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資紛紛看好中國市場:一季度表現搶眼 二季度喜迎雄安新區利好

這是一季度的A股:MSCI中國指數累漲13%,領先MSCI新興市場和全球指數;整個一季度,上證綜指都沒有出現超過1%的跌幅,累漲3.8%。

在這樣亮眼的表現下,多家外資投行紛紛表現出對中國市場的青睞。

而就在4月1日,國務院宣佈決定設立“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為中國經濟前景注入強烈的樂觀色彩,再次吸引分析師目光。

截至發文,上證在宣佈設立“雄安新區”後的首個交易日已經漲超1%,20余隻雄安概念股漲停。

A股:領先全球的表現

MSCI最新的資料顯示,一季度MSCI中國指數累漲13%,漲幅領先MSCI新興市場和全球指數:

里昂證券中國內地和香港策略主管鄭名凱對CNBC表示,儘管投資者似乎“還有一點猶豫”,中國股市今年的開局無疑是強勢的。

今年二月,摩根士丹利重申去年11月28日的觀點——預計2017年滬指將達到4400點。大摩同時指出,中國股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中國股市做長線投資的收益十分可觀。中長期來看,MSCI中國指數表現一直好於整體新興市場的基準指數,

也好於標普500指數。

高盛在3月中旬發佈重磅報告稱,看好中國股票,評級上調為“增持”。其將中國2017名義GDP增速預期由9.4%上調至10.7%,稱名義GDP增速加快,企業營收及銀行利潤顯著改善,相應股價將獲得支撐,預計今年MSCI中國指數將上漲約25%。

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總裁兼CEO Mark Machin也對CNBC表示,隨著中國市場逐步開放,將大幅增持中國資產。目前對中國資產的投資占其投資組合的4%,

這一比例太低了,“我們希望在長期大幅提高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更多的投資機會

國務院設立雄安新區的決定一掃此前“硬著陸”擔憂的陰霾,里昂證券鄭名凱提到,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拉動基建、點燃經濟:

“中國將會、並將以非常快的速度來建設這個經濟特區……這與房地產相關,也是一種基礎設施建設活動。

”很明顯,基建是最能賺大錢的。”

想要成功建設這個新的經濟特區,

政府需要支援其商業和勞動力流入。麥格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解釋稱,房地產和建築等特定行業板塊很可能將因此而獲得提振。

京華山一國際(香港)研究部主管彭偉新也指出,京津冀融合將通過抬升市場預期來推動經濟:“儘管設立雄安新區非並遷都,建設雄安新區也非資本拉動的造城運動,但市場仍預期這將有力拉動經濟。”

另一方面,中國開放債市的舉措也吸引多家外資行看好。

花旗稱,將把中國在岸債券納入其新興市場及區域政府債券指數。分析認為,這是中國債市在吸引外資,應對資本流出方面又向前邁出一步。

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也指出,進一步開放債券市場也將令中國成為更可投資的市場。“從各種指標來看,中國是全球第三大債券交易市場,規模高達7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