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樂視會退市嗎?先看看“前輩”如何轉危為安?

在A股十大虧損王中,有37%的德林社小夥伴將票投給了樂視,最想看它的故事。看來大家對樂視還是念念不忘。

近期,有報導稱,多名發審委委員被查,並將其與樂視網IPO相關聯,這將危機中的樂視網再度推上風口浪尖。

如果情況屬實,樂視真的會就此退市嗎?

焦灼的樂視,退市的邊緣?

樂視的麻煩越來越大了,三季報發佈之後,位列A股十大虧損王第二位,而後又有媒體爆出發審委委員被調查的消息:

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中,

有三到四名委員在2017年7月底8月初被調查,其中兩名來自會計事務所,至今仍處於被調查狀態。主要是涉及樂視網的IPO,還不知道是不是證監會調查還是公安介入。

樂視相關人士表示,沒聽說高管被查,發審委委員被查與樂視網無關。

目前市場與樂視各執一詞,不斷發酵的市場情緒也讓樂視的麻煩越來越大,如果坐實造假,那麼樂視網就存在退市的可能。

創業板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

如果樂視網最終被定性為欺詐上市。將會是強制退市並且永遠不能重新上市。在這一點上,“老大哥”欣泰電氣可謂是感觸頗深。

欣泰電氣不僅是創業板第一家退市的公司,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而退市的公司。

回溯欣泰電氣的歷史,2011年11月,這家公司宣佈IPO,並於2012年7月3日通過了創業板發審會審核,而退市原因,則起因於三類財務造假。

1.為實現IPO順利通過:

2011年11月,公司存在“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應收賬款餘額較大”等問題,而這些對IPO至關重要。公司通過虛構收回應收款項,順利通過IPO。

2.左手倒右手,偽造漂亮的財報:

通過“欣泰電氣——供應商——客戶——欣泰電氣”這種模式,自己的錢沒少一分,卻讓應收賬款大大降低,公司的財務報表好看的不得了。

從2011年到2014年,欣泰電氣一共發佈六期財務報告,每期虛構收回應收賬款從7000多萬元到近2億元不等。

3.董事長挪用公款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溫德乙以員工名義佔用公司借款,一共6388萬元,這一消息並未在財報中披露。

董事長溫德乙對中國基金報說:“我連營業收入都沒有造假,只是在流水上造了點假,就像原來利潤5萬元,我把他記成6萬元一樣。罪不至死,不應退市。”

2017年8月28日欣泰電氣退市。

創業板造假第一例:萬福生科

萬福生科取名於“萬里鵬翼、厚德載福”,但是在利益面前就真的對不起名字了。

2013年3月,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其於2008至2012年上半年期間,累計虛增收入約9.28億人民幣,虛增淨利潤1.6億左右。

經過此案,這家公司一度被認為將成創業板退市第一個案例,但沒想到竟然鹹魚翻身了。

先看本案的幾個前提:首先,萬福生科是創業板公司,不允許借殼;其次,2014年,萬福生科變更實際控制人,原控股股東26.18%股份經過司法劃撥,桃源湘暉成為控股股東,盧建之成為實控人;最後,盧建之曾承諾,每年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會超過其持股數量的25%。

看這種情況,萬福生科退市毫無懸念,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佳沃集團通過“委託表決權+豁免實控人股份限售承諾”組合拳,擁有了萬福生科26.57%股份的表決權。

緊接著,佳沃集團通過與桃源湘暉(萬福生科原大股東)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徹徹底底地控制了萬福生科26.57%股權,成為萬福生科的控股股東,聯想控股為實控人。

入主三個月後,佳沃集團對萬福生科進行了的清場和重組。

最終通過“置出資產+置入資產+資產占比超過100%+主營變更”的方式,徘徊在借殼的邊界,萬福生科由死轉生,成為A股最為傳奇的不死神話。

樂視會成為下一隻“不死鳥”嗎?又會使出何種“絕世武功”?看來一個“白衣騎士”是遠遠不夠的,老孫接下來會打什麼算盤?

A股為何造假頻發?

當然,剛剛提到的案例僅僅是冰山一角。

A股公司的“圈錢秘術”層出不窮,個個身懷絕技。有句老話說的好,上市是A股之癢,退市是A股之痛。相關制度改了又改,但市場痛又癢。

通常來講,上市公司要粉飾業績,最容易從財報中的資產方動手。因為對於公司而言,資產是自己可以把控的資源,大多數財務報表造假也是發生在資產方。

公司有時候為了逐利,動了歪腦筋,必須得到應有的懲罰,但目前的退市制度還需要更加完善。

證券市場紅週刊特約作者陳紹霞認為,垃圾股估值高,表面上看,是退市制度不健全。其內在原因則是新股IPO上市成本過高、甚至大量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根本無法通過正常的IPO程式實現上市,由此推高了“殼”資源的價值,使“殼”資源奇貨可居。

畸高的殼資源價值使得上市公司退市遭遇重重阻力,大量本應退市的企業長期未予退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定有風波。

您所看的內容來源於德林社,我們還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德林社(ID:delinshe),在那裡每天都有有趣、有料、有爆點的財經內容,致力於提供更多內幕和更有價值的資訊,邀請您關注。投資是一種修行,炒股是一條寂寞的路,在德林社遇見專業有趣的人,一起做好投資。

【聲明】德林社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盧建之曾承諾,每年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會超過其持股數量的25%。

看這種情況,萬福生科退市毫無懸念,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佳沃集團通過“委託表決權+豁免實控人股份限售承諾”組合拳,擁有了萬福生科26.57%股份的表決權。

緊接著,佳沃集團通過與桃源湘暉(萬福生科原大股東)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徹徹底底地控制了萬福生科26.57%股權,成為萬福生科的控股股東,聯想控股為實控人。

入主三個月後,佳沃集團對萬福生科進行了的清場和重組。

最終通過“置出資產+置入資產+資產占比超過100%+主營變更”的方式,徘徊在借殼的邊界,萬福生科由死轉生,成為A股最為傳奇的不死神話。

樂視會成為下一隻“不死鳥”嗎?又會使出何種“絕世武功”?看來一個“白衣騎士”是遠遠不夠的,老孫接下來會打什麼算盤?

A股為何造假頻發?

當然,剛剛提到的案例僅僅是冰山一角。

A股公司的“圈錢秘術”層出不窮,個個身懷絕技。有句老話說的好,上市是A股之癢,退市是A股之痛。相關制度改了又改,但市場痛又癢。

通常來講,上市公司要粉飾業績,最容易從財報中的資產方動手。因為對於公司而言,資產是自己可以把控的資源,大多數財務報表造假也是發生在資產方。

公司有時候為了逐利,動了歪腦筋,必須得到應有的懲罰,但目前的退市制度還需要更加完善。

證券市場紅週刊特約作者陳紹霞認為,垃圾股估值高,表面上看,是退市制度不健全。其內在原因則是新股IPO上市成本過高、甚至大量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根本無法通過正常的IPO程式實現上市,由此推高了“殼”資源的價值,使“殼”資源奇貨可居。

畸高的殼資源價值使得上市公司退市遭遇重重阻力,大量本應退市的企業長期未予退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定有風波。

您所看的內容來源於德林社,我們還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德林社(ID:delinshe),在那裡每天都有有趣、有料、有爆點的財經內容,致力於提供更多內幕和更有價值的資訊,邀請您關注。投資是一種修行,炒股是一條寂寞的路,在德林社遇見專業有趣的人,一起做好投資。

【聲明】德林社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