填補了我國陶瓷裝飾的空白。劉希舜老師設計的“釉中青花餐具”也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譽為中國第一件釉中青花餐具,後榮獲“輕工業部百花獎”。

北京光華賓館率先訂貨中餐具15000件,劉希舜老師為其設計了釉中青花團龍畫面投入批量生產,從而開創了科研專案應用的先河。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群驢圖)

現在釉中彩在日用瓷的生產中已被普遍採用,但從現在來看當時唐山領先其他瓷區至少20年。劉希舜老師在推動釉中彩專案轉化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淩霄)

劉希舜老師從事陶瓷藝術創作50年來,設計製作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作品包括瓷板、花瓶、座盤、陶瓷壁畫、日用瓷等;題材涵蓋人物、山水、花鳥、圖案等。技法嫺熟,創意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品位。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工筆寫意功力深厚,特別是在日用瓷裝飾方面更是他的強項,其設計理念新潮時尚,與國際市場接軌,為唐山陶研所及公司各廠出口創匯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富貴牡丹)

1958年以來陶瓷公司一共組織過3次唐山陶瓷進京展覽,劉希舜老師有幸參與過兩次,有一次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劉希舜老師一人提供了72件手繪作品,涵蓋了花瓶、座盤、餐具、瓷板畫,繪畫畫面設計包括仕女、山水等,是本次展覽中展出作品最多的作者。

他繪製的毛驢座盤,連中國著名繪畫大師黃胄的夫人都讚不絕口,無法分辨是黃胄所作還是出自劉希舜之手。

通過三次進京展覽,唐山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的形象和影響力得到了整體提升,一時間唐山陶瓷名聲斐然,為折桂“北方瓷都”奠定了基礎。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毛驢)

創新方面,在繼承中國傳統釉下青花繪製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中國畫技藝,獨創了“釉下潑彩青花”新的裝飾技法。該技法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現代風格,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趨勢的高度統一,是時代、自然與藝術家創造意識和諧統一的產物,極大地提高了釉下青花的表現力,作品既具有國畫潑墨的酣暢氣勢,又具有青花瓷的獨特神韻。其傳世代表作品《三月藤花》,借鑒引用了中國畫潑墨的表現技法,充分運用玉蘭瓷的材質美,對傳統青花的彩繪方式進行大膽創造,運用潑彩青花瓷新工藝,在製作過程中採用潑、剔、擦、畫等多種技法,使得整個畫面揮灑淋漓,妙趣天成,既表現了藤花的神韻,也張揚了創作者的個性和活力,突出了現代裝飾的自然美和形式美。作者為藤花設計了玉蘭花蕾的造型,扁圓,上窄下寬,小口張開,既有動感又頗為玲瓏。藤花在俊秀的瓷瓶上綻放,春的氣息在作品中流淌。該作品“三月藤花”釉下潑彩青花大瓶,受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家及國內陶瓷名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三月藤花)

1995年,“三月藤花”入編《當代中國陶瓷精品選》出版發行,1997年入編《中國當代名家特製陶瓷精品展》,1998年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出版發行,1999年入編《中國陶瓷藝術圖典》出版發行。

1997年7月1日,“三月藤花”釉下潑彩青花大瓶作為慶祝香港回歸獻禮作品,被香港特區政府收藏。2008年中國奧運會期間,“三月藤花”青花大瓶被河北省領導作為禮品,贈送給連戰夫婦……

2002年11月劉希舜老師被河北省輕工業辦公室、河北省陶瓷玻璃行業協會授予“河北省陶瓷藝術大師”稱號;2003年,為表彰對陶瓷藝術做出傑出貢獻的陶瓷藝術家,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評選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劉希舜老師憑藉高超的技藝和成就無可厚非的入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在人民大會堂為劉希舜親自頒發了證書。

劉希舜老師不僅醉心于陶瓷藝術創作,更熱心於公益事業,關注陶瓷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

2010年,受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聘請,擔任第二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審委員會委員,履行著陶瓷藝術傳承人的職責,為陶瓷藝術的發展選拔人才。

2011年,在唐山舉辦的舉辦的“陶瓷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中,劉希舜為中小學生講授唐山陶瓷的歷史及現狀,普及陶瓷文化知識。

2012年至2014年,劉希舜連續三年受山東省陶瓷協會聘請,參與山東省陶瓷大師評選以及陶瓷藝術評比,並擔任評委。劉希舜為唐山與山東兩大陶瓷產區的合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014年,中國陶藝大師劉希舜為勝利路小學校本課程《唐山陶瓷》題寫書名。

2014年,唐山市市委領導為了振興唐山陶瓷,召集了有政府機關、陶瓷企業領導,陶瓷藝術大師在市委會議室舉行座談會,共商發展大計。劉希舜根據各陶瓷產區的特點提出了唐山陶瓷發展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肯定並採納。

2014年,唐山市政府制定的振興陶瓷產業規劃,聘請專家進行評審,劉希舜作為行業專家,提出諸多寶貴意見。

……

2014年河北省陶瓷協會為表彰劉希舜大師在河北省陶瓷事業中做出的突出貢獻,特授予劉希舜河北省陶瓷事業傑出貢獻獎。

唐山勞動日報社書畫院院長賈寶芳曾評價劉希舜,是一顆擰到哪兒裡都閃閃發亮的螺絲釘。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書畫)

近年來,劉希舜老師醉心于骨質瓷釉下五彩藝術瓷的設計和繪製,創作了大量的骨質瓷釉下五彩藝術瓷精品,深受人們喜愛。眾所周知,唐山是中國骨質瓷的誕生地,骨質瓷潔白、透明、溫潤的品質,不僅僅是高檔次的標誌,也為唐山的藝術瓷走向新時代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條件。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蜀葵花開)

將色料印製成貼花紙,裝飾在日用瓷白瓷之上,採用高溫快燒的工藝,使花面在高溫中滲透到釉層之中,使之達到釉下彩的效果,解決了日用瓷畫面的鉛隔溶出問題,大大提高了產品檔次,滿足了出口的需要。劉希舜老師為釉中彩專案設計了許多新穎的滿花青花紋樣,專案取得了成功,通過驗收。

此項技術在全國屬於首創,填補了我國陶瓷裝飾的空白。劉希舜老師設計的“釉中青花餐具”也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譽為中國第一件釉中青花餐具,後榮獲“輕工業部百花獎”。

北京光華賓館率先訂貨中餐具15000件,劉希舜老師為其設計了釉中青花團龍畫面投入批量生產,從而開創了科研專案應用的先河。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群驢圖)

現在釉中彩在日用瓷的生產中已被普遍採用,但從現在來看當時唐山領先其他瓷區至少20年。劉希舜老師在推動釉中彩專案轉化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淩霄)

劉希舜老師從事陶瓷藝術創作50年來,設計製作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作品包括瓷板、花瓶、座盤、陶瓷壁畫、日用瓷等;題材涵蓋人物、山水、花鳥、圖案等。技法嫺熟,創意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品位。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工筆寫意功力深厚,特別是在日用瓷裝飾方面更是他的強項,其設計理念新潮時尚,與國際市場接軌,為唐山陶研所及公司各廠出口創匯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富貴牡丹)

1958年以來陶瓷公司一共組織過3次唐山陶瓷進京展覽,劉希舜老師有幸參與過兩次,有一次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劉希舜老師一人提供了72件手繪作品,涵蓋了花瓶、座盤、餐具、瓷板畫,繪畫畫面設計包括仕女、山水等,是本次展覽中展出作品最多的作者。

他繪製的毛驢座盤,連中國著名繪畫大師黃胄的夫人都讚不絕口,無法分辨是黃胄所作還是出自劉希舜之手。

通過三次進京展覽,唐山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的形象和影響力得到了整體提升,一時間唐山陶瓷名聲斐然,為折桂“北方瓷都”奠定了基礎。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毛驢)

創新方面,在繼承中國傳統釉下青花繪製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中國畫技藝,獨創了“釉下潑彩青花”新的裝飾技法。該技法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現代風格,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趨勢的高度統一,是時代、自然與藝術家創造意識和諧統一的產物,極大地提高了釉下青花的表現力,作品既具有國畫潑墨的酣暢氣勢,又具有青花瓷的獨特神韻。其傳世代表作品《三月藤花》,借鑒引用了中國畫潑墨的表現技法,充分運用玉蘭瓷的材質美,對傳統青花的彩繪方式進行大膽創造,運用潑彩青花瓷新工藝,在製作過程中採用潑、剔、擦、畫等多種技法,使得整個畫面揮灑淋漓,妙趣天成,既表現了藤花的神韻,也張揚了創作者的個性和活力,突出了現代裝飾的自然美和形式美。作者為藤花設計了玉蘭花蕾的造型,扁圓,上窄下寬,小口張開,既有動感又頗為玲瓏。藤花在俊秀的瓷瓶上綻放,春的氣息在作品中流淌。該作品“三月藤花”釉下潑彩青花大瓶,受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家及國內陶瓷名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三月藤花)

1995年,“三月藤花”入編《當代中國陶瓷精品選》出版發行,1997年入編《中國當代名家特製陶瓷精品展》,1998年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出版發行,1999年入編《中國陶瓷藝術圖典》出版發行。

1997年7月1日,“三月藤花”釉下潑彩青花大瓶作為慶祝香港回歸獻禮作品,被香港特區政府收藏。2008年中國奧運會期間,“三月藤花”青花大瓶被河北省領導作為禮品,贈送給連戰夫婦……

2002年11月劉希舜老師被河北省輕工業辦公室、河北省陶瓷玻璃行業協會授予“河北省陶瓷藝術大師”稱號;2003年,為表彰對陶瓷藝術做出傑出貢獻的陶瓷藝術家,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評選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劉希舜老師憑藉高超的技藝和成就無可厚非的入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在人民大會堂為劉希舜親自頒發了證書。

劉希舜老師不僅醉心于陶瓷藝術創作,更熱心於公益事業,關注陶瓷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

2010年,受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聘請,擔任第二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審委員會委員,履行著陶瓷藝術傳承人的職責,為陶瓷藝術的發展選拔人才。

2011年,在唐山舉辦的舉辦的“陶瓷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中,劉希舜為中小學生講授唐山陶瓷的歷史及現狀,普及陶瓷文化知識。

2012年至2014年,劉希舜連續三年受山東省陶瓷協會聘請,參與山東省陶瓷大師評選以及陶瓷藝術評比,並擔任評委。劉希舜為唐山與山東兩大陶瓷產區的合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014年,中國陶藝大師劉希舜為勝利路小學校本課程《唐山陶瓷》題寫書名。

2014年,唐山市市委領導為了振興唐山陶瓷,召集了有政府機關、陶瓷企業領導,陶瓷藝術大師在市委會議室舉行座談會,共商發展大計。劉希舜根據各陶瓷產區的特點提出了唐山陶瓷發展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肯定並採納。

2014年,唐山市政府制定的振興陶瓷產業規劃,聘請專家進行評審,劉希舜作為行業專家,提出諸多寶貴意見。

……

2014年河北省陶瓷協會為表彰劉希舜大師在河北省陶瓷事業中做出的突出貢獻,特授予劉希舜河北省陶瓷事業傑出貢獻獎。

唐山勞動日報社書畫院院長賈寶芳曾評價劉希舜,是一顆擰到哪兒裡都閃閃發亮的螺絲釘。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書畫)

近年來,劉希舜老師醉心于骨質瓷釉下五彩藝術瓷的設計和繪製,創作了大量的骨質瓷釉下五彩藝術瓷精品,深受人們喜愛。眾所周知,唐山是中國骨質瓷的誕生地,骨質瓷潔白、透明、溫潤的品質,不僅僅是高檔次的標誌,也為唐山的藝術瓷走向新時代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條件。

劉希舜大師作品賞析(蜀葵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