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國從商鞅變法中得到絕大好處,為什麼秦國繼任國君還要殺商鞅

商鞅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搞改革的,但絕對是歷史上第一個搞改革搞得最成功也最徹底的。因為商鞅的改革,秦國得以從戰國諸侯中脫穎而出,為最終戰勝其它六國,鋪設了一條堅實的道路。

可以說,沒有商鞅的出現,就沒有秦最終統一六國。

(商鞅)

但是這樣一個為秦國帶來絕大好處的人,卻在秦孝公死後,被他的兒子秦惠王給殺掉了。奇怪的是,秦惠王殺了商鞅,但並沒有廢棄商鞅的那些改革措施。這使得秦國能夠繼續沿著正確的道路往前狂奔。

最後經過幾代君王的不懈努力,到秦王嬴政的時候,量變終於轉換成了質變,秦國終於實現了對六國的統一。

那麼,既然商鞅的變法給秦國帶來滾滾紅利,秦惠王也認識到這一點,他為什麼還要殺掉商鞅呢?

先說秦惠王不廢除商鞅實施的變法的原因。

商鞅的變法,尤其是第一次變法,主要包括三點:一是施行連坐,二是獎勵軍功,三是重農抑商。

(秦惠王)

第二條和第三條,也就是實現了全民皆農,全民皆兵,這樣做,就讓秦國集中精力搞生產,集中精力搞軍事,自然也就讓秦國變得富有,強悍。

當然了,這兩點也不是商鞅的首創,戰國時期的其他改革家,包括吳起、李悝、申不害等人的變法,大致也就是要實現這個目的。

但是商鞅除此外,他還有更可怕的東西,就是他實現了秦國的國家主義。尤其是第一條,連坐法,你一個人的行為,不只是你的,還是你左鄰右舍的。你犯了法,不只是你要受懲,你左鄰右舍都會受懲。也就因此,商鞅變法鼓勵告密,也強迫告密。所有的人都沒有秘密,所有的人都不屬於他自己,小而言之,你是屬於左鄰右舍的,大而言之,你是屬於整個國家的。商鞅的這一條,
用高壓的手段,把整個秦國人壓成一塊,強迫捆在一條戰車上,因此使得秦國強大無比,無往不利。你說,除非秦惠王是傻子,否則,他怎麼會改變商鞅的措施呢?

但就算秦惠王認識到商鞅變法的絕大好處,他肯定也是要殺商鞅的。

(車裂)

第一,秦惠王必須要通過打擊商鞅,

來消解秦國人的怨氣。商鞅因為強力變法,已經讓秦國積累了太多的怨氣,積累了太多的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必須要找到一個釋放的視窗,否則,國家很可能產生新的暴動。而商鞅就是一個最好的出氣口。處死商鞅,讓秦國人,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把所有的怨氣出在商鞅的身上,覺得這一切悲慘都是商鞅造成的。只要商鞅被殺掉,仇怨就報了。誰還會再想著新法的對他們的傷害呢?為什麼秦惠王殺死商鞅後,還要把他的屍體帶回咸陽去,五馬分屍?這就是故意做給秦國上下看的,讓他們覺得解氣的。

第二,秦王必須要通過殺死商鞅,來轉移權力格局。商鞅因為變法,秦國的權力格局已經實現了巨大的轉變。以至於天下人都知道商君,不知道秦孝公,更不知道秦惠王。如果秦惠王不殺掉商鞅,那麼,整個國家肯定最後就會變成商家的。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不是沒有過。晉國國君曾經那麼強悍,春秋五霸之一,但是晉國最終被三個正卿給分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權力轉移到正卿身上了。魯國也發生過這樣的事。燕國的燕王噲還不得不把王位讓給宰相子之,若不是後來動亂,燕昭王複國,燕國就改姓了。事實上,秦孝公死的時候,就曾對商鞅說過,要把位傳給他。秦孝公未必是真心,很可能就是試探商鞅的。在這種情況下,秦惠王想做大,怎麼可能不處決商鞅呢?

所以,表面看來,商鞅被殺,是他作繭自縛,是他太過張揚。實際上不管他張不張揚,秦惠王都要想辦法處決他,這與他變法的好壞沒有任何關係。

誰還會再想著新法的對他們的傷害呢?為什麼秦惠王殺死商鞅後,還要把他的屍體帶回咸陽去,五馬分屍?這就是故意做給秦國上下看的,讓他們覺得解氣的。

第二,秦王必須要通過殺死商鞅,來轉移權力格局。商鞅因為變法,秦國的權力格局已經實現了巨大的轉變。以至於天下人都知道商君,不知道秦孝公,更不知道秦惠王。如果秦惠王不殺掉商鞅,那麼,整個國家肯定最後就會變成商家的。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不是沒有過。晉國國君曾經那麼強悍,春秋五霸之一,但是晉國最終被三個正卿給分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權力轉移到正卿身上了。魯國也發生過這樣的事。燕國的燕王噲還不得不把王位讓給宰相子之,若不是後來動亂,燕昭王複國,燕國就改姓了。事實上,秦孝公死的時候,就曾對商鞅說過,要把位傳給他。秦孝公未必是真心,很可能就是試探商鞅的。在這種情況下,秦惠王想做大,怎麼可能不處決商鞅呢?

所以,表面看來,商鞅被殺,是他作繭自縛,是他太過張揚。實際上不管他張不張揚,秦惠王都要想辦法處決他,這與他變法的好壞沒有任何關係。